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雲南加快推進資訊科技與城鎮化建設深度融合

由 瀟湘晨報 發表于 旅遊2023-01-08
簡介近年來,安寧市積極響應數字雲南建設,將大資料、雲計算等資訊科技融入城市發展,依託“城市大腦”專案不斷提升城市智慧化、精細化管理水平,致力於實現“數字化、一張圖、兩結合、大資料、齊共享”的數字城市管理和“網格預警、中心排程、手機指揮、部門協同

繡棚怎麼固定教學影片

縣城核心區5G全覆蓋、政務服務事項“掌上辦”、數字城管為民撐起“保護傘”、特色雲品乘網出滇……緊抓數字雲南建設機遇,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為抓手,聚焦城市發展的痛點、難點、堵點,我省各縣(市)著力推進新一代資訊科技與新型城鎮化建設深度融合,持續加快智慧縣城建設,探索建立多樣化的數字應用場景,一系列數字化專案加速落地,一批智慧高效、宜居宜業的智慧縣城脫穎而出,成為數字雲南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生動縮影,為打造綠美雲南和健康生活目的地注入新活力。

“繡花功夫”助推縣城精細管理

走進水富市城市運營管理服務中心,“數字城管、智慧兩江”為一體的數字化城市管理指揮監督平臺24小時運轉,實時監控覆蓋中心城區12。7平方公里和兩江流域62。32公里河道,有突發事件第一時間派出網格執法人員進行處置。

地處雲南北大門的水富市是我省融入長江經濟帶和成渝“雙城經濟圈”的重要門戶,擔負著“一江清水出雲南”的重任。作為川滇兩省界河,金沙江、橫江流域生態保護長期存在跨區域跨水域執法難、取證難等問題。

在推動建立跨省市河湖聯防聯治機制的基礎上,水富市利用5G、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打造“智慧兩江”管理模式,建立了地面水情工情影片監測、高空衛星、低空無人機“空中、立面、地面”三位一體實時監控體系,全面感知水域變化,對非法捕撈、水源地游泳、船隻超載等行為進行智慧識別,實現兩江流域生態環境的智慧監管,大大提升了兩江水域違法行為的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置能力。

收集點垃圾滿溢自動報警、人臉識別可自動出廁紙、公園土壤缺水自動遠端澆灌……漫步安寧市街頭,這樣頗具科技感的數字場景屢見不鮮。

近年來,安寧市積極響應數字雲南建設,將大資料、雲計算等資訊科技融入城市發展,依託“城市大腦”專案不斷提升城市智慧化、精細化管理水平,致力於實現“數字化、一張圖、兩結合、大資料、齊共享”的數字城市管理和“網格預警、中心排程、手機指揮、部門協同、群眾滿意”的社會現代化治理模式。目前“城市大腦”專案中的智慧城管指揮中心繫統已廣泛應用到數字城管、綜合執法、市容環衛、園林綠化等城市管理板塊,助力打造更加整潔、有序、優美的城市環境。

找個車位要轉好幾圈,因時長問題和收費員起爭執……曾經因汽車保有量持續攀升,有限的城市泊位資源和老舊的停車設施無法滿足停車需求,陸良縣市民停車遇到不少煩心事。在當地政府對城區近2000個臨時停車泊位進行智慧化改造後,曾經停車難、亂停車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市民透過APP可快速查詢目的地周邊的空閒車位,並實現一鍵導航和自助繳費,給出行帶來了很大便利。

智慧停車是陸良縣加快數字治理的一個縮影。依託於強大的資料中心和管理系統,影片和停車資料實時傳回數字城管指揮中心和交警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對城區街道停車的資源、執行、服務進行全面監管和智慧調控,著力提高臨時停車泊位週轉率,緩解道路擁堵現象。該縣還建立了融合數字城管系統平臺、城市管理服務熱線12319和微信公眾號“隨手拍”等為一體的問題發現、收集、處置、反饋機制,依託資訊化技術,多維度發現、高效率解決出店經營、遊商走販、亂堆物料、亂停亂放等城市管理突出問題。不僅如此,作為我省重要的蔬菜種植加工基地,該縣充分發揮數字城管系統平臺作用,全流程監控管理冷鏈物流,有效處置每天數千噸的廢棄菜葉,最大程度保護城市環境。

依託“數字”之網,城市亂象無處遁形,城市面貌更加靚麗,群眾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數字”正在成為城市治理、精細管理的中堅力量。

數字轉型為城市發展增後勁

智慧製造、智慧農業、智慧旅遊、智慧物流……隨著數字雲南建設步伐加快,各地越來越多的數字應用場景落地,為千行百業帶來“智”變。依託城市載體,擴大資源優勢,加速數字轉型,產業數字化探索遍地開花。

走進玉溪新興鋼鐵有限公司數字孿生透明工廠,工人透過“5G+無人行車”和AR就能實現多臺行車遠端可看、可控、可管,透過“智慧安全帽”可快速瞭解工人所在位置、身體狀況以及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藉助5G、大資料、物聯網等技術,工廠內原本互不相通的資訊在孿生空間實現互動,資料在廠區內全流程流通,工作效率提升了60%,每年可節約人工成本300萬元。”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不止是智慧製造,資訊科技也在加速賦能生物醫藥產業。在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林下三七基地,遍佈的攝像頭、物聯網遙感器實時對三七種苗生長情況、空氣溫溼情況、環境資料等進行監控,傳輸到普洱林下中藥材全產業鏈數字化管理平臺,透過手機便能直觀瞭解生長情況。

該平臺是基於朱有勇院士林下三七科研成果,利用物聯網、大資料等資訊科技,打造的高產、高效、低耗的智慧農業模式。透過形成林下三七生長週期模型,為管理者提供關鍵決策指標,降低種植風險,形成生態有機產品。目前,三七數字化基地達1200畝,三七單價較傳統種植產品提高了近6至10倍。

在開遠,數字技術與高原特色農業的有機融合,正在讓雲花香飄更遠。

“什麼時候該澆水施肥”“如何種花品質更好”“怎麼賣出好價錢”,開遠市羊街鄉不少村民藉助全國首個數字花卉全產業鏈平臺嚐到了數字技術帶來的“甜頭”。該平臺整合連線了花卉全產業鏈資料,形成了集種源研發、種苗繁育、高品質花卉種植、冷鏈物流、網際網路銷售等為一體的產業叢集,讓雲花產業在數字賦能中實現“智”更有“質”。在提高生產管理效率的同時,園區還建立連線溫室、大棚、田間管理追溯體系,並打通交易環節,打造數字花卉原產地交易平臺,促進產品就地分級、集中化交易和大規模物流配送。

創新不息,開啟數字賦能的無限可能。下一步,我省城鎮化建設將繼續從“智”上發力,補短板、優功能、擴優勢,打造高品質的發展空間,讓社會治理更精準,讓城市生活更便捷,讓數字發展成果為全民共享,助推鄉村振興、實現協同發展。

雲南網記者 段曉瑞

【來源:雲南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