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王陽明講立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由 飛仙時空 發表于 旅遊2021-11-02
簡介志向的作用陽明先生用造房子來比喻立志,在談到孔子的“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時,他說:僅僅“志於道”這句話便涵蓋了後面幾句話的功夫,但不能只停留在“志於道”上

立志怎麼讀

文/飛仙

王陽明被貶謫到貴州龍場,在龍岡書院講學,寫了一篇教育文章《教條示龍場諸生》,以四事相規學生,其中第一件就是“立志”。百工技藝,各行各業,都以志為本,如果自己年紀已經不小,卻感覺自己沒什麼成就,是否該反思一下聖人之言,自己是否曾經立過志,是否為曾經的志向付出行動,努力程度又如何呢?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今學者曠廢隳惰,忨歲愒時,而百無所成,皆由於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盪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王陽明講立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沒有志向會怎麼樣?

陽明先生說了“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如果沒有志向,即使天下之大,也很可能一事無成。“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盪奔逸,終亦何所底乎?”舵是船控制方向的裝置;銜,是馬嚼子,是連著韁繩上套在馬嘴巴上的金屬部分,藉以控制馬匹的活動。不立志,沒有志向,人生就如同無舵之舟、無銜之馬,如同大海中飄蕩的浮萍,隨波逐流,不知所向,如同草原中失控的野馬,放蕩縱逸、胡亂奔跑。沒有志向,人生就沒有了前進的方向,對於一艘沒有前進方向的船來說,任何方向的風都是逆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過一日算一日。這樣的人生狀態,非但沒有成就感可言,還免不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王陽明講立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志向的作用

陽明先生用造房子來比喻立志,在談到孔子的“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時,他說:僅僅“志於道”這句話便涵蓋了後面幾句話的功夫,但不能只停留在“志於道”上。好比蓋房子,“志於道”是去挑選木材,建造房屋;“據於德”則是房屋建成後,可以居住了;“依於仁”是指經常住在房子裡,不再離開;“遊於藝”則是裝潢美化這套房子。藝就是義,是天理的合宜之處。比如誦詩、讀書、彈琴、射箭等,都是為了調習本心,使心掌握大道。如果不先‘志於道’就去‘遊於藝’,就像是一個莽撞的小夥子,不先去造房子,就去買畫來裝點門面,卻不知道把畫掛在哪裡。

說了一大堆,他是強調志向的重要性。志向好比房屋,沒有了它,人就不知道在哪裡住,即使有名畫有財富,也無處可安放。

王陽明講立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志向要高大

陽明先生說“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立志成為聖人,則能成為聖人;立志成為賢人,則能成為賢人。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設立一個高大的志向,即使不能完成,只完成了一半,也是一個不小的成果;而如果設立一個很小的志向,即使百分之百完成了,也只是個小成果。

陽明先生提倡怎樣立志呢?他提倡立“必為聖人”之志,就是立“一定要做聖人”的志向。如果真有這樣的志向,就必定會竭盡全力致良知;如果在良知上還有私心雜念,就不是“必為聖人”之志。當陸澄問如何立志時,先生說“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竭盡全力致良知,也就是立“必為聖人”之志。

立志其實是在“心即理”的理論框架下,志向是無方體的抽象東西,並不對於與自然界的物質,是一種意識,功夫只從心上說。

王陽明講立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立志要真切篤實

孔子自稱“‘發憤忘食’,這是他持志如此,沒有停止。這是孔子的立真切篤實。

立志要做到致良知,念念存天理,這樣才是真切篤實之志。陽明先生用種樹來做比喻,樹木還沒長大,還沒開花結果時,只是種根,只管栽培灌溉,不要去想枝葉、開花、結果的事。只要有栽培的功夫,只要樹根能長好,不愁以後不會開花結果。樹根就好比立志,栽培灌溉好比為志向而付出的努力。沒有志向這棵樹根,沒有栽培灌溉的努力,哪來人生的開花結果?

當善念萌生時,要覺知,把此善念擴充開去;當惡念萌生是,要覺知,把此惡念遏制。覺知、擴充、遏制這三個動作就是志。天理長存的狀態,達到孟子所說的美、大、聖、神的境界,也只不過是念念存天理的存養和擴充的延伸。

至於對好色、好利、好名等私慾和惡念,需要省察克治,立志真切時,“目視耳聽皆在此”,像貓捉老鼠般,眼睛一旦看見、耳朵一旦聽見,念頭一旦萌動,就把它克去,斬釘截鐵,不存半點姑息,把它們徹底剷除。這也就是陽明先生說的“去心中賊”。“去山中賊易,去心中賊難”,如果立志真切,去心中賊其實也並非那麼難,難的是因為立志不真切。

【作者簡介】

飛仙:儒釋道國學傳統文化學習者,王陽明心學愛好者。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