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一口氣就能讀完的大明史:明朝皇陵碑背後,鐫刻了朱元璋的苦難史

由 文裁縫 發表于 旅遊2022-01-01
簡介朱重八正在猶豫之時,風聲走漏,有人要告發他,他只好離開皇覺寺參加了郭子興的義軍

明皇陵碑是誰的碑文

“昔我父皇,寓居是方,農業艱辛,朝夕旁徨,俄爾天災流行,眷屬罹殃:皇考終於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閤家守喪。田主德不我顧,呼叱昂昂,既不與地,鄰里惆悵。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黃壤,殯無棺槨,被體惡裳,浮掩三尺,奠何餚漿。既葬之後,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計不張,孟嫂攜幼,東歸故鄉。值天無雨,遺蝗騰翔,里人缺食,草木為糧。予亦何有,心驚若狂,乃與兄計,如何是常?兄雲去此,各度凶荒。兄為我哭,我為兄傷,皇天白日,泣斷心腸,兄弟異路,哀慟遙蒼。汪氏老母,為我籌量,遣子相送,備醴馨香,空門禮佛,出入僧房。居未兩月,寺主封倉,眾各為計,雲水飄揚。我何作為,百無所長,依親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侶影相將,朝突炊煙而急進,暮投古寺以襚蹌,仰窮崖崔嵬而倚碧,聽猿啼夜月而淒涼,魂悠悠而覓父母無有,志落魄而徜徉。西風鶴唳,俄淅瀝以飛霜,身如飄蓬逐風而不止,心滾乎沸湯,一浮雲乎三載,年方二十而強。時乃長淮盜起,民生攘,於是思親之心昭著,日遙紋乎家邦。”

一口氣就能讀完的大明史:明朝皇陵碑背後,鐫刻了朱元璋的苦難史

這樣一段飽含深情的文字出自大明王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之手。他對儒臣修飾過的明皇陵碑文不滿,自己親自撰寫,這段碑文通俗易懂,飽含深情,講述了他青少年時代經歷的苦難,可謂是字帶淚的一篇簡單自傳。

要說起朱元璋的出身,那真可謂苦大仇深,除了那位出身於奴隸的後趙開國皇帝石勒之外,朱元璋可謂是中國歷史上出身最苦的開國皇帝了。朱元璋老家在句容朱家巷,祖父朱初一是淘金戶,每年都要上繳一部分黃金給元政府。可是問題是句容無金可淘,一貧如洗的朱初一估計這輩子都沒有見過黃金長什麼樣,萬般無奈之下,只得變賣糧食來交稅。但是這樣的日子無法持久,朱初一隻好帶著大兒子朱五一、二兒子朱五四也就是朱元璋的父親,來到濠州鍾離縣太平鄉住了下來,種地為生。

一家人的生活總算穩定了下來,靠著勤勞的雙手,朱家的日子開始好過了一些。朱五四還討到了媳婦,他與妻子陳氏接連生下三個兒子和兩個女兒,隨著家裡人口不斷增加,原本好過的日子又開始拮据了起來。可是就在這當口,又一位嬰兒呱呱墜地了。他就是後來的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當時他的名字叫作朱重八。這一年,朱五四四十七歲,陳氏四十二歲,兩人可謂老來添子。

《明太祖實錄》記載朱重八出生時,朱家的房頂上紅光滿天,遠遠望去,鄰居們還以為起火了。其實,這只是後人的神話而已,朱家赤貧,這樣一個小生命的誕生,意味著又增加了一張吃飯的嘴。陳氏滿含深情凝望著這個小生命,而朱五四隻是輕輕嘆了一口氣,他意識到自己肩膀上又增加了沉甸的一份責任。

一口氣就能讀完的大明史:明朝皇陵碑背後,鐫刻了朱元璋的苦難史

百姓愛幼子,儘管農戶朱家處於整個社會的最底層,飽受苦難,但是父母對孩子的疼愛卻一點兒也不少。童年的朱重八雖然貧窮,但是內心卻充滿了溫暖。朱五四兩口子將省下來的積蓄拿出來,供朱重八讀了幾個月的私塾。也正是這幾個月的私塾,使得朱重八認識了幾百個字。

知識改變命運,一點不假,如果沒有這段經歷,日後的朱元璋如果是目不識丁,就很難嶄露頭角。

朱重八放牧、幹農活,十七歲的他身體結實,已經成了家中的主要勞動力。如果沒有接下來的這場天災,他將會娶妻生子,成為一個樸實勤勞的農民。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這話說得在理,放在朱重八身上更為貼切。元朝至正四年(1344),一場大旱災席捲整個淮河流域。罕見的旱災之後,又爆發了蝗災,百姓們賴以為生的糧食被席捲一空。飢餓的百姓們只好吃樹皮、掘草根,但是上天卻依然鐵石心腸,一場大瘟疫降臨到了可憐的饑民頭上。

那年頭,每家每戶幾乎都有染病而死的人,朱家也不例外。首先是朱五四,重病纏身卻無藥醫治,在病魔的肆虐下,他走完了辛勞的一生。接下來是朱重八的母親陳氏,還有兄長,他們相繼病故。家中只剩下朱重八和他的二哥朱重六,他們面臨如此重大變故,只能強忍悲痛,擦乾眼淚,為父母尋找一塊墳地。

他們來到地主劉德家中,父親為他們家勤勤懇懇地幹農活,任勞任怨,兄弟兩人想,討要一塊小墳地總不是問題吧。但是,為富不仁的劉德不但拒絕了兄弟二人的請求,還一頓臭罵,將他們趕了出來。仇恨的種子就此在朱重八心中種下:錦衣玉食卻對他人生死不聞不問,在他們眼中,自己的父親恐怕連一條狗都不如!

幸運的是,同村的劉繼祖見他們實在可憐,給了他們一塊田地做墳地。朱重八和二哥用破衣服和草蓆包裹了雙親,將他們埋葬,好歹算是入土為安了。之後,兄弟二人抱頭痛哭,朱重六外出逃荒,而朱重八在好心人汪大娘的幫助下,來到皇覺寺出家。僅僅兩個月之後,身為小沙彌的朱重八就因為寺中缺糧,又被長老高彬打發了出去。為了生存下去,朱重八隻好四處化緣,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四處乞討。這四年的時光,也是朱重八人生中最艱苦的歲月。他飽經苦難,受盡了人們的白眼,經常是飽一頓飢一頓。夜晚無處安身之時,他在山崖上和衣而眠,聽著那悽慘的猿猴啼叫聲,想起自己悲苦的境遇,實在無法入睡。

四年的時間,朱重八走遍了淮西,這段遊歷過程,雖然艱苦,卻也開拓了他的眼界。至正八年(1348),朱重八又回到了皇覺寺,在寺廟中開始讀書學習。但是當時天下大亂,遍地紅巾,已經不能擺下一張平穩的書桌了。

一口氣就能讀完的大明史:明朝皇陵碑背後,鐫刻了朱元璋的苦難史

元朝建立之後,實行了殘酷的統治,為了防止漢人造反,他們無所不用其極。但是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元朝統治之下,百姓們並不甘於被奴役。至正十一年(1351),爆發了紅巾軍大起義。韓山童和劉福通自稱天下大亂,彌勒降生,明王出世,號召推翻元朝的統治。因為義軍頭裹紅巾,所以稱作紅巾軍。各地紛響應,徐壽輝在蘄州,“芝麻李”、彭大、趙均用在徐州起事,群雄四起,天下大亂。

第二年(1352)二月間,濠州出現了一支幾千人的義軍,為首的是定遠人郭子興和孫德崖等人。他們攻下濠州城,郭子興自稱元帥。正在這時,朱重八接到了義軍中湯和的一封信(湯和是他幼年的玩伴)。湯和在信中說自己已經在郭子興軍中做了千戶,希望朱重八能來加入義軍。朱重八正在猶豫之時,風聲走漏,有人要告發他,他只好離開皇覺寺參加了郭子興的義軍。從此,三代貧農的朱重八踏上了自己成就大業的第一步。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一口氣就能讀完的大明史》京東套裝,滿100減50!

一口氣就能讀完的大明史:明朝皇陵碑背後,鐫刻了朱元璋的苦難史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