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檢查馬虎致爆炸,近800人氯氣中毒,記1979溫州鋼瓶事故

由 旋翼飛行器 發表于 旅遊2021-11-29
簡介最後的調查結論認為:這是一起由當時的溫州市藥物化工廠的氯化石蠟倒灌入電化鋼瓶中,經溫州電化廠灌裝液氯後產生化學反應而引發的一起重大化學爆炸事故

液氯是一種有毒氣體嗎

作者:

小鉗

檢查馬虎致爆炸,近800人氯氣中毒,記1979溫州鋼瓶事故

時間:1979年9月7日13時55分

地點:浙江省溫州電化廠液氯工段

液氯,就是液態氯,是一種黃綠色

有毒

液體,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和腐蝕性。液氯是不穩定的,在常壓下就能氣化為氯氣,因此

一般透過鋼瓶來儲存和運輸

。超過一定濃度的氯氣被人體吸入會導致嚴重中毒,在陽光下和其他的易燃氣體混合式容易發生爆炸和燃燒,氯的化學性質很活潑,可以和大多數的單質(或者化合物)發生反應。

檢查馬虎致爆炸,近800人氯氣中毒,記1979溫州鋼瓶事故

”大慶市企業“:浙江溫州電化廠

浙江省溫州市

溫州電化廠

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建成投產的一家大型企業,主要生產

燒鹼、鹽酸、液氯

等工業必需品,1979年初,該單位還被讚譽為“大慶市企業”,然後,大半年之後發生的一起事故,卻讓這家企業遭受到了“滅頂之災”。

檢查馬虎致爆炸,近800人氯氣中毒,記1979溫州鋼瓶事故

▲溫州電化廠液氯鋼瓶爆炸事故現場

1979年9月7日,溫州電化廠發生了一起嚴重的液氯鋼瓶爆炸的惡性事故。一個液氯鋼瓶在爆炸的時候,竟然引發了其他鋼瓶的連鎖爆炸反應,最終導致10噸液氯呈扇形擴散開來,大量的氯氣洩漏到周邊的居民區,波及範圍達7。35公里,而在靠近溫州電化廠的兩公里內,花草樹木在高濃度氯氣作用下,一片枯黃。

擴散開來的高濃度的劇毒氯氣最終導致了

59人死亡,779人中毒住院,400人接受門診治療

,消防戰士們緊急疏散附近居民達

8萬多人

。根據事後統計,當時氯氣洩漏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到了60多萬人民幣(按照70年代的物價水平),影響到了超過100個企業的正常生產運作,其嚴重後果可謂觸目驚心。

檢查馬虎致爆炸,近800人氯氣中毒,記1979溫州鋼瓶事故

▲毒氣湧來,路人紛紛逃命

那麼到底第一鋼瓶是

怎麼就爆炸了呢?

突然爆炸的鋼瓶

檢查馬虎致爆炸,近800人氯氣中毒,記1979溫州鋼瓶事故

1979年9月7日中午1點55分

,溫州電化廠液氯工段,一隻容積為415升,充裝量為0。5噸的液氯鋼瓶發生了猛烈的粉碎性爆炸。爆炸鋼瓶的碎片和爆炸產生的衝擊波撞擊到其附近的液氯鋼瓶上,又導致了4只液氯鋼瓶的爆炸,5只液氯鋼瓶被擊穿,另外還有13只鋼瓶被擊傷至產生嚴重的變形。

瞬間的強烈爆炸產生了震耳欲聾的巨響,伴隨著巨響產生的是

一股沖天而起高達40餘米的巨浪

,形同一朵“蘑菇雲”,雲裡還夾雜著磚石瓦礫和鋼瓶碎片,數公里之外的居民都有震感。

在爆炸中,有一隻重達1。735噸的液氯鋼瓶甚至被衝擊氣浪直接掀飛,越過了12米高的高壓線路,砸破了一間鹽倉庫的屋頂,墜落於其中,而這間鹽倉庫距離爆炸中心有30米遠;還有一隻重達1。754噸的液氯鋼瓶,被氣浪衝擊波推出去20米遠,掉落在了液氯包裝廠西頭的荷花池裡;兩隻平放著的液氯鋼瓶,被氣浪平著推出10米開外,爆炸碎片呈濺射狀四處飛出,其中有一塊重72。5公斤的鋼瓶下封頭,飛越廠區,打斷不知道多少樹幹,幹過了居民區的牆磚,在距離爆炸中心85米處,砸死了一位老人。。。 。。。

爆炸現場最後留下了一個

直徑達6米,深度近2米的大坑

。爆炸中心附近的辦公樓中的泥瓦工、操作工多人當場被炸死,附近廠房的玻璃幾乎全被衝擊波擊碎、窗架門框斷裂者不可勝數,其慘烈程度可見一斑。

檢查馬虎致爆炸,近800人氯氣中毒,記1979溫州鋼瓶事故

更可怕的是,

爆炸洩漏的液氯達到了10。2噸

,爆炸當時正颳著東南風,風速為每秒鐘3。7米,氯氣被大風一吹,迅速向西北方向呈扇形擴散,波及範圍達到了驚人的7。35公里,溫州電化廠附近的10個居民區受到嚴重汙染,中毒中毒住院治療人數近800人,加上輕度中毒就醫人數破千,堪稱氯鹼行業罕見的慘痛事故。

為什麼會爆炸?

檢查馬虎致爆炸,近800人氯氣中毒,記1979溫州鋼瓶事故

事發之後,各方面高度重視,調查小組很快就進駐溫州電化廠廢墟之上,展開了事故原因調查分析行動。

然而

此次爆炸事故的破壞性極其嚴重,加上現場值班的工人師傅們全部當場死亡,給事故原因的調查和分析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調查組在工廠廢墟上足足“駐紮”了兩個月,反覆檢視和分析現場殘留物,並進行了大量的物理、化學鑑定,最終逐步找到了爆炸的源頭。

最後的調查結論認為:這是一起由當時的

溫州市藥物化工廠

的氯化石蠟倒灌入電化鋼瓶中,經溫州電化廠灌裝液氯後產生化學反應而引發的一起重大化學爆炸事故。

那麼這個結論是怎麼得出來的呢?

調查人員所作的第一步是根據爆炸中心的破壞情況,對現場殘存的爆炸鋼瓶的形狀、位置和濺射碎片的特點進行了逆向推演,初步判斷出是

電化30號鋼瓶

引發了第一次爆炸。

前文也說了,這個鋼瓶是粉碎性爆炸,其爆炸碎片的分佈範圍特別廣,調查時收集到的爆炸碎片足足有120片(還不是全部,還有很多碎片找不全了),正是這些高速濺射出去的碎片擊穿了其附近的其他鋼瓶,才引發了連鎖反應,導致了最後大爆炸的發生。

調查人員隨後對現場鋼瓶爆炸碎皮和爆炸中心的深坑直徑進行了細緻的測量分析,測算出事故的爆炸威力相當於

120~130公斤TNT當量

的爆炸,這等威力的爆炸,絕非鋼瓶材質、焊接或者過載等物理原因所引起的爆炸能達到的程度。

檢查馬虎致爆炸,近800人氯氣中毒,記1979溫州鋼瓶事故

▲爆炸之後,廠房倒塌成廢墟

在調查人員一頭霧水的時候,他們又想到了

現場出現的異樣的黑煙和黑灰

,於是他們從各處蒐集了這些黑煙和黑灰的樣品進行化學分析,最後發現樣品中含碳量為15到20百分點,含氫量為2。25到3。14個百分點,並且存在黃褐色殘渣,這進一步證明了這是一起有機物參與化學反應的“化學反應爆炸”。

那麼液氯鋼瓶作業過程中本該是不會摻入任何其他物質的,怎麼就發生了化學反應爆炸呢?調查人員立刻就調查了溫州電化廠全部鋼瓶的來龍去脈。經過反覆資料對比、查證,終於確認

電化30號鋼瓶在8月29日運到了溫州市藥物化工廠的氯化石蠟工段

,9月3日送回電化廠,一直存放著,直到事故當日進行了灌裝作業。

事故脈絡到這裡終於清晰了

:原來溫州市藥物化工廠工藝裝置簡陋、又缺乏相關技術而且操作混亂,其採用液化石蠟與氯氣反應制作氯化石蠟過程中,氯氣由鋼瓶針形閥門透過紫銅管直接插到了氯化釜內,中間沒有緩衝器,也沒有流量計、壓力錶和調節閥門等部件。更糟糕的是,當液氯鋼瓶快用盡的時候,該廠的操作工還違規動用真空泵來吸盡鋼瓶內的餘氯,這種操作非常容易

導致氯化石蠟倒灌進入液氯鋼瓶。

檢查馬虎致爆炸,近800人氯氣中毒,記1979溫州鋼瓶事故

事實上,這些液氯鋼瓶確實被倒灌了氯化石蠟。然而,溫州電化廠對鋼瓶的管理也不嚴格,在罐裝液氯作業之前的檢查工作草草了事,相當馬虎,這就導致鋼瓶裡面裝有氯化石蠟,操作工也不知情,隨後在罐裝液氯的過程中,

液氯和液化石蠟發生反應

,釋放出大量的熱量,熱量在鋼瓶內無法散發,促使溫度上升,隨後導致壓力上升,最終導致了爆炸。

這起事故暴露了當時液氯鋼瓶安全生產管理方面的很多漏洞,也因此引發了人們對於液氯鋼瓶生產製造和使用、儲存企業安全管理制度的系統化的要求,此外,也促使企業開始加強操作工的科學作業、安全生產知識的培訓,

這些,都是建立在慘痛教訓上的經驗,須當時刻牢記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