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中國高速磁浮交通系統領跑世界(專家解讀)

由 環球網 發表于 旅遊2023-01-21
簡介受訪專家: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趙春發據俄羅斯衛星社網站報道,2022年德國柏林軌道交通技術展覽會開幕當天,中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在歐洲亮相,引起廣泛關注

什麼是中國高速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受訪專家: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 趙春發

中國高速磁浮交通系統領跑世界(專家解讀)

據俄羅斯衛星社網站報道,2022年德國柏林軌道交通技術展覽會開幕當天,中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在歐洲亮相,引起廣泛關注。報道稱,該系統於2021年在中國青島成功下線,是當前可實現的速度最快的地面交通工具,也是世界首套設計時速達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統。

歐盟交通專員在開幕式上稱,來自中國的企業展示了在氫能源利用、機車低排放和核心部件高效能利用等方面的綠色科技。

埃菲社報道稱,2002年末,一條低速磁懸浮線路在上海通車,連線上海市區和浦東國際機場,這是世界上第一條投入商業化運營的示範線。去年,由中國研製、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時速高達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統在青島成功下線。今年9月,中國首次在東部一條高速公路上成功測試了磁浮汽車,懸浮重量2。8噸、懸浮間隙35毫米。

中國高速磁浮交通總體技術水平位居國際前列,其中,全系統整合技術和成套的工業化能力達到世界領先。當前,上海高速磁浮線歷經20年工程運營,創造了獨一無二的中國實踐經驗。2021年7月20日,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統下線,該系統在功能試驗、除錯線實驗、模擬分析中得出的多項關鍵效能指標均超過早期引進的德國技術。同時,中國在常導磁浮交通、低溫超導磁浮交通、高溫超導磁浮交通、永磁磁浮交通等多種磁懸浮交通制式方面都有紮實的研究基礎和技術積累,並且還有中國高速鐵路大量先進技術和大規模工程運營經驗可供使用或借鑑。可以說,中國高速磁浮交通系統完全具備了領跑世界的技術能力。

大國重器背後,是中國前瞻性的戰略規劃和產學研的共同耕耘。從“十五”到“十三五”期間,中國科技部持續設立針對高速磁浮交通的國家專項。近年來,中國相繼釋出《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交通領域科技創新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2021-2035年)》等中長期規劃檔案,對高速磁浮交通技術創新及未來交通運輸領域科技創新工作作出部署,充分發揮了國家戰略的引導和支援作用。與此同時,中國高校、科研院所在前期多年的理論和應用技術研究基礎上,與行業企業共同探索出一種合作發展、共同攻關的協同創新模式。產學研用相結合,推動了高速磁浮交通系統速度躍升。尤其是近10年來,行業頭部企業作為創新主體作用突出。他們善於整合產業鏈上中下游的優勢力量,推動產業創新效率明顯提升。

中國高速磁浮交通系統的創新發展,為未來綠色智慧軌道交通提供了可行的“中國方案”。

相比傳統輪軌交通系統,中國高速磁浮交通系統能實現時速500—600公里的高速率,剛好填補高速動車組和航空航天之間的速度空白,代表了高速軌道交通系統的發展方向。未來不僅有望服務於中國軌道交通產業格局,也可能在部分“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節點城市之間取得應用,將運輸速率提升至地面交通的最高水平。

在智慧技術應用領域,中國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是人工智慧、大資料等的“集大成者”。磁浮列車等從誕生起就自帶自動駕駛、智慧感測、智慧通訊等技術屬性。新材料的應用也貫穿於磁浮交通系統的方方面面。因此,數字化技術與高速磁浮交通系統結合緊密,應用越來越深入。

在綠色科技方面,中國高速磁浮交通系統的優勢尤為顯著。從技術原理上看,磁浮列車和軌道之間沒有機械接觸,無需透過機械傳動結構進行力的傳遞和能量傳導。這首先意味著磁浮列車能夠更快加減速度,執行更加高效快捷。其次,長距離執行期間,磁浮交通每公里能源消耗遠低於汽車、飛機等,節能減排效益顯著。統計資料顯示,磁浮列車以時速350—400公里速率執行時,其能量消耗僅相當於高速動車的70%、公共汽車的1/5、航空的1/6。其三,由於車軌間沒有機械接觸,力的作用呈連續式分佈,磁浮交通系統造成的機械噪聲和環境振動更小,電磁鐵和軌道幾乎沒有機械上的磨損,車輛和線路的養護維修成本更低。此外,技術原理也決定了磁浮列車打滑、脫軌風險低,爬坡和轉彎能力遠高於其他地面交通方式,因此線路適應性極強,規劃線路時可以靈活適應地形、節約土地。

下一步,中國高速磁浮交通系統的研究和應用仍有廣闊想象空間。從短期目標來看,我們應繼續以工程促發展,推動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的長距離示範運營線建設,同時加快整合時速600公里級磁浮交通的相關產業鏈體系。從長期目標來看,高速磁浮交通系統除了民用客運應用場景,還可進一步向軍民融合領域發展。同時,當高速磁浮交通系統發展至1000公里級時速時,相關前沿技術也可擴充套件、融合至深空深海探測領域。未來,隨著國家戰略支援力度提升,常導磁浮、低溫超導、高溫超導、永磁懸浮等各項前瞻性技術也有望進一步取得突破。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2年10月10日第 10版)

(本報記者 林子涵採訪整理)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