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什麼是文化?史上最簡定義只需六個字

由 思者無疆 發表于 旅遊2021-12-26
簡介巴蜀文化就是四川人、重慶人數百年來形成的思維習慣、行為習慣、語言習慣

文化的概念是什麼

什麼是文化?好像誰都知道一點,誰都說不清楚。翻翻辭典和學術專著,關於文化的定義上百種,莫衷一是。有些定義冗長繁瑣到令人生厭的地步,不僅難以理解,而且未必準確,在此不提。

什麼是文化?史上最簡定義只需六個字

文化是什麼?借我一雙慧眼吧。

一、再流行的說法也不一定準確

網上有一個說法很精彩,流傳很廣:“文化是植根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這是作家梁曉聲先生的觀點,可惜它不是定義,而是對某種好文化的描述和期待。

文化有好壞之分嗎?是的。下面兩位大學者的定義就很中性——

余英時先生說:“文化是成套的行為系統,其核心則由一套傳統觀念,尤其是價值系統所構成。”這個定義讓行為包含了觀念,不夠嚴謹。

相較而言,餘秋雨先生的定義更準確,也不失簡潔。他在《何謂文化》一書裡說:“文化,是一種包含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共同體。它透過積累和引導,建立集體人格。”這個定義不像考古學上的定義那麼廣義,也不像梁曉聲先生的說法那麼狹義,已經很不錯了。

什麼是文化?史上最簡定義只需六個字

文化是中性的,就像這堵牆代表的文化,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

二、史上最簡定義

我還是嫌餘秋雨先生的定義長了一些,我想再簡明一點,就一句話:

文化是集體性的習慣

“集體性的習慣”只有六個字,是史上最簡定義,它有兩個關鍵詞:

一是

集體

。可以是民族、國家,也可以是地區、單位、家族等等。所以有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企業文化、學校文化之說。

二是

習慣

。可以是思維,可以是行為,也可以是語言。習慣的形成需要時間,長時間地用同一種方式去想、去說、去做,才能成為習慣。習慣屬於精神成果,不包含物質成果,所以這裡說的文化不是考古學上說的文化。

什麼是文化?史上最簡定義只需六個字

啟功先生的對聯,提醒我們行文要儘量簡明、淺顯、易懂。

三、集體有大小,習慣有好壞

中國人兩千多年來一直崇尚中庸之道,強調過猶不及,反對走極端。這是

中國人的思維習慣

。清明祭祖、端午插艾、重陽登高、中秋賞月等等,是

中國人的行為習慣

。成語典故、詩詞格律、戲劇唱腔等等,是

中國人的語言習慣

。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

菩提樹在佛教徒的眼裡是智慧的象徵,而在非佛教徒的眼裡就是一種普通的樹。菩提文化只存在於佛教徒這個集體裡。

這些文化都是在一個很大的集體裡形成的,自然需要很長的時間。中庸文化、端午文化、菩提文化等,都有了上千年的時間。

對於比較小的集體來說,形成自身的文化可能只需要幾十年,或者幾年。一支軍隊接到上級命令後,首先想到的是怎樣執行命令,而不是評論命令是否合理——這是軍隊文化。一些網際網路企業的程式設計師天天加班,幹完了活也不好意思比別人先走,只好跟著別人一起加班——這是他們的企業文化。有的單位的職工,接到任何任務都要去問領導怎麼辦,而不去看有沒有制度規定——這是他們的單位文化。其間好壞各人自有評說。

這些現象之所以成為文化,滿足了兩個條件:一是

集體性的行為,而不是個別人的行為

;二是

習慣性的行為,而不是偶然性的行為

文化不管好壞,一旦形成,身處其間的人很難抗拒,身處其外的人往往很難理解。北方人娶親要送彩禮,你不送會被人恥笑,而四川人送不送都沒關係。這是地域文化的不同。中國人搞“一國兩制”,西方人覺得不可思議,因為他們的思維習慣是二元對立、非此即彼。這是民族文化的不同。印度高種姓的人不和低種姓的人握手,讓外國人無法理解。澳洲人不願意和年老的父母同住,沒有孝敬父母的概念,這讓中國人無法接受。非洲有的民族以長脖子為美,這是他們的民族文化,儘管外人難以接受。

什麼是文化?史上最簡定義只需六個字

綿竹年畫屬於民間文化,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

四、文化是可以改變的

習慣可以改變,文化也就可以改變。漢唐時期的中國女人是個性張揚的,不纏腳的。五代時由於宮廷的倡導,開始有了纏腳的陋習,到明清時盛行,很多人認為小腳美,讚譽為三寸金蓮。原來的健康文化改變了,逐漸形成一種畸形文化。如果有人與這種文化抗拒,將被社會視為異端,受到社會歧視。清政府多次下令廢除這種習慣,都無果而終。民國時期,由於西方文化的強勢進入,纏小腳的習慣才被徹底改變,人們開始認為小腳是醜的,天足才是美的。文化又改變了。

隨著全球化的逐步推進,各種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單位文化都會相互融合,逐漸催生出新的文化來。

什麼是文化?史上最簡定義只需六個字

旗袍文化是民國時由中西文化結合而產生的。

五、從極簡定義出發進行的推衍

我們回頭來看梁曉聲先生的說法,的確不是真正的定義,只是對好文化的期待;余英時先生的說法的確不夠嚴謹;餘秋雨先生的說法的確可以再精煉一點。

文化是集體性的習慣,這個定義簡練而冷峻,具有可擴充套件性,也不失周延。

中華文化就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形成的思維習慣、行為習慣、語言習慣。

巴蜀文化就是四川人、重慶人數百年來形成的思維習慣、行為習慣、語言習慣。常常特指與中華文化其他區域不同的文化。

學校文化就是學校師生員工數十年來在校園內形成的思維習慣、行為習慣、語言習慣。不包括在校外的習慣。

企業文化就是企業員工數年來在企業內形成的思維習慣、行為習慣、語言習慣。不包括在企業外的習慣。

飲食文化是人們長年來在飲食製作、品嚐、審美等方面形成的思維習慣、行為習慣、語言習慣。

服飾文化是人們長年來在服飾製作、展示、審美等方面形成的思維習慣、行為習慣、語言習慣。

還可以繼續推衍下去。

什麼是文化?史上最簡定義只需六個字

中國園林文化也有上千年的歷史啦。

推薦文章

  • 七種動物界的“偽裝大師”,如果不是特意尋找它們,根本注意不到

    第七種是“苔蘚葉尾壁虎”,它被譽為壁虎界最為出色的“偽裝大師”,它的全身面板看起來簡直就是一塊真實的苔蘚,閉上眼睛,趴在長滿苔蘚的樹幹上,除非你有火眼金睛,否則很難發現它的存在...

  • 女人想要的安全感究竟是什麼?

    所以抓不住時間的女人,總想要抓住些什麼,控制些什麼,這樣才能填補她內心安全感的空缺...

  • 數字化改革為作業控時長減重複

    個性化作業系統的使用切實達到了控時長、減重複的目的,學校教師也基於系統邁出了作業數字化改革首步,今後還要不斷探索,融入自己的思考與有效要素,讓作業改革照亮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即讓好的學生更好、中等學生變優、學困生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