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浙江安吉上馬山179號土墩考古發掘

由 漫畫分享站 發表于 旅遊2021-12-22
簡介34米,直壁,平底,深1

隱馬山在浙江哪兒

上馬山墓群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子湖鎮,距安吉古城遺址約5公里。自2007 年起,為配合天子湖工業園區建設,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連續多年進行考古發掘,已清理古墓葬六百多座,出土文物六千餘件。2019年8月至2021年1月,為繼續配合安吉縣天子湖工業園區建設,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安吉縣博物館對永寧爾地塊範圍內的土墩進行考古發掘,發現該地塊現存早期土墩主要有1座,編號為安吉上馬山D179。

浙江安吉上馬山179號土墩考古發掘

安吉上馬山D179位置

D179現為高於地表的土墩,頂部較平,略呈覆鬥狀。平面呈長橢圓形,東西長徑約65米,南北短徑約30米,面積約1600平方米,現存高度距地表約5-6米。根據《田野考古操作規程》,結合土墩實際情況,按照正方向佈置了兩道南北向隔梁和一道東西向隔梁,6個象限同時逐層向下發掘。後續工作中,又根據需要在每個象限留出小隔梁或者佈置探溝,平剖面相結合判斷遺存情況。

浙江安吉上馬山179號土墩考古發掘

安吉上馬山D179發掘

浙江安吉上馬山179號土墩考古發掘

安吉上馬山D179發掘工作照

D179可以分為5個大層。第①層為表土,厚約0-0。3米,灰褐色,較疏鬆,包含較多植物根系。第②層為全墩封土,厚約0-1。2米,黃褐色,較疏鬆。第③層為草裹泥封土,厚約0-3米,主要為黃褐色草裹黃土,較黏軟,按區塊堆築,區域性夾雜紅褐色砂土或灰白色膏泥。第④層為堆土,厚約0-2。4米,主要為黃褐色草裹黃土,較黏軟,按區塊堆築。第⑤層為墊土,厚約0-0。6米,黃色,較純淨緻密。

D179共發現墓葬3座,坑2個,墓下建築遺存1處。

長方形豎穴土坑墓2座。M1位於土墩西南,①層下開口,方向125°,口長2。6米,寬1。7米,斜直壁,平底,底長2。3米,寬1。25-1。55米,深1。4米。墓底出土泥質陶豆2件、鍅2件。M2位於土墩西部,①層下開口,方向5°,長2。15米,寬1。34米,直壁,平底,深1。43米。墓底出土泥質陶器5件,其中罐1,鍅1,鼎1,盒1,豆1。根據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推測,M1和M2的年代為戰國晚期。

浙江安吉上馬山179號土墩考古發掘

安吉上馬山D179M1和M2

D179M3為土墩主墓,位於土墩中部偏西,③層下開口,距地表約3。2米,平面為凸字形,方向279°。墓室口長11。7米,寬5。75-6米,斜直壁,平底,底長10。9米,寬5。05-5。5米,深2。4米。斜坡墓道位於墓室西部,平面呈喇叭口狀,與墓室連線處最寬,口長8。7米,寬1。8-4。13米,斜直壁,底寬1。36-3米。墓內填土為黃褐色草裹泥。墓室中發現人字形木槨痕跡,槨室內長10。8m,內寬4。24m,殘高1。46m。墓底發現3條東西向墊木痕跡,分別位於槨室兩側及中部。由於多次被盜,槨室內僅出土隨葬品28件,其中綠松石扣1件,泥質陶器5件,原始瓷碗15件,原始瓷桶形罐1件,硬陶罐6件。

浙江安吉上馬山179號土墩考古發掘

安吉上馬山D179M3

浙江安吉上馬山179號土墩考古發掘

安吉上馬山D179M3人字槨痕跡剖面

浙江安吉上馬山179號土墩考古發掘

安吉上馬山D179M3出土部分隨葬品

D179K1位於M3墓道南側,開口於④層,距地表約3。8米,平面近長方形,長1。55米,寬0。68-0。76米,深0。1米。坑內一側放置硬陶碗3件,泥質陶器1件。

D179K2位於M3東北側,開口於④層,距地表約5。2米,平面橢圓形,長徑2。88米,短徑2。58米,深0。28米。坑內中部放置口腹對扣的殘硬陶罐2件。

浙江安吉上馬山179號土墩考古發掘

安吉上馬山D179K1和K2

D179F1位於土墩中部偏西,M3正下方,④層下開口,距地表5。6米,由成組柱洞組成,平面為凸字形,方向272°。根據柱洞間的距離,房間長約14米,寬約8米,通道位於房間西側,長約7米,寬約5米。柱洞平面近圓形,直徑0。25-0。65釐米,多直壁,平底或圜底,深1。3-0。2米。根據地層剖面,柱洞均④層下開口且未向上延伸,是一個臨時性建築,使用一段時間後即拆除。

浙江安吉上馬山179號土墩考古發掘

安吉上馬山D179F1

根據墓葬形制、出土器物和草裹泥裡碳樣的測年結果推測,D179的營建年代和M3的埋葬年代為春秋早期,是典型的越文化墓葬。根據層位關係和出土器物,K1、K2、F1是與M3營建相關的遺存,年代與M3相當。D179雖然嚴重被盜,僅殘留少量隨葬品,但是土墩體量巨大,人工按規劃分割槽塊堆築了超過6000立方米的土。完成這樣的工程,不僅需要財力,還需要調動大量勞動力,墓主顯然既擁有財富,還擁有較大的權力和較高的地位,是越國高等級貴族。

根據考古發現,可以大致復原D179營建及後期破壞的過程。近3000年前,一個高等級貴族和他的臣屬謀士選中一塊崗地,作為百年之後的安身之處。地點選定後調動大量勞動力除草砍樹、平整地面,接著鋪墊一層較純淨的黃土,形成一個相對水平的黃土面。在黃土面中部偏西的位置,挖掘成組柱洞,搭建一個凸字形的臨時建築。根據一些學者的研究和民族誌材料,這種建築可能是用於墓地標識,或者進行祭祀等活動。儀式結束後,拆除這個建築,開始用草裹泥堆築土墩。草裹泥即用茅草等植物枝葉裹住黏軟的黃土,這樣的建築材料易堆疊又便於運輸。堆築土墩按照規劃進行,中間豎隔木板,往南往北分割槽塊堆高,並在柱洞範圍內預留出墓坑和墓道。堆高一層草裹泥後,可能在墓坑東北側舉行了某種儀式,挖一個圓形淺坑,中部放置兩個殘破的硬陶罐,口腹相扣,然後坑裡填上草裹泥,繼續逐層堆高土墩。草裹泥快堆到墓口時,可能在墓道南側又舉行了某種儀式,挖一個長方形坑並在一端放置3個硬陶碗和1件泥質陶器,然後把坑填上。草裹泥堆到約2。4米高後暫停,修整預留的墓坑和墓道。在墓坑兩側和中間分別挖掘3條東西向平行溝槽放置墊木,搭建兩面坡狀的人字形木槨。在木槨內放入木棺和隨葬品,在墓室和墓道連線處豎起垂直隔板封閉人字槨,可能又進行了某種儀式,在墓道底部留下一薄層不規則的黑色灰跡。隨後在墓坑和墓道內填入草裹泥,至與墓坑口齊平。接著繼續按照規劃的區塊,逐層堆高草裹泥作為封土,西部區域性夾雜灰白色膏泥,中部和南部區域性夾雜紅褐色砂土,為墓葬提供更好的防護。最後全墩覆蓋一層黃褐色封土,形成一個頂部較平四周斜坡的覆鬥狀土墩。

浙江安吉上馬山179號土墩考古發掘

D179營建過程

土墩建成若干年後,人字槨還未腐朽時,就遭到第一次盜掘。盜墓賊從土墩頂部挖開一個大盜洞直達墓室中部,打破人字槨進入墓室,擾亂木棺並帶走較稀罕的玉石器等隨葬品,僅掉下一顆綠松石扣在墓底。幾百年後的戰國晚期,人們再次利用這個土墩,在上面挖土坑埋墓。土墩建成後兩千多年的時間裡,主墓的墓室、墓坑和封土持續塌陷。由於人字槨被破壞,加劇了木槨的腐朽和填土封土下陷,封土裡的草裹泥和紅色砂土,塌陷進墓室內部,有些掉落到人字槨內斜坡的底部。20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土墩陸續遭多次盜掘,現在可見6個盜洞,其中2個直達生土,盜洞裡還留著手電筒和礦泉水瓶。

透過D179的發掘,較完整地復原了整個土墩的營建過程,為以後土墩墓的田野發掘提供借鑑和參考。墓葬中出土的器物和測年資料,為土墩墓序列年代研究提供了明確的參考標尺。同時,在浙江地區,首次發現完整的土墩墓墓下建築遺蹟,也是首次發現由草裹泥堆築的東周時期大型覆鬥狀封土的土墩,為研究江南地區先民的喪葬習俗、建築技術及傳承提供了新的線索。

責編:韓翰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