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宋淑敏:故城鎮古城文化

由 知行悅讀 發表于 旅遊2022-01-04
簡介古鎮以中鎮為主體,隨著大運河航運的發展,帶動了故城經濟的繁榮,東南鎮、西南鎮成為老城經濟發展延伸的標誌

什麼叫故城

宋淑敏:故城鎮古城文化

故城鎮是一座古老的小鎮,這座古鎮位於故城縣東北部,南瀕京杭大運河,西接縣城鄭家口,東臨山東省德州市,自古為水陸交通要道。故城2000多年的悠悠歲月,留下了連綿不斷的歷史傳承,形成了深厚的地域文化積澱。這些文化基因和精神標識,至今仍然熠熠生輝。

近年,幾次探訪考察古鎮,環遊流淌了幾百年的護城河,回味流水之神韻,尋覓龍灣煙樹之舊跡,享受著斜陽古渡之愜意…… 溯源古鎮歷史變遷,這座古鎮吸納了大運河兩岸的文化精髓,名勝古蹟數不勝數,名人志士彪炳青史,人文景觀美輪美奐。

淺釋故城,情愫之至,帶著對家鄉的摯愛,帶著一份社會責任感,鑑古規今,昭前貽來。

一、“故城”老城淺考

故城鎮可考歷史可追溯到西漢時期。漢武帝“推恩令 ”頒佈後,漢宣帝封給清河綱王劉義之子劉弘推恩侯國——東陽侯國,《漢書》稱王子侯國。首封在公元前70年,持續5代79年。王莽篡漢後免侯,改稱此城為‘胥陵縣’,老百姓稱‘高黎郭’。”自此以後,故城小邑如舟船輾轉,如繁星閃爍,沉浮於歷史長河。

故城鎮作為“縣城”所在地,最早在隋朝,此時,故城縣先後叫東陽縣、漳南縣。

故城鎮作為“故城縣”縣城是在元代,《故城縣誌》記載:元初恢復故城縣,縣治故城鎮,至元三年廢縣入陵州,二十三年恢復故城縣,縣治故城鎮。此後,故城鎮一直是故城縣縣城,延續明清,1946年,故城縣縣城移至鄭口鎮。

1、城池

城池,又稱為城郭,在古代指城牆和護城河。故城鎮無論是西漢侯國,還是隋朝、元朝時期的縣城所在地,都無城池。古鎮修築城池是在明成化二年。《故城縣誌》記載:明成化二年,郡守賈忠,奉詔督促知縣唐高,丈量土地建築城池,城四門。萬曆戊子年,知縣李承露堵塞北城門——永和門,重修城池。為何將北門堵塞,沒有詳實記載。自此,城門三座,東城門叫安化,後改為賓暘;南城門叫朝宗,後改為環衛;西城門叫廣川,後改為延禧。城牆用方磚砌成。城牆上建有雉堞,作為防禦設施。三座城門各築甕城。東西城門瀕臨的護城河上修築了橋樑。崇禎十三年,知縣苟永興認為土城難守,用方磚修補。

可見,古鎮城池,自明成化二年修築,之後逐漸完善,到明末,已經成為一座設施齊備,極具規模的雄偉小鎮。

清代,康熙、乾隆、咸豐、同治年間,古鎮幾經修葺,到光緒年間,城牆外圍達六十四餘丈。城牆外高一丈八尺,內高一丈六尺。城頂寬一丈,底寬兩丈。城牆上城樓三座。炮臺十三座。垛口六百四十個。整個城牆高大堅固,不愧為城市堡壘。故城鎮真正成為一座堅固的城池。

古鎮城池南瀕運河,城外除護城河,還有許多溝渠縱橫。據《故城縣誌》記載,當時,故城鎮城外,溝渠有44條,形成灣渠交錯的水網,真可謂江南水鄉,璀璨明珠,鑲嵌在運河北岸。

時光荏苒,幾百年過去了,昔日的舊城牆早已不復存在,但被古柳籠罩的護城河依舊如玉帶般圍繞古鎮,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古鎮佈局

故城鎮有中鎮、西南鎮、東南鎮組成,三鎮成“品”字形。中鎮為縣城治所,獨立城池,可見其主體地位;也說明,中鎮是故城鎮最原始的老城,是最古老的小邑起始之地。鎮中心雙逢街南北貫通,街東邊有縣衙、縣學。縣衙即建國後的舊糧食局。縣學即現在的故城中心小學。縣衙位於中鎮北關雙逢街東,承流街北,佔據縣城東北一隅。縣學,北與縣衙隔承流街相對,向南延伸至南關道。縣衙、縣學佔地面積、分佈,接近中鎮的二分之一。

古鎮雙逢街西多大戶莊院,賈家大院、劉家大院、張家大院、秘家大院、林家大院等,鱗次櫛比,佔據街西大部分割槽域。

城池南門外有東南鎮、西南鎮,臨津街連線雙逢街,將兩鎮分隔東西,兩鎮街市延伸至運河。東南鎮有駐防守備營。西南鎮有德衛六屯、絃歌巷、半步橋、二賢祠。

古鎮大街共有八條,城內雙逢街、南門外臨津街南北貫通,直至大運河畔。城內宣化街、承流街、延禧街、興文街,接雙逢街東西貫通。城外禮儀街連線延禧街,鳴玉街、街、舞街與臨津街相連。城池內,小巷連線街市,曲徑幽深,多是死衚衕,頂端為城牆或大門樓。夜晚,關閉城門,古鎮恢復平靜,非常安全。

另外,古鎮東城門,內有城隍爺守護城池的城隍廟,城門外有接待官員的接官亭、有祈求風調雨順的先農壇、東壇;西城門有供奉社神和稷神的;北城門,內有關爺廟阻塞鎮守,外有厲壇鎮壓鬼神;南門,內外各有駐軍守衛。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故城雖為小邑,但是,其建築佈局風格與皇城不差半分,足見封建社會對天時、地利、人和極為看重。

古鎮以中鎮為主體,隨著大運河航運的發展,帶動了故城經濟的繁榮,東南鎮、西南鎮成為老城經濟發展延伸的標誌。

故城三鎮,三足鼎立,城內外,商鋪雲集,茶肆酒樓,小橋流水,廟宇林立,絃歌爭鳴,又有大河風帆繞城而過,古鎮即繁華,又有韻味。

2、縣衙

故城縣衙在中鎮,雙逢街北,東轉承流街路北,原中鎮東北,今舊糧食局處。縣衙大門朝南,進門有照壁,大門上建有譙樓。門楣上有“故城縣衙”四個金黃大字。縣衙大堂五間,大堂前東西兩側分設義門、石坊、尉署、土地祠、各衙班房,偏西為監獄。大堂後有架閣庫、聽事房、退思堂、幕閣廳,後為內宅。整個縣衙,南鄰承流街,北接城牆,東臨永和巷,西靠關帝廟與北城門相連,佔據縣城東北一隅。整個建築,青磚藍瓦,飛簷翹翼,畫棟雕樑,整體結構,完備緊湊,莊嚴雄偉,氣勢恢宏。

3、縣學

故城義學的起源比較悠久,從故城鎮西漢為東陽侯國所在地來看,此地應具備了行政機關所在地條件。宋代大興義學。元大德年間,曾詔令天下郡縣通立孔廟。《縣治》載:“故城偏僻,諸建置簡陋,獨學宮廟制恢弘,合宜而志,承於數百年,葺之故亦特詳,禮樂教澤不湮,茲邑士林之幸也。”故城義學,按《故城縣誌》記載,假如從元大德元年,至洪武三年修葺時,至少七十年義學基地沒有遷改。成化二年築城時,義學已經有極具規模。

縣學區域隔承流街與縣衙相對,延伸至興文街,興文街連線東城門。如果從東城門進入,興文街北,首先是城隍廟,承流街與興文街之間,有文昌宮、崇聖祠、鄉賢祠、文廟、甘陵書院、明倫堂、學署、忠義祠、節孝祠等組成,規模浩大。興文街對面又有文昌閣、魁星閣,應是對縣學品質的進一步完善、提升。由此足見古鎮對教育極為重視。這也許跟大儒董仲舒、崔氏文化現象有極大關係。

故城老城,從分佈來看,雙逢街東是行政機構、教育事業管理分佈區域,是故城縣政治文化中心地帶。雙逢街西、東南鎮、西南鎮是經濟發展展示區域。古鎮格局,極具特色,代表了其經濟文化的繁榮,底蘊的深厚。

二、古鎮遺蹟

故城鎮兩千多年的文明史,所留下的文化印記到今天為止已經有限,但是,透過印記審視歷史,溯根求源,不難發現,文化的光環依舊令古鎮熠熠生輝。

今故城縣域古鎮頗多,可是,由於歷史上黃河多次氾濫,橫掃肆虐,故城大部分割槽域不免禍及,洪水過後,幾個古鎮印記皆無。獨有故城地,自定王河之後成為區域高地,此後,黃河多次改道隨意漫流,卻再沒有氾濫於故城及周邊區域,因此,故城很早就確立了政治文化中心地位,留下遺蹟,至今猶存,演變出許多佳話,澤被後人。

1、七十二座廟

史說,故城有七十二座廟,德州有七十二座衙門。《故城縣誌·光緒版》列名記載的,僅故城鎮廟宇就數不勝數。

古鎮城池,北城門內有關爺廟。南城門外、西南、正南各有關爺廟。城內東關有土地廟,城外東南、西南各有土地廟。城內東北、城中心、城外西南各有真武廟。

城池內,有城隍廟、文廟、馬神廟、觀音堂、郭家廟、陳家祠堂、賈家廟、王家祠堂、郭家祠堂、土地祠、獄神廟、忠孝祠、節孝祠等。

城池東門外有天齊廟,東南有三官廟、玉皇廟、藥王廟、郭家祠堂等。南門外有泰山行宮、地藏堂、馬家祠堂、總司廟、斑疹廟、殷家祠堂、秘家廟、王家廟、白衣廟、周家祠堂、二賢祠等。西門外有大寺廟、碧霞元君行宮、娘娘廟、龍神廟、風雲雷雨廟、火神廟、八蜡廟、劉猛將軍廟等。城北有老廟。

故城鎮眾多廟宇,其中最有名的,佔據重要地位的是三大宗廟——城隍廟、娘娘廟、藥王廟。

城隍廟坐落在東門裡,興文街北,廟宇坐北朝南,南大門為古代戲樓。進入大門,就是古樸典雅的城隍廟大殿。殿前有走廊,高高的門臺。石階入殿,五間正房寬闊高大,門窗做工精細講究,雕花形象逼真。大殿屋脊上雕有形態各異的飛禽走獸。殿內四梁八柱,龍飛鳳舞。大殿正中,城隍爺塑像栩栩如生。像身為鑄鐵,手臂為木製,整座塑像設有機關,如有觸碰,他會做出相應的動作,倍感神秘莫測。城隍爺兩旁還有許多佛像,大小不一。大殿東西廂房還供奉許多神像,不計其數。整座城隍廟神聖、神秘而威嚴。

娘娘廟坐落在西南鎮絃歌巷北首,坐北朝南,分為東西兩院。娘娘廟房屋多,供奉神主也很多,大廟內分出各種神廟。分別有龍神祠、風雲雷雨廟、馬神廟、劉猛將軍廟、火神廟、八蜡廟等。廟內和尚、道士,整日裡誦經拜佛,香火繚繞。娘娘廟附近環境優美,南臨半步橋,西有唱戲廣場,每到廟會,商賈雲集,人流如海。

藥王廟坐落在東南鎮,前身為城北老廟。高大雄偉的藥王廟,大門向運河敞開,兩尊石獅子盤踞兩邊。廟宇為古老的四合院落式樣,供奉許多神靈。寺廟內,整日木魚聲聲、香火不斷,輕煙籠罩。

文廟又稱孔子廟,雖不是故城三大宗廟,但是其建築規模卻廣大壯觀,是故城最古老的文化建築之一。廟內石碑林立,記載著先人豐功偉績,傳播著儒家思想。

故城還有許多進士祠,如“父子三進士祠”、“馬中錫祠”、“周世選祠”、“宋諾祠”等等,這些祠堂寄託了人們對儒士的崇拜、敬重。

如今,三大宗廟建築早已不復存在,但是,殘垣留下的佛像、石碑、,依舊存在,還被故城後人收藏供奉。

明清時期,僅故城鎮就有幾十座廟宇,號稱“72”座廟,加上治轄村鎮,祠廟不勝列舉,數以百計,也不為過。為什麼以數字“七十二座”來附會呢?

數字“72”會帶給人們許多聯想:比如孔子有知名弟子72賢士;《西遊記》描述的孫悟空有72變;道家學學說有72福地;濟南有72名泉;故宮建築佔地面積72公頃……這些都不會是巧合,拼湊。

古代,在中國人心目中,“9”這個數字有特殊意義,它的倍數也一定具有特殊的意義,72是9的倍數,當然具有特殊意義。唐朝道士所編《天地宮府圖》說:“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間,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間多得道之所。”……

故城72座廟彙集儒釋道三家建築形式,以“72”這一數字來計數,可見,目的不僅說明故城廟宇之多,而在於呈現故城歷史之久遠,文化底蘊之深厚,是一方福地。

故城廟宇,數不勝數,融合儒釋道三家文化。由此可見,故城注重教化,崇尚文明。“72”必將成為故城歷史的一個吉祥數字,文化精髓的象徵。

2、名勝古蹟

故城有史記載兩千多年了,走在故城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是秦磚漢瓦,殘垣舊跡,幽深小巷。在此,你會感受到一種古老氣息迎面而來。

(1)無影樹

無影樹紮根在土城牆北牆體,終年生長在陰冷的北牆一角,難潤雨雪,無緣日月,可生命力極強,歷經年輪,成長緩慢,故城人賦予其雅稱“無影樹”。

(2)半步橋

半步橋位於故城西南鎮,絃歌巷北首。絃歌巷東有二賢祠、西有周公祠、德衛屯、唱戲廣場。絃歌巷北頭過半步橋,走轆轤把至鳴玉街。半步橋連線護城河與城外的一處面積很大的坑塘。古時候,這裡有小橋流水,有琴瑟笛簫,有蘭桂飄香。古鎮彙集了眾多南來北往的商賈名士在此停留駐足,絃歌巷是他們最好的休閒場所。

傳說半步橋用青石藍磚砌成,無論從哪邊過橋,總是以半步到達,堪為神奇。

《古鎮風姿》中有一段詳細描述:“在絃歌巷北端有一條小溪連線著護城河與西邊的池塘,夏季豐水期護城河多餘之水經小溪流向池塘。為了方便行人,在小溪上建石橋一座。溪寬不足兩米,因此石橋建得小橋而精緻。該橋為單拱橋,形似彎月,橋上石欄杆上有雕刻精美的圖案,上端是造型各異的石獅子,形象逼真,做工精巧。是精美的石雕藝術品。更令人稱奇的是,無論以何標準量石橋,最後剩餘的部分是這個標準的一半,半步橋因此得名,其中謎團,至今尚未能解,足見設計者之匠心。小橋西池塘廣十數畝,周圍植綠柳,池中植蓮藕。橋下流水潺潺,池中蓮藕飄香。風吹蓮動,綠柳依依。置身其中流連忘返。”

這段描述中,一句“無論以何標準量石橋,最後剩餘的部分是這個標準的一半”道出了半步橋的神奇之處。從數學的角度看,如果你一步一步的走,所剩是半步。如果你半步半步的走,所剩是半步的半步,也就是四分之一步。以此類推。所以,怎麼走半步橋,什麼人走半步橋都剩半步,這才是半步橋的奇妙之處。設計者可謂匠心獨運,堪稱數理學家。

﹙3﹚佛頭井

在故城中鎮,雙逢街西,還有一處更神奇的文化遺蹟——佛頭井,至今猶存,經常引來史學家前來探秘。

《故城縣誌·卷一·縣治圖》有佛頭井的明確標示,至於何時開掘,記載不詳,只說是一口古井。不過,故城先賢從未放棄過對這一古蹟的探秘與猜想,他們透過詩文道出對古井遺蹟的喜愛、欣賞、還有疑惑。《故城縣誌·卷十》描寫佛頭井的詩文記載許多,拿來賞閱。更覺佛頭井泓然古甃(zhou),開掘歷史甚遠。

《故城縣誌》記載,佛頭井為碧琉璃井,井泉甘冽,深不可測。晚上,燃燈入井一照,井壁佛影晃動。

佛頭井之所以叫碧琉璃井,是因為井壁採用的磚料是燒製過火的琉璃磚,俗稱焦磚。這種磚質地很硬,從前人們修房子大都把焦磚砌在房體最底層,以防歲月腐蝕,鹼化變質,造成房體不穩。秦漢時期,各地方土窯燒磚,掌握火候不一定很到位,出窯時有大量焦磚很平常。這些焦磚就成為開掘修建泉井最好的材料。這也是古井至今完好的原因。

佛頭井其跡甚古,可古在何時,均無記載。

西漢武帝推恩令以後,漢宣帝本始四年封清河綱王第七子劉弘建立東陽侯國,那時,故城為東陽侯國所在地。王侯降臨故城一隅,這裡顯然有可居之優勢。

故城一地,在秦漢時期地處屯氏別河沿岸,路有驛站,河可行船,飲有甘泉,是王侯達官垂涎的好地方。由此推斷,佛頭井開掘可上溯到西漢東陽侯國時期,也許更遠。

明清時期,之所以將古井叫做佛頭井,原因有二,一是井壁琉璃磚砌成,燈光一照,流光溢彩,幻象佛影;二是古井開掘時間太久遠了,井水由甘甜變成清澀,鈣質附著在井壁琉璃磚上,其形酷似一個個佛頭;人稱佛頭井。佛頭井成為故城一地神奇的古蹟景觀。

(4)甘陵書院

甘陵書院現位於故城鎮中心校院內,古為縣學建築組成部分之一,至今遺蹟儲存完好。傳說,故城早有甘陵書社,甘陵書院是在書社的基礎上修建。《故城縣誌》記載,甘陵書院建於雍正五年,即公元1727年,最初的甘陵書院位於絃歌巷,系祠遺址,由縣令蔡維義倡導修設,年久傾圮(pi)。道光二十三年,邑令黎極新重建甘陵書院,書院移至義學明倫堂左,即現在位置。

(5)故城八景

唐虞三代,故城位於定王河流域。兩漢時期,故城位於屯氏別河岸邊。兩河皆為黃河故道。大河之畔,故瀆流暢。於是,斜陽古渡、甘陵返照、佛頭燃井、黃瀘雲稼、董子遺墟、子羽故里、竇堡晴煙、西嶺春曉成為故城最古老的人文地理景觀,可稱老八景。

“斜陽古渡”故城鎮自古以來瀕臨大河,漢志河、屯氏別河、金元開槽的大運河都從附近湯湯流過,暮色古渡、漁歌唱晚,景象美麗。

“甘陵返照”指故城鎮大阜古冢,人稱甘陵,斜陽駐足,感受夕照滄桑,木葉蕭蕭。今據郝金龍先生論證,為西漢時期胥陵。

“佛頭燃井”是故城鎮西漢東陽侯國時期的一口古井。

“黃瀘雲稼”說的是清涼江邊,沃野良田、一碧千頃的豐收景象。

“董子遺墟”是西漢時期,董學村董仲舒講學舊居遺址。此舊居遺址至今猶在。

“子羽故里”傳說孔子七十二賢士澹臺滅明,字子羽,其故里在鄭口鎮澹臺村(今名澹村),《故城縣誌》有詩唱和,溯源讚譽。

“竇堡晴煙”是隋末農民起義軍竇建德屯兵堡壘,其英雄氣概,浩然。

“西嶺春曉”指小麻一帶沙崗連綿,沙崗上植有桃樹、杏樹、梨樹。春天,一片花海起伏,芳香四溢。

隋開永濟渠,現在的京杭大運河故城段不在其位。金元兩朝,為便於航運,在開京杭大運河臨清至德州段,路過故城,即今天我們看到的大運河在故城蜿蜒75公里河段,從此故城瀕臨大運河。從此,古鎮檣櫓帆影,水榭歌臺,遠近風貌,歷歷在目。達官貴人,鄉賢儒士,八方過客,只要駐足故城,都為古鎮獨特文化留下美好詩章,謳歌故城。《故城縣誌·卷十》錄載大量歌賦,在故城文學史上獨樹一幟。為故城增添了詩情畫意,無限風情,也為故城小鎮工商興隆、繁華街市、創造出良好的環境氛圍。

於是,大運河的“飛帆”;半步橋的“小橋流水”;城牆一角的“無影樹”;鄭口渡口的“南埠商”;故城鎮的“雙峰晚照”、“硯水壺”的“煙籠池柳”、護城河的“龍灣煙樹”等等,又成為文人騷客詩詞歌賦謳歌的景象。更為故城平添了更豐富多彩的風景和獨特風韻。

故城八景不再是單純的老八大景觀。“八”成了一位吉祥數字,蘊含了故城大地人文自然景象的秀美。

三、也談“甘陵”

在故城鎮東關,文廟附近,曾有巨冢大阜,自古以來稱之為“甘陵”,於是,故城就有了“甘陵”之稱。故城曾屬甘陵郡確信無疑。關於甘陵的來歷,說法不一,《故城縣誌·卷五》記載:“古蹟巨冢,在文廟南,馬東田疑即耿貴人葬處,近,是安帝即尊孝王為孝德皇左姬為孝德皇后合葬,乃尊生母為耿貴人,《恩縣誌》雲不知是何稱謂。按俗呼甘羅墳,夫羅為秦相甘茂之孫,何事乃葬此哉?蓋因甘陵而訛者。然大街中心之陵,在東田辯時已廢,今此冢尚屹然丈許。”顯然,一直以來,人們一直認同的“甘陵”是東漢皇室劉慶與孝德皇后墳墓的觀點,從“縣誌”記載來看也並無完全肯定。

《後漢書卷五十五·章帝列傳四十五》載:“凡二十五年,乃歸國。其年病篤,謂宋衍等曰:‘清河埤薄,欲乞骸骨於送貴人冢傍下棺而已。朝廷大恩,猶當應有祠室,庶母子並食,魂靈有所依庇,死復何恨?’乃上書太后曰:‘臣國土下溼,願乞骸骨,下從貴人於樊濯,雖歿且不朽矣。及今口目尚能言視,冒昧幹請。命在呼吸,願蒙哀憐。’遂薨,年二十九。遣司空持節與宗正奉弔祭;又使長樂謁者僕射、中謁者二人副護喪事;賜龍旂九旒,虎賁百人,儀比東海恭王。太后使掖庭丞送左姬喪,與王合葬廣丘。”

《資治通鑑·四十九卷》:“清河孝王慶病篤,上書求葬樊濯宋貴人冢旁。十二月,甲子,王薨。”廣丘,今清河縣以南冢子村。劉慶封清河王二十五年才來封地,當年病逝,臨終遺言,與宋貴人葬在一起,不要葬於貧瘠低溼的清河。顯然,清河王劉慶的埋葬之地並非今故城。

劉慶與孝德皇后的墳墓到底在不在故城,人們一直有疑問,馬中錫對此也提出質疑。馬中錫,字天祿,號東田,明代官員,文學家,成化十一年進士,官至右都御史。故城是馬中錫的家鄉,家鄉有“甘陵”之說,引起馬中錫的注意。故此寫出《甘陵辯》,剖析質疑。

《故城縣誌·甘陵辯》說:“故城古厝地也,按漢書記傳,殤帝延平元年,清河王慶始就國,其年病斃,鄧太后送左姬喪與王和葬,廣邱因置甘陵縣與貝邱俱屬清河郡。後又分廣川以益清河,而甘陵在貝邱之西清河之東,則為厝,無疑矣。蓋安帝父慶,本章帝太子,以竇後廢為清河王。章帝崩,子和帝立,和帝崩,子殤帝生甫百餘日,八月而崩。和帝之嗣遂絕。安帝以故太子之子入繼大統。追尊父慶為和德皇,左姬為和德後,故陵製得比章陵焉。而廣川則今景州、德州之地是矣。然則甘陵之名,或以此城之中央,文廟之西,迤邐有大阜,縣誌所載,有雙峰樓在此,俗謂之學房頂者,即陵矣。學之戟門右有井,大成殿之西二十餘步亦有井,城中南北大街之西,舊煙墩之北十餘步及西南二三十步又有井,井內各有匿孔,其深叵測,此恐陵之通氣處也。而陵之絕頂則恐正中大街心耳,其文廟正南,巨冢疑亦耿貴人葬處矣。又故老相傳,河間所屬地多沮洳,獨故城土厚水甘,因名甘陵恐亦非是。蓋本邑舊屬恩州即古貝州,清河屬冀州。桓帝建和二年,梁冀惡清河名,改曰甘陵,亦因慶冢立名耳。郡名甘陵蓋襲其舊雲。”

馬中錫《甘陵辯》大概意思是說:故城是厝地,隸屬清河國,劉慶及皇后死於此地,其墳墓叫做甘陵,位置在城中央,文廟西;又說縣誌記載此處為雙峰樓,俗稱學房頂為“陵”;又說文廟正南巨冢疑亦耿貴人葬處。馬中錫的《甘陵辯》,“辯”到最後也沒有確定故城是“甘陵”。這也許是馬中錫的高明之處。先賢把東漢時期的皇室宗親墳墓按在故城,其目的是為了說明故城歷史悠久,但又把疑惑表露出來,有待後人考證。

故城東關的巨冢大阜到底是何時堆起,又是何人陵墓呢?

郝金龍先生在《故城縣的“故城”為西漢東陽侯國》一文中說:“故城鎮,系清河王劉義之子劉弘的推恩侯國,即東陽侯國。王莽篡漢後免去侯國冊封,改稱此城為‘胥陵縣’,老百姓稱‘高黎郭’”。“春秋初期晉昭侯繼位,‘故城’乃晉國東鄙地,為防齊、燕的邊防重地,有晉國胥氏功臣葬於‘故城’的條件”。這應是王莽改“東陽侯國”為“胥陵縣”的原因。

也許,故城的巨冢大阜本不是“甘陵”,而是春秋時期的胥陵。東陽城故城鎮曾為“胥陵縣”的史實早已被歷史的河流沖淡,“胥陵”之稱撲朔迷離,缺乏確鑿依據。但又不可否認,故城非東漢甘陵,而是西漢東陽侯國。巨冢可能還要久遠。

四、故城鎮商業文明

大運河是南北運輸的大動脈。談到故城的商業文明,必然談及大運河。是大運河的暢通加快了故城經濟的發展。

明清時期,古鎮漕運興旺,商業發達,經濟繁榮。明代北方棉花種植很普遍,發達的絲紡織業在江南,結果自然是棉花南運,布匹北運,而這一切全憑運河吞吐。

故城鎮瀕臨大運河,是大運河畔重要的碼頭,一直是商品集散地。白天,帆檣如林,艫千里,漕運繁忙;夜間,漁歌唱晚,華燈初上,漁火點點。好一派運河明珠的絢麗景象。

1、繁華街市

故城鎮街市主要有八條,、臨津街南北貫通,直至大運河畔。禮義街、延禧街、興文街、鳴玉街、恩街、舞雩街六條為東西街,都以雙逢街、臨津街南北大街輻射而出。雙逢街、臨津街二街相逢直通運河,故以“雙逢”“臨津”命名。六條東西大街的名字意義也不一般,禮儀街意在崇尚禮儀;延禧街意在延續幸福吉祥喜慶;興文街意在重視文化教育,此街靠近文廟;鳴玉街過半步橋,通護城河,小橋流水,如玉錚鳴;恩街意在商業興隆,財源茂盛;舞雩街意在祈禱風調雨順,滋潤萬物。古鎮街道縱橫,韻味古樸,風情無限。

古鎮街道兩邊店鋪鱗次櫛比,牌匾林立,酒旗飄飄,買賣聲晝夜不停。這裡有張家大院、賈家大院、王家大院、鄭家大院、馮家大院、林家園子、秘家祠堂、秘家樓、賈家樓…… 這裡有張家鮮貨、賈家油坊、周家茶館、吳家皮鞭、秘家米麵…… 這裡有德聚源糧行、永春堂的藥鋪、福慶成的掛麵、華昌綢布店、宏盛樓飯館…… 數不清的日雜百貨,地方小吃。據不完全統計,故城明清時期,掛名商號就有108家。有掛麵鋪、火燒鋪、煙鋪、茶館、綢布店、糧店、飯店、藥店、玻璃店、旅店、銀號、雜貨鋪,尋常巷陌之間衣食日用,目光所及,隨手觸控,應有盡有。其中,藥鋪、燒餅鋪、掛麵鋪、雜貨鋪最多。南來北往的客商儒士,每到傍晚泊船靠岸,漫步古鎮街市,採購當地特產龍鳳貢面,充實旅途必備用品,盡享小鎮風情。平日裡,108家商號客流不斷、絡繹不絕。

於是,故城鎮僅清代就有賈千頃、羅百萬、林半朝三家鉅富。

賈千頃是故城鎮賈氏一族,清順治年間移民故城鎮,受古鎮經濟繁榮的影響,隨即家業興隆、千頃良田。

羅百萬是故城鎮羅氏家族,傳說羅家有印製冥幣的店面,印製冥幣不計其數。故城區域廟寺、宗祠數不勝數,香火不斷,所需冥幣無法計數,由此也可以看出此處經濟繁榮,祭祀鋪張。

林半朝是故城鎮林氏家族。據林氏後人林立恆先生《甘陵滄桑》記述:“林家是清康熙年間移居故城。後世子孫宜商宜農,繁衍周邊村莊,林家後人也多在衙門做事,並享有名氣,收全縣四區錢糧,林家就能佔到一半,‘林半朝’由此得名。”

故城一地大家族頗多,官紳士族也不勝列舉,顯然,“林半朝”絕非以一家族之力支撐全縣半數錢糧稅收,一定是林氏家族在衙門做事的人多,想當然,擔任稅收任務的人也不少,故城半數錢糧稅收由林氏家人收取,才有“林半朝”之稱。

故城鎮商業的興隆,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繁榮。每逢三五大集,周邊阡陌縱橫的鄉間路上,車水馬龍,都是前往故城買賣。大街上趕集的、上店的、求佛的、品茶的、問醫的……人來人往,摩肩接踵、蔚為壯觀。古鎮街市繁華,欣欣向榮。

2、龍鬚貢面

故城龍鳳貢面又叫龍鬚鳳尾面,是古時候宮廷御用貢品。而龍鬚貢面的得名還有一段佳話。傳說乾隆下江南路過故城,地方官員奉上一碗特產名吃掛麵,乾隆帝品嚐之後,大喜過望,親筆御封“龍鬚鳳尾面”,並賜金匾。從此,龍鬚貢面成為宮廷御用食品,享譽大江南北。

明清時期,故城鎮街面上的掛麵鋪有十幾家,有齊福源掛麵鋪、李家掛麵鋪、宋家掛麵鋪、德合成掛麵鋪、恆春棧掛麵…… 故城鎮的林玉恆先生曾繪製一張建國前後《故城商業門市簡易圖》,較詳細的標註了十幾家掛麵鋪的方位,印證了古鎮繁榮的狀況。

十幾家掛麵鋪中,做得最好並傳承至今的是齊福源掛麵鋪。店鋪靠近絃歌巷,瀕臨大運河。傳說,齊家龍鬚掛麵是以運河之水滋潤,用自家親自磨製的上等麵粉加蛋清、食鹽、香油合成製作,工藝非常講究,20多道工序,道道一絲不苟。所產貢面首次參加清代九國手工業評比會就名列前茅,三年後再次參賽,依舊榜上有名。從此中國故城的龍鬚貢面名震四海。

齊家貢麵坊培養了許多身懷絕技的貢面技師,他們代代相傳,使這一古老的手藝得以傳承與發展。現在,龍鬚貢面已經有六代傳人。2008年,列入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龍鬚貢面已經走進千家萬戶,人們無論是家中待客,還是走訪親友,龍鬚貢面都是首選佳品,龍鬚貢面已成為故城飲食文化的一個標誌。

後記:

1946年,故城縣縣城所在地遷往鄭口,故城繁華成為過去。但昔日盛景沉浮於歷史長河,依然光彩照人。“閱盡繁華終有時,與時俱進看今朝”,希望不久的將來,隨著故城鎮建設的加快,大運河再度通航,必將華麗轉身,再現昔日輝煌。

故城鎮為漢代古鎮,其中隱藏的文化內涵,名人軼事,傳說故事不勝列舉,《故城古城文化》不能一一詳盡,感謝林玉恆老先生《甘陵滄桑》一書對本文形成的幫助。古鎮舊日陳跡,今有遺存,還有待後人繼續繼承、探索,豐富並補充。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