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瀘州老街之市府路,消失的不僅僅是文廟築,還有一段瀘州的歷史

由 江陽沽酒客 發表于 旅遊2023-01-01
簡介從“會府街”、“文廟街”、“倉口街”到最後的“市府路”,充分地反映了這條街,在瀘州歷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它也是瀘州發展史中很重要的一環

天龍八部遼國大王是誰

瀘州老城區現在保留下來的街道名字,有的幾經修改,名字眾多。比如這次江陽沽酒客要給大家分享的市府路。

我敢打包票,現在去瀘州城區隨便找十個人,可能九個人都說不清楚關於它的來龍去脈。甚至有人對它叫市府路都充滿了疑惑。因為這個地方現如今是一點市政府機構都沒有,怎麼還叫這個名字,那請各位讀者朋友,耐心聽我講。

瀘州老街之市府路,消失的不僅僅是文廟築,還有一段瀘州的歷史

今天的市府路,依然是南城街道的辦公之地,當然,並沒有保留當初市府路的舊貌屬性。在九十年代中後期,區政府遷移,這裡就成為了滕王閣步行街,商業住宅區,算是瀘州老城開發比較早的區域。

乃至二三十年過去以後,此地雖然名字未改,卻讓很多後來的瀘州人對它瞭解不深了。

根據老一輩瀘州人回憶和地方文史資料的反覆對照查證,最早的它,是一條並不寬敞小街,靠西面的方向只能算是一條巷子而已,在封建王朝時期,設有行供奉歷代皇帝方歲牌位及當時間皇帝祿位的宗廟式衙門叫“會府“,故此街早年曾叫“會府街”。

瀘州老街之市府路,消失的不僅僅是文廟築,還有一段瀘州的歷史

瀘州,大概在唐朝咸亨年間修建了孔子廟,當然一開始不在此地,宋朝確立以後,決定遷徙孔廟到此,俗稱文廟,對於儒家文化的普及,以及大眾對孔子的崇敬,於是這條街就被命名為“文廟街”。

街道東面,清朝則設立了“社稷倉”,所謂儲備糧食的“皇倉”,所以又被叫作“倉街口”,屬於市府路的延伸。

但是“倉街口”在過去名氣比較大,也是人們詢問街區的大地名。所以假如你真的穿越到民國時期,要問瀘州市府路在哪裡,估計沒有人能給你帶路,你要是問“倉街口”反而是問對了。

瀘州老街之市府路,消失的不僅僅是文廟築,還有一段瀘州的歷史

新中國成立初期,瀘州市人民政府曾經設立於此許久,這樣才被叫了“市府路”直到今天。

當時,就對這個地方開始了一些改建和拓寬,原西段改建機關用房,

另以

水井坎小巷改建為市府路西段和西出主幹道的通道。

從“會府街”、“文廟街”、“倉口街”到最後的“市府路”,充分地反映了這條街,在瀘州歷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它也是瀘州發展史中很重要的一環。對瀘州地方人文及民俗變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瀘州老街之市府路,消失的不僅僅是文廟築,還有一段瀘州的歷史

而且即便今天,它早就面目全非,空有市府路之名,而毫無當初的點滴印記,我們依然應該好好記錄一些。

江陽沽酒客在查閱民國版《瀘縣誌》卷一《壇廟》中有相關記述:“瀘故有孔子廟,在州之北,系唐咸亨(唐高宗年號,公元670——674)中建,宋哲宗元祐(108——61094)三年徒州南。”

又載:“南宋的寧宗景泰(1201——1204)及開禧(1205——1207)初,知州魏了翁先後修葺兩次。

瀘州老街之市府路,消失的不僅僅是文廟築,還有一段瀘州的歷史

“明萬曆(1573——1620)初,知州趙大桔重修。萬曆四十二年知州嶽具仰增修。明崇禎(1628——1645)初,學使何宏中和知州李長年增建,規模大備。”

各位,你們可以看一下,瀘州在宋朝和明朝,在當時尊孔崇儒的環境下,文化倡導是很給力的,應該說是文風很盛行的時期。

可惜歷代不斷整修加固的“文廟”,在抗戰時期遭受了嚴重的打擊,在日機的轟炸下,只殘餘了大殿,即便如此,老一輩見識過的人,依然被它的規模所震撼而記憶深刻。可以說在四川都是難得的文廟建築。可惜如今沒有了,人家隔壁富順還保留了文廟,成為文旅必經之處。

瀘州老街之市府路,消失的不僅僅是文廟築,還有一段瀘州的歷史

1951年,因建辦公大樓需要,以及當時對其不屑一顧的特殊時期,,文廟被拆除,瀘州城從此再無孔廟。

根據歷史記載,瀘州市府路的文廟,明清時期在北側有“明倫堂”。

“明倫"是指懂得君臣,父子,夫婦等五種倫常,即長幼有序的等中國傳統的人與人的關係規定或者說是體系,是得到大眾認可的傳統文化,即便不是有文化的人,不識字的老百姓也懂得這個道理。

瀘州老街之市府路,消失的不僅僅是文廟築,還有一段瀘州的歷史

今天一些人鼓吹要出新和打破,一律否定過去都是糟粕,倒是值得商榷。

這個明倫堂是當時瀘州州學管理培育儒生的學校,當然普通老百姓還是不能進入。

清代在明倫堂側建有“龍神堂(祠)。

據《瀘縣誌·壇廟篇》載:“龍神祠"在孔廟北側,是乾隆25年知州夏紹新建,前有水塘,從大門進去,過水上走廊才進到大殿,塘中多龜鱉。

此塘民國時期是善男信女放生地,每年四月初八和十月初一都有放生會,非常熱鬧。

民國時,“龍神祠”改為瀘縣高等法院和瀘縣地方法院所在地,解散後高院劃歸進修校(今教育學院)地院劃作塑膠廠,後劃入區政府。1987年均拆修成新式宿舍大樓。再如今都成為過去了。

在文廟對面高臺地(即後來區政府所在地,當然如今也沒有了),明時曾為藩王府第。祟楨帝封其弟朱熙為蜀南王,駐鎮瀘州。(關於這段歷史,目前沽酒客手頭資料有限,沒有查到崇禎皇帝有叫朱熙的弟弟,以及蜀南王的分封相關資料,只是前輩書寫,希望後期能夠求證到,故而保留這段記錄)

王府內紅牆碧瓦,樓臺亭閣,花圃魚池、亭榭假山,真是“天上神仙府,人間帝王家”。

加上門禁十分森嚴,氣派威武顯赫,顯示了封建統袷階級奢華擺闊,但也看到瀘州當時的建築藝術水平。

據說,在1982年,原市三中老師彭世傑所獻的“御章”一枚,就是在“王府”拾得的。章上刻有“御賜“二字陰文。下刻“桐蔭清快”四字陽文。

據說此四字是反映當時王府內的梧桐樹(有可能是泡桐或者油桐?)很多(對此有所保留,也沒有看到相關的資料)。民國初年,王府改為瀘縣城南高等學校,民國23年改為縣第二小學,解放前夕為“四川省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解放後為瀘州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在沒有搬遷之前,這裡就是瀘州政治文化的中心,可惜一切都已經是過眼雲煙,只能作為一段歷史進行記錄了。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