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明末亂世,為何李自成、張獻忠屬於起義,而努爾哈赤被說成作亂?

由 覃仕勇說史 發表于 旅遊2021-12-21
簡介”(《清太祖武皇帝實錄》)作為賠償,李成梁賜給努爾哈赤“敕書三十道,馬三十匹”,另外還有一份建州左衛都指揮使的委任狀

努爾哈赤為什麼反明

明末亂世,為何李自成、張獻忠屬於起義,而努爾哈赤被說成作亂?

首先,努爾哈赤既不是被明朝逼反的,他建立的後金也不屬於少數民族起義。

努爾哈赤是一個天生不安分的野心家。他的事業,並非被迫後的崛起,而是主動進取的開創。

下面簡單說一下他的發跡史。

明初,明政府在綏芬河流域設定地方軍事行政機構建州衛,後析出一建州左衛,任建州左衛都指揮使的人是猛哥帖木兒及其父揮厚。

兩衛輾轉遷徙,一同遷到了以今新賓老城為中心的地方。

後來又析出建州右衛,這樣就形成了建州衛、建州左衛和建州右衛,統稱建州三衛。

注意,建州左衛即為清世直系所自出。上面提到的猛哥帖木兒及其父揮厚,就是努爾哈赤的先祖,是清自認之始祖肇祖原皇帝。

不難看出,清之先世從明初就開始接受明朝的統治和管轄了。

不過,努爾哈赤以後的各代清朝統治者為掩蓋其“叛明”惡名,一直故意迴避或惡意抹殺這一事實。

其中的清高宗乾隆帝竟然厚顏無恥地放話說:“我大清興於東海,與中國無涉,雖曾受明之官號耶,究不過羈縻各系而已,非如亭長、寺僧之本其臣子也。”

話說回來,清之先世在接受明朝的統治和管轄的同時,也得到了明朝的極大關照。他們在遭到兀狄哈人和朝鮮人的進攻時,是明朝給他們提供保護、提供居所、提供生活土地、提供經濟物資。

明末亂世,為何李自成、張獻忠屬於起義,而努爾哈赤被說成作亂?

一句話,建州女真完全是在明朝的庇護下一點點成長、一點點發展、一點點壯大的。

“很多人認為努爾哈赤是被明朝逼反的”,這一假象的造成,跟努爾哈赤公開叛明時不厭其煩地的嘮叨“七大恨”有關。

但“七大恨”中,稍微能戳中人們淚點的就是他的祖父、父親被明軍殺了。

那麼,明軍為什麼要殺努爾哈赤的祖父、父親呢?

大致情況是這樣:努爾哈赤的外公、女真部的頭人王杲是個盤踞一方的土霸王,經常帶領部人控制在女真各部朝貢明廷的必經之路做晌馬,攔路、殺人、劫皇綱,勢力越來越大,後來控制了建州右衛的各個部落,自稱建州右衛都指揮使,並給明朝廷寫了一封奏疏,要求承認他的職務。

明朝一方面是不瞭解內情,另一方面也想息事寧人,稀裡糊塗地批准了他的請求。

這麼一來,極大地鼓勵了王杲的貪念,他竟然無法無天,進而控制了建州三衛,自稱為都督。

這還不夠,他還犯遼陽,劫孤山,略撫順、湯站,公開向大明叫起板來。

這就是明顯的找抽了。

明神宗皇帝忍無可忍,命令遼東名將李成梁發兵進剿。

李成梁一代名將,三下五除二就磔殺了王杲。

王杲死了,他的兒子阿臺不服,打著復仇的旗號劫掠邊地、襲擊明軍。

李成梁再次發兵進剿。

大軍很快就打到阿臺的老巢古勒寨。

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當時在李成梁軍中當前軍嚮導,腦裡不知搭錯了哪根弦,自告奮勇,對李成梁說是去勸阿臺投降,跑入古勒寨去了。

李成梁經過長久的等待,沒有看到阿臺有任何投降的跡象,遂發起了最後的總攻。

結果,在這次最後的總攻中,刀槍無眼,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被亂軍斬殺。

努爾哈赤知道這一訊息,一把鼻涕一把淚,闖入明軍大營,詰問明朝邊吏道:“祖、父無罪,何故殺之?”(《清太祖武皇帝實錄》)

李成梁遣使謝過,解釋說:“汝祖父實是誤殺。”(《清太祖武皇帝實錄》)

作為賠償,李成梁賜給努爾哈赤“敕書三十道,馬三十匹”,另外還有一份建州左衛都指揮使的委任狀。

敕書是個絕好的東西。

因為有了敕書,便有了到大明京城朝貢的資格。

說是朝貢,其實是到明廷來撈金攬銀。

一句話,敕書不僅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徵,更是財富的體現。

當時,女真部落之間為了爭奪一道敕書,往往會拼得屍橫遍野,流血漂櫓。

說起來,努爾哈赤的外公王杲能成為雄霸一方的霸主,就靠從別人手裡搶來的幾道敕書而一步登天的。

努爾哈赤一下子得了三十道,前途可想而知!

而且,敕書之外,他還得了到了一份建州左衛都指揮使的委任狀!

努爾哈赤當即破涕為笑。

明末亂世,為何李自成、張獻忠屬於起義,而努爾哈赤被說成作亂?

事實證明,有了這三十道敕書和這份建州左衛都指揮使的委任狀,努爾哈赤很快崛起,他以十三副鎧甲、部眾三十人起兵,四下殺伐,逐漸吞併了其他建州部落。

還必須提一下,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努爾哈赤在古勒山一帶大敗由海西女真的葉赫、哈達、烏拉、輝發等九部聯合起來的聯軍,明朝認為他穩定邊疆有功,還加封他為“龍虎將軍”。

這個“龍虎將軍”在入京朝貢謝主隆恩時,朝鮮半島爆發了抗倭援朝戰爭,“龍虎將軍”即在明神宗皇帝面前大秀忠誠,主動申請入朝鮮驅殺倭寇,自稱“情願揀選精兵,待嚴冬冰合,即便渡江,徵殺倭奴,報效皇朝”(語見《李朝實錄》)。

此舉,遭到了明神宗的斷然拒絕。

回到遼東,,努爾哈赤專心注志地吞併女真其他各部。

這一吞併,用了整整三十六年時間。

萬曆四十三(1615年)年六月,震懾遼東幾十載的一代名將李成梁辭世,享年九十三歲。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初一日,努爾哈赤以赫圖阿拉為中心,參照蒙古政權、特別是中原漢族政權的正規化,在赫圖阿拉正式稱汗。

稱汗後的努爾哈赤又經過兩年的精心籌備,才公開跟大明作對。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正月十六這一天,努爾哈赤自稱天顯異象,嚴肅地對眾諸貝勒大臣說:“我意已決,今歲必徵明國!”(《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五)

看看,努爾哈赤從二十幾歲以號稱十三副鎧甲起兵,到了邁入了花甲之年才公開叛明,可謂處心積慮。

這其中,完全看不到明朝對他的“壓迫”,只看到他的老謀深算、處心積慮。

所以,努爾哈赤的行動,並非什麼起義,而是赤裸裸的叛亂。

再補一筆,努爾哈赤得到明朝的敕書是三十道,史書明確記載有其本人在萬曆十八年、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五年、二十六年、二十九年、三十六年、三十九年到北京撈金攬銀的記錄,此外,《東夷考略》還記錄:“清太祖朝貢之時,混入南關敕書三百六十三道。”即明朝頒發給別的女真部落的敕書,也被努爾哈赤恃強據為己有。這些敕書,雖不是努爾哈赤本人親自進京使用,卻全是他手下人代為進京使用了,則其在明朝撈取到的經濟實惠,實在是個天文數字。

在努爾哈赤漫長的成長過程中,哪兒出現有明朝對他的“壓迫”了?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