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綿竹射水河發源於土門三箭水,其得名跟蜀王楊秀和後蜀孟昶有關

由 人間煙火孰知味 發表于 旅遊2021-07-03
簡介土門三溪寺康熙年間,綿竹縣令陸箕永遊三箭水後,曾題詩一首:邑西南河曰射水,洪流迅激勢千里

三溪大峽谷噴水的地方叫什麼

每一條河流的名字都有其來歷,射水河也不例外。射水河,古名紫溪河,又名三溪河,《綿竹縣誌》載:

“射水河,發源於三溪山下之臥牛山。相傳蜀王秀射三矢入山足,失拔水噴湧而成河,故名。流至縣南十五里石橋灘,可行小船。由西而東又二十五里至兩河口,與馬尾河匯,轉南入石亭江金堂趙鎮。”

綿竹射水河發源於土門三箭水,其得名跟蜀王楊秀和後蜀孟昶有關

射水河

而源頭“三箭水”岸邊的巨石旁,一個風雨剝蝕、字跡斑駁的古碑,又將這個傳說中的主人說成了孟昶。此碑為《靈原橋碑記》,為明人弘治丁未年(1488年)12月所立,迄今已達532年,碑文雲:

“綿邑之西四十里許,三溪山廣安寺之左有神泉焉,四時不竭……適宋祥符肇建廣安寺,相傳以為蜀侯孟氏昶遊此……疾湧三泉而射效之名始……”

綿竹射水河發源於土門三箭水,其得名跟蜀王楊秀和後蜀孟昶有關

孟昶與花蕊夫人

不過,明代學者曹學佺卻與《綿竹縣誌》的說法完全一致。他在《蜀中名勝記》卷九《綿竹縣》條中,對三溪河作了如下記載:

“……亦名射水河。相傳蜀王秀營軍於此,乏水。王乃築臺,望三溪山下,發三矢,有三泉從石竇出,遂成河流。”

然而,無論是隋朝蜀王楊秀,還是後蜀末代皇帝孟昶,用三箭就射出三眼湧泉是不太可信的。古人將自然奇蹟賦予傳說,往往是對為政者治理桑梓功過的一種評價。所以,射箭的真與假、是誰所為都不重要。

綿竹射水河發源於土門三箭水,其得名跟蜀王楊秀和後蜀孟昶有關

土門三溪寺

康熙年間,綿竹縣令陸箕永遊三箭水後,曾題詩一首:

邑西南河曰射水,洪流迅激勢千里。

溯源雲自三溪山,山足蜀王親發矢。

矢發泉湧如有神,驚湍直與綿江齒。

茫茫千載矢猶存,鏃長七寸還餘咫。

蜀王射水,連縣令都深信不疑,並作詩詠歎,可見這個“射水”傳說影響至深。

綿竹射水河發源於土門三箭水,其得名跟蜀王楊秀和後蜀孟昶有關

綿竹山

射水河發源地臥牛山,至今依然雄峙,其名未改。此山位於綿竹麓棠鎮崇山峻嶺之中,臥牛山下有一峭石高數米,石頭下方有三個泉眼仍存,名曰“三箭水”,此水為射水河正源。

同時,發源於金花鎮土地嶺的龍蟒河,也在板橋彙集傅家河後一齊注入射水河。這使射水河在邁過陡斜山腳,進入平原之後,水源愈豐,河道漸寬,水流驟然放緩。

綿竹射水河發源於土門三箭水,其得名跟蜀王楊秀和後蜀孟昶有關

綿竹沿山風光

河流似對大山有些留戀,悠閒前行中,三步兩回頭呈蜿蜒走勢,形成了秀美的川西平原水鄉景觀。

而發源於白雲山白水洞的白水河,發源於白雲山分水嶺的馬尾河,也在觀魚鄉兩河口匯入射水河。流至旌陽區天元鎮、廣漢市金輪鎮、什邡市禾豐鎮四縣交界處的觀魚場趙家嘴時,射水河又匯合石亭江,然後入廣漢,到達金堂趙家渡,悄然流入沱江,奔向長江的歷程由此開始。

綿竹射水河發源於土門三箭水,其得名跟蜀王楊秀和後蜀孟昶有關

綿竹馬尾河

《清一統志·綿州》載:(射水河)“在綿竹縣南。源出三溪山,東南流五十里合馬尾河,又東南入石亭水。”

從以上史料看,射水河的得名雖說法不一,但歸屬沱江水系卻無異議。千百年來的滄桑鉅變,仍未讓射水河改道,其流經路線依然如故。無論春夏秋冬,射水河都是碧水長流,低吟淺唱.....

綿竹射水河發源於土門三箭水,其得名跟蜀王楊秀和後蜀孟昶有關

沱江流域水系圖

說起射水河,就不得不提起“射箭臺”。

射水河的由來,當然與射箭臺有相當大的關係。據民國八年版《綿竹縣誌》載:

“射箭臺在城南十五里。相傳蜀王秀提兵至,士馬苦渴。王以三矢祝天,射西北山足,俄大水湧出者三。因築臺名射箭,今射水河是也。臺久傾圮,嘉慶十七年武舉陳宇英、庠生徐名卿等修建,肖蜀王像其上。舉人徐明昭為文記之,勒碑亭下,頗為堅固,以壯觀瞻。”

綿竹射水河發源於土門三箭水,其得名跟蜀王楊秀和後蜀孟昶有關

騎射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清道鄉召集本土文化工作者編輯了《清道鄉志》,以刻蠟板油印方式出了若干冊。時至今日,字跡已模糊不清,但仍可根據句子辨識,裡面有段寫射箭臺的文字:

臺基二十餘平方米,有臺階十一級,高四米。臺上建亭,中層塑蜀王像,上層塑魁星;臺下兩側各有廂房數間,空地一穴。山門是牌坊式建築,兩邊耳門供出入,正中一匾,上有楷書“大隋蜀王宮”三個大字。

綿竹射水河發源於土門三箭水,其得名跟蜀王楊秀和後蜀孟昶有關

弓箭手

把一個河流的傳說與樓臺的建成寫進縣、鄉兩級地方誌,且以百餘字述之,實為罕見。射箭穿石,水湧成河。臺稱“射箭臺”,河謂“射水河”。臺名與河名互為印證,讓人感覺這一故事很真實。蜀王射水的能耐不可信,但帶領百姓治水卻應該成立。所以,後人更相信古時百姓建立樓臺是紀念蜀王治水之功。

此後,河水與樓臺相望,福地與清流共存。老百姓每年都要在“射箭臺”燒香供饗,祭祀蜀王,同時也祭天神、地神、河神,以求風調雨順,保佑吉祥。

綿竹射水河發源於土門三箭水,其得名跟蜀王楊秀和後蜀孟昶有關

祭祀

射箭臺遺址,位於當今綿竹年畫村以西射水河畔。而現在的年畫村,就包含以前的射箭臺村。清嘉慶時,綿竹籍舉人徐明昭重修射箭臺,使其更為壯觀,對這次重建工程,他還作記勒碑。

此間,該村出了一位進士李德揚(字芳谷),此人才高八斗,後來做了翰林院編修,他以詩吟詠了射水河與射箭臺:

穿將三矢碧山開,滾滾河源應手來。

帝子當年傳射水,綿人終古築崇臺。

通神澤幸流軍士,作堰荒仍闢草萊。

可惜揚州波似錦,龍舟一去意難回。

綿竹射水河發源於土門三箭水,其得名跟蜀王楊秀和後蜀孟昶有關

綿竹年畫村

此臺方便了遠近行人,過路者常於臺中歇腳、乘涼、避雨。當地人卻將“射箭臺”當作閒聊聚集之所。1959年,該鄉遭受特大洪水,公社駐地被淹,遂將其辦公地點遷至射箭臺中。可見此臺既寬敞又安固。後來,像毀臺拆,變成生產隊的保管室。再後來,樓臺消失,成了生產隊的砌塊磚廠。幾個石碑(含徐明昭的《射箭臺重修碑記》),也在修公路時,悉數化作路基……

綿竹射水河發源於土門三箭水,其得名跟蜀王楊秀和後蜀孟昶有關

三溪寺

因三箭水的神奇。當地發生了一件值得書寫的事。

北宋祥符年間,玉川長老見三溪山風水上佳,便有了在此建寺的想法,他四處化緣,籌得善款,選在山麓建寺。寺廟建成,取名為“廣安寺”,眾香客因其廟位處三溪山麓,都習慣將此廟稱為“三溪寺”。

後來的寺院主持認為因山改名,易於口傳,遂順其民願,將廣安寺易名為三溪寺了。

綿竹射水河發源於土門三箭水,其得名跟蜀王楊秀和後蜀孟昶有關

楊升庵

三溪寺環山面湖,處於青山綠水之間。廟後,一山名曰大鵬,兩翼舒展,為寺廟遮風擋雨。山中,一灣溪流,叮叮咚咚,山鳴谷應,與古寺打了個照面,又一路蜿蜒,緩緩流向平原。寺廟周邊,諸景奇妙,殿宇雄偉,佛門清淨,引得文人雅士頻頻題詠抒懷。明代狀元楊升庵遊三溪寺時留下一詩:

巍石山前寺,靈泉勝復幽。

紫金諸佛相,白雪老僧頭。

湖水生寒月,松風夜帶秋。

蜀王三箭發,射水濟民憂。

一幅引人入勝的山水畫,由詩呈現。三溪寺也因其“清幽”“殊勝”和神奇的傳說,吸引了無數虔誠的朝拜者。後來,民間將此古剎譽為“西南小靈隱”,也緣於以上諸多因素。

綿竹射水河發源於土門三箭水,其得名跟蜀王楊秀和後蜀孟昶有關

清朝官員

康熙五十一年(1721),陸箕永任綿竹知縣。陸箕永,江南華亭(今上海松江)人。這位千里迢迢到綿竹做官的江南才子,在察訪縣情時,首次見到了神奇的三箭水。他在三溪寺小憩,被寺廟的肅靜和周圍的風光所觸動,隨之詩云:

碧山山下經行寺,走馬重過日未西。

落葉一庭秋滿閣,亂泉聲裡住三溪。

綿竹射水河發源於土門三箭水,其得名跟蜀王楊秀和後蜀孟昶有關

芙蓉花

這裡山色奇麗,水也澄淨,且看陸箕永在此遊覽時,題詠澗水的詩:

乍臨初地便神清,更喜芙蓉別院明。

急喚奚奴烹澗水,齋廚先試雪霞羹。

陸縣令叫家役取澗水將院中芙蓉花同豆腐煮,弄成紅白交錯,恍如雪霽之霞的“雪霞羹”,可見此水絕美。

綿竹射水河發源於土門三箭水,其得名跟蜀王楊秀和後蜀孟昶有關

豆腐

然而,山澗水也可氾濫,釀成災禍。陸箕永是詩人,但更是綿竹縣令,取水烹製菜品,僅是一種愛好。為了永復田畝,釐正經界,勘堰治水,剔除隱患,他經常跋山涉水,甚至幾個月奔波寄宿在外,餐風露宿,時常有之。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這位綿竹父母官上任五年後,遇上了當地歷史上罕見的大水。此次洪水來勢洶洶,處於射水河沿岸低窪地帶的各鄉受災尤甚

。是年夏天,大雨下了整整一月之久都不停止。接著,秋雨導致綿遠河水泛漲,決龔家埝而入沿線鄉村,洪水經中興場過羅江,油油禾黍,都被水淹。村落及房宇,皆因洪水崩摧。

綿竹射水河發源於土門三箭水,其得名跟蜀王楊秀和後蜀孟昶有關

洪水

陸箕永親臨巡河,察看災情,此時綿遠河決堤牛鼻石下,射水河遍淹農田。他又指揮民眾救災,儘管當時技術落後,無法控制兇猛水勢,但他施以搶救、避遷、疏通溝渠洩水等妥當方法,讓災難減少到最低程度。災後,他又四處安撫百姓,開倉賑濟鄉民,繼爾又落實耒耜並興,而耕而種而耘,總算把這段苦日子扛了過去。

事後,陸箕永為這次洪災作記,民國八年版《綿竹縣誌》將其千餘字全部錄下,此文句句苦痛,不忍贅述。待災患已過,陸箕永又寫了四首詩記錄此次洪災,此選其四,以見陸箕永為政為民之心:

宰官否德召天災,眼見洪河就地開。

人事休嗟難作計,天心敢道易潛回。

待教川澤秋無恙,重遣園林繡作堆。

從此安流千萬載,年年行樂莫忘哀。

綿竹射水河發源於土門三箭水,其得名跟蜀王楊秀和後蜀孟昶有關

綿竹年畫村

也就是這一年,陸箕永為防止洪水進城,又將原綿竹城門重修。在任數年,他重視教育,培建書院,勸農治水,拓荒開渠,

著述

修志。陸箕永的政績是綿竹老百姓公認的。

據說,他常在街頭行走,瞭解民情,扶危濟困。一些老百姓見了他直呼“風雅令”,而不稱他為“縣太爺”,可見他與民眾的親近關係。(馮再光/文)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