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鴻山(後宅)篇

由 王子謙 發表于 旅遊2021-12-06
簡介南魚池——村名,該村位於漁池之南,故名東塘街村——行政村名,1958年沿用勝利高階社社名為勝利大隊

漁梁壩可以不買票進嗎

後宅

,位於無錫的東南隅,東臨漕湖,南與蘇州黃埭、東橋以河為界,西連碩放,北接鴻聲,東北隔伯瀆河與盪口相鄰。1958年成立後宅人民公社,1983年改設為後宅鄉。現屬於

街道。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鴻山(後宅)篇

後宅美景

《梅里志》載:

“後宅,明兵部司務

鄒明良

自徐塘闢宅於此。”因新宅位於其故宅之後,故稱。

後宅

旅遊資源豐富,是目前江蘇省重點打造的休閒旅遊度假區,境內擁有3個國家AAAA級景區,1個國家級溼地公園——

梁鴻溼地公園

,1個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

鴻山越國貴族古墓,

當地的特產

鴻山葡萄

也是享譽全國。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鴻山(後宅)篇

鴻山遺址公園

後宅

鄉鎮企業、村辦企業起步較早,民營經濟較為發達,原有農機廠、磚瓦廠、綵線廠、造漆廠、水泥予製件廠、印機廠、傳動機械廠、助劑廠、塔式起重機廠等,現境內也有多家上市公司。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鴻山(後宅)篇

後宅上市企業——銀邦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是整理的部分後宅地名及歷史由來:

坊 橋——自然鎮名。舊志稱方橋,大坊橋的地名,最早見諸於元朝至正年間,《無錫縣誌》中曾經記載:坊橋屬泰伯鄉。民間說法,之所以叫這裡為“坊橋”,是因當地手工作坊發達,上世紀三五十年代,坊橋成為無錫與蘇州兩地間出名的貨物、人流集散碼頭,遍佈村裡的各種小作坊,也是在那個時代出現的。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鴻山(後宅)篇

坊橋老街

蕩東村——行政村名,1958年以地處梁鴻蕩東而得名蕩東隊,1983年改設蕩東村。

大橋角——村名,因此村位於大橋的橋堍旁,故名,

太平軍

曾在此激戰。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鴻山(後宅)篇

太平軍

劉子頭——村名,該村位於幾條河流匯合入漕湖處,取名流渚頭,後演變為劉子頭。

板房上——村名,相傳明代,一商船沉沒在此,船主用木板搭房定居於此看守,成村後,故名。

七大里——村名,該村前後原有七帶房子,故名。

西壩裡——村名,因村西有土壩,故稱。

東橋角——大坊橋的東、西兩橋堍旁各有一樹,此村居東,故名。

小壩頭——村名,該村位於壩邊,故稱。

火車浜——村名,村旁河浜形似火叉,故名火叉浜,後演變為火車浜。

香堂裡——村名,因原有廟堂而得名。

金錫村——行政村名,1958年以金光、錫東兩高階社得名金錫大隊,1983年改設金錫村。寺灣裡——村名,因村旁有泗洲寺院,且位於河灣內,故名。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鴻山(後宅)篇

享譽全國的鴻山葡萄

紅頭樹下——村名,據傳,該村有棵樹頭呈紅色的樹,故名。

東黃更上——村名,黃姓聚居於東、西兩村,此村居東,故名。

小橋頭——村名,因村旁有小石橋而得名。

吳家浜村——行政村名,1958年沿用星光高階社社名為星光大隊。1982年以駐地吳家浜(村)更名為吳家浜大隊。1983年改設吳家浜村。

橋頭巷——村名,該村位於橋旁,故名。

西房上——村名,村民由張家裡遷居於此,因位於其故宅之西,故名。

桑園裡——村名,因該村周圍都是桑田而得名。

西橋角——村名,參見蕩東村的東橋角。

槐樹下——村名,據傳,因村邊長有大槐樹而得名。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鴻山(後宅)篇

鴻山葡萄節吸引外國友人駐足

佔橋村——行政村名,1958年沿用前進高階社社名為前進大隊。1982年以境內佔橋(村)更名為佔橋大隊。1983年改設佔橋村。

佔 橋——村名,舊志稱磚橋。

水 西——村名,因該村位於梁鴻蕩西岸,故名。

東上浜、西上浜——村名,河浜東、西各有一村,故名。

壽山裡——村名,因村東有一壽山墳,故名。

西 頭——村名,因位於佔橋西,故名。

繞球藤巷——村名,因該村原有棵繞球藤樹而得名。

外 浜——村名,原名河西海。因位於浜口處,於1970年改稱為外浜。

墳 裡——村名,村旁原有荒墳,故名。

當中橫——村名,該村位於東新橋與偏徑橋之中,故名。

水車裡——村名,因該村多水車,故名。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鴻山(後宅)篇

梁鴻溼地公園

建中村——行政村名,1958年沿用建中高階社社名為建中大隊,1983年改設建中村。

向陽裡——村名,原名陰陽裡。

西三房——村名,周姓第三房闢宅於此,因位於河西而得名。

董家弄村——行政村名,1958年沿用建新高階社社名為建新大隊。1982年以駐地董家弄更名為董家弄大隊。1983年改設董家弄村。

董家弄——村名,該村最早的居民自雪浪董家弄遷來,仍用故地村名,

東荷村——村名,舊志稱胡村。

三更上——村名,最初為三戶人家,故稱。

唐明橋——村名,解放前,該村多以吹打為業,土語稱“唐明”。村旁有橋,故名唐明橋。

後陽橋——村名,原名遊陽橋,後演變為後陽橋。

墩上張家裡——村名,元代,張姓居於土墩旁,故名。

後宅村——行政村名,1958年沿用建農高階社社名為建農大隊。1982年以駐地後宅(自然鎮)更名為後宅大隊。1983年改設後宅村。

河北街——村名,該村原是後宅市鎮河北的小街,故名。

金娥村——行政村名,1958年取名新力大隊。1982年以境內金娥墩(村)更名為金娥大隊。1983年改設金娥村。

雙板橋——村名,因該村曾有兩座木板橋,故名。

金娥墩——村名,據傳,

南唐後主李煜

的妃子

金娥

死於行軍途中,墓葬於此,故稱。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鴻山(後宅)篇

南唐後主李煜影視形象

河南灣——村名,該村位於河灣南岸,故稱。

老五房——村名,鄒氏第五房最早闢宅於此而得名。

漢墩頭——村名,據傳,清時該地有一大土墩,為觀看練兵之高臺,取名觀墩頭,後習稱漢墩頭。

縮腳裡——村名,該村地處偏僻。故名。

葛家橋村——行政村名,1958年取名新豐大隊。1982年以駐地葛家橋(村)更名為葛家橋大隊,1983年葛家橋改設為葛家橋村。

沿裡莊——村名,原名沿籬莊。後演變為沿裡莊。

雙水溝——村名,因村旁有兩條排水溝,故名。

青店裡——村名,解放前曾開過青染坊店而得名。

東 張——村名,該村位於北香山東,均為張姓,故名。

東 巷——村名,清末,由北香山分遷於此,位於其東,故稱。

張旺街村——行政村名,1958年沿用新華高階社社名為新華大隊。1982年以駐地張旺街(村)更名為張旺街大隊。1983年改設張旺街村。

張旺街——村名,以張、王兩姓得名。

長丘頭——村名,“長丘頭”原為田塊丘名。亦是此村位置,因以得名。

柏樹下——村名,因該村原有大柏樹而得名。

華張上——村名,清代,原為張姓的後宅,故稱下張。後演變為華張。

洗馬巷村——行政村名,1958年沿用新中高階社社名為新中大隊。1982年以駐地洗馬巷更名為洗馬巷大隊。1983年改設洗馬巷村。

洗馬巷——村名,據傳,

明將徐達

曾在此村前池塘內洗馬而得名。

徐府莊——村名,

《梅里志》載,

明中山王徐達

的收租莊院。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鴻山(後宅)篇

明大將徐達影視形象

季莊雙——村名,因村民由季更上分遷於此,故名。

三家村——村名,原先只有三戶人家,故名。

石家橋村——村名,行政村名,1958年沿用新星高階社社名為 新星大隊。1982年以駐地石家橋(村)更名為石家橋大隊。1983年改設石家橋村。

夾裡上——以村旁蠡河(俗名夾裡河)得名。

趙三墳——村名,該村位於趙三墳墳旁而得名。

黃泥埄——村名,因村旁原有黃土埄,故稱。

朱東灣——村名,朱姓最早定居於河灣之東,故名。

宜橋頭——村名,原名二橋頭。因村旁有兩座橋而得名。後演變為宜橋頭。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鴻山(後宅)篇

梁鴻荷花池

南塘村——行政村名,1958年沿用和平高階社社名為和平大隊。1982年以駐地南塘(村)更名為南塘大隊。1983年改設南塘村。

南 塘——村名,原有市街,因位於河南,曾名南塘街。後簡稱南塘。

長浜巷——村名,因村旁有長河浜,故稱。

浜口巷——村名,因該村位於浜口,故名。

大墳上——村名,因此地原有大墳而得名。

沿埄——村名,因位於河埄旁,故名。

葫蘆井——村名,因村旁河浜形似葫蘆,故名。

灣 裡——村名,該村緊靠河灣,故名。

塘金浜上——村名,以村旁塘金浜得名。

南魚池——村名,該村位於漁池之南,故名

東塘街村——行政村名,1958年沿用勝利高階社社名為勝利大隊。1982年以駐地東塘街(村)更名為東塘街大隊。1983年改設東塘街村。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鴻山(後宅)篇

東塘街

東塘街——村名,該村位於西塘街東,故稱。

丁唐家——村名,以丁、唐兩姓得名。

南省灘——村名,省灘蕩旁建有南、北兩村,此村居南,故名。

陸荒田——村名,原為陸家荒田,故名。

廟 下——村名,該村位於原安乃廟北,故名。

西塘街——村名,相傳明代,唐姓從前洲附近的西塘遷此定居,取其故地地名為西塘街。

灣 裡——村名,該村地處河灣,故名。

油車裡 ——村名,該村曾有油車,故名。

網船巷——村名,因此村為漁民,故稱。

建安橋村——行政村名,1958年沿用建國高階社社名為建國大隊。1982年以駐地建安橋(村)更名為建安橋大隊。1983年改設建安橋村。

北省灘——村名,參見東塘街村的南省灘。

西黃更——村名,參見金錫村的東黃更上。

桐橋頭——村名,因該村位於桐橋旁,故名。

天仙堂——村名,以吳姓大廳提作“天仙堂”的匾額得名。

西戈巷——村名,該村位於桐橋頭西,以戈姓得名。

大山房——村名,因多大墳,諱“墳”字,故名。

南花園——村名,此地原是徐塘鄒姓的南花園。

後宅漁業村——行政村名,1958年成立漁業大隊。因無專名,於1982年命名後宅漁業大隊。1993年改設後宅漁業村。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鴻山(後宅)篇

後宅地名圖

參考資料:

《無錫縣地名錄》、《無錫市地名錄》、地方誌及部分網路文獻,

部分圖片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因精力和材料有限,不到之處請批評指正,遺漏之處也請補充;如希望做一期您的家鄉篇,可私信聯絡,有優質的家鄉圖片希望可以私信發我,小編也將在圖後備注來源;

各位親,別忘了關注+點個贊哦,如果認可小編的努力,可以打個賞哈,感謝!未完待續。。。

往期回顧: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梅村篇;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洛社篇;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南泉篇;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蠡園篇;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雪浪篇;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鴻聲篇;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安鎮篇;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陽山篇;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前洲篇;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玉祁篇;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東亭篇;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碩放篇;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堰橋篇;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新安篇;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老城區篇中(里弄文化);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老城區篇下(角落一隅); 那些正在消失的無錫地名——老城區篇上(高樓下的街巷裡弄)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