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胡國輝:讓國產裝備“掘進”不同應用場景

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旅遊2023-01-25
簡介十年如一日,胡國輝始終紮根技術,潛心鑽研,帶領團隊不斷研發新產品,助力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集水井用什麼畫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奮鬥青年說】

◎實習記者 孫 越

“這是近幾年我帶領團隊研製出的中信重工首臺套T3。20懸臂式掘進機。該裝備整合方形伸縮截割臂、內迴圈冷卻系統、雙動力系統、FOPS/POPS駕駛室等先進技術,綜合性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7月19日,中信重工洛陽礦山機械設計研究院掘進及海工裝備研究所副所長鬍國輝告訴記者。

2009年,年僅22歲的胡國輝踏入中信重工的大門,成為一名機械設計人員。初出茅廬的他,很快乘上了企業技術創新的“東風”。

作為基建大國,我國80年代中期開始引進國外全斷面隧道掘進機(TBM)用於引水隧洞、鐵路隧道等工程的施工,該類裝備雖然應用廣泛,但存在裝置採購價格高昂等問題,嚴重掣肘了我國隧道機械化施工的發展。

2011年,中信重工率先在國內開展硬巖TBM的研究,大膽起用青年人才,胡國輝成為研發團隊的一員,登上了屬於自己的科研舞臺。

自主研發不易,年輕的胡國輝也曾如履薄冰。“設計一個產品的時候其實是很擔心的。因為我們研發的是重工業產品,每一臺裝置的價值可能都達幾百萬元甚至上億元。畫設計圖時,每畫下一筆,對應的經濟價值和社會責任都非常高,用戰戰兢兢形容,一點都不為過。”胡國輝說。

兩年後,國內首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直徑5米敞開式TBM在中信重工下線,實現了硬巖TBM的國產化。工作第4年,胡國輝第一次收穫了自己的科研碩果。

2018年,中信重工承接重大任務,開發城市地下空間用大直徑豎井掘進裝備,助力我國城市地下空間開拓。這次,胡國輝被委以重任,作為負責人之一,帶頭開發用於城市地下空間用包絡成形豎井掘進機。

新的研發工作帶來更多挑戰,31歲的胡國輝沒有退縮。在公司大力支援以及團隊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底,首臺直徑12—14米豎井掘進機成功下線,並在2022年完成了首個直徑14米的城市儲油井筒的掘進任務,實現了我國豎井掘進機技術的自主可控。

“原來我們國家沒有這項技術的時候,國外的裝置賣給我們的價格是現在的3倍左右。我們自主研發成功後,進口裝置的售價大幅降低。”胡國輝說。

在成績面前,胡國輝沒有驕傲懈怠,而是奮起直追。他帶領團隊相繼開發出了多種規格的豎井掘進機,以適應城市地下井筒式車庫、地鐵通風井、海綿城市集水井、地下儲油儲糧倉庫等不同應用場景。成長為企業學術帶頭人,胡國輝用了十年。

青春的火焰不熄,奮進的腳步不止。十年如一日,胡國輝始終紮根技術,潛心鑽研,帶領團隊不斷研發新產品,助力企業的高質量發展。2020年,他帶領團隊成功研製公司首臺套T3。20懸臂式掘進機,主要效能引數均居世界前列。目前該裝置已批次化生產,促進了中信重工掘進裝備產業的健康發展。

說起研發工作,他依然謙遜:“我希望把技術一直做下去,做得更好、更專、更精。能給企業、給社會作出一個很大的貢獻,我就知足了。”談起未來,胡國輝信心滿滿。

“從沒有信心到很有自信,是一個過程。這就是技術人員的成長。”胡國輝說。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