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豐縣部分姓氏堂號舉要

由 淮海之光 發表于 旅遊2021-12-08
簡介我縣趙莊鎮金劉寨劉氏裔孫,乃漢文帝之子梁孝王劉武之子,其子孫世代在漢高故里祖陵添墳祭祖,為表明自己是劉邦後裔又是在漢高故里,故立堂號為"漢裡堂",所建家祠為"漢裡祠"

朱姓有幾個堂口

●常敬華

在我國眾多姓氏中,祠堂堂號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蘊涵著豐富的知識內容。認識各姓氏的堂號,對於研究我國的文明史、文學史、社會發展史,它對人們進一步瞭解各家族歷史、追憶先人、弘揚社會美德、教育

後昆

都大有裨益。一個姓氏延伸有多個堂號,其中一個堂號在歷史長河中就浪花一朵,下面不妨就詮釋幾個我縣姓氏堂號,不乏帶有濃厚我縣本土文化元素。

1、劉姓堂號,漢裡堂。劉姓,出於唐堯帝,將其子丹朱源明分封劉地。後來被劉地裔孫便以地為姓,始得劉姓。我縣劉姓大部分信奉"漢裡堂"為堂號。是因為我縣是漢高祖劉邦的故里,歷代豐縣縣府大門兩旁,都書有"古宋遺風,漢高故里"八個大字。以示豐縣歷史悠久,地靈人傑,從而增志氣,長威風,使鄉人榮耀自豪。我縣趙莊鎮金劉寨劉氏裔孫,乃漢文帝之子梁孝王劉武之子,其子孫世代在漢高故里祖陵添墳祭祖,為表明自己是劉邦後裔又是在漢高故里,故立堂號為"漢裡堂",所建家祠為"漢裡祠"。

豐縣部分姓氏堂號舉要

趙莊鎮金劉寨村漢皇祖林的"漢裡堂"

2、常姓堂號,孝思堂。常姓出自姬姓,周文王起兵西岐,武王得天下分封諸侯,封少弟康叔於衛,世稱衛康叔。康叔又封其子於滕國(今山東滕州東南)常邑,其後裔以邑名

為姓氏。後來在平原這個地方形成名門望族號稱:平原郡望,後人為了緬懷先人分封之緣,家祠尊崇,然命平原堂。歷史以來由於社會變遷,兵

水災,天下

百黎

有數次遷徙。南有"湖廣填四川",北有明初山西大遷民。我縣常店鎮常樓村和歡口鎮常莊村及其他周邊鄉村的常姓都信奉"孝思堂"為堂號。據《常氏族譜》記載:常姓先祖兄弟二人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奉旨由山西洪洞縣野鵲窩遷豐北......,他們為了了卻思念親人之苦,又跋山涉水三返晉城,焚香祭祖,延嗣孝道,為了教育後人,追念先人懿德,仰慕先祖效法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施仁講孝,思鄉故懷之情,永照後人,故而這支常姓的堂號為"孝思堂"。

豐縣部分姓氏堂號舉要

常店鎮常家祠堂匾牌"孝思堂"

3、丁姓堂號,月照堂。丁姓出自姜姓,姜尚為丁姓的開山鼻祖,其遠祖為姜伋,以諡號為姓氏。丁姓堂號,"月照堂"的典故,出自我縣範樓鎮一個叫

虺城

的自然村。相傳商湯時代,左丞相仲

受封建城於此,人稱"虺王城";

虺城

佔地5公頃,城內有亭臺樓閣、水榭洞天、寺院神塔、幽雅庭院、商鋪林立、遊人如織,三千年前之虺城,儼然是一座絢麗繁華、富麗堂皇之王城。數千年來,朝代更迭,兵

水患,使虺城昔日風光早已不復存在,瓊樓玉閣、梨花雅苑亦只在美好的傳說之中。村東北隅是月照井遺址,又名夜月井、映月井,它是

虺城

的一大奇觀。據傳每花甲一週(60年),月光便可直射井底一次;每當月光直射井底之時,便有一火球自井中騰空而起,飄向西南,落於

虺王

墓而熄,蔚為奇觀。

虺城

村的望族丁氏家族特將本姓堂號命為"月照堂",以示後人丁氏一族為本地原住居民和對"虺城夜月"勝景的美好記憶。

4、朱姓堂號,永陳堂。朱姓據《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雲,因周武王封曹挾於

國(今山東鄒縣),後被楚宣王所滅,其遺族以原國名去邑為朱姓。朱姓堂號為"永陳堂",典出"喜結朱陳"之故事。我縣趙莊鎮東北隅有朱、陳二村,現雖一路之隔,乃合稱"朱陳村",源於漢,興於唐。分支數十村,繁衍數萬人。唐•白居易有著名詩篇《朱陳村》,朱陳兩姓始終和睦相處,世代通婚傳為佳話。朱姓將堂號命為"永陳堂"意思是與陳姓家族"永以為好"。

5、彭姓堂號,百壽堂(宏壽堂)。彭姓全國分佈較廣,系出籛氏,居隴西郡,顓頊玄孫陸終氏三子籛鏗,受封於彭城(古縣名,堯封籛鏗於此,為大彭氏國,史稱彭祖;治所在今江蘇省徐州市)。歷經唐虞、夏商,壽八百餘歲,慣稱彭祖。子孫世為諸侯,其後人為紀念彭祖高壽,養生有道,壽限宏福,特將本族堂號命為"百壽堂(宏壽堂)"。

6、高姓堂號,三瑞堂。高姓出自姜姓,伯夷裔姜尚,輔周滅商顯功,武王封其地尚玄孫姜赤,後再分封其子於高邑,效周禮、取高傒,形成高姓萬古春秋。我縣城西孫樓鎮單高樓村高姓信奉"三瑞堂"為堂號。據城西《高氏家譜》記載:大清乾隆年間兩江總督高晉因公路過豐西遇高氏三瑞壽星,特賜匾"豐鄉三瑞",以揚頌人壽年豐,德被鄉里,昆後效仿,故以"三瑞堂"為堂號。

作者地址:豐縣孫樓街道辦事處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