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70年滄海桑田 大金莊變身西部新區

由 樂居網濟南 發表于 旅遊2022-12-31
簡介王琴攝生活日報記者郭學軍陳紅瑞濟南西郊的大金莊村知名度很高,不但老濟南人幾乎無人不曉,在外地人眼裡,大金莊也是濟南市的一個地標性村落

大金莊集現搬遷到哪兒

70年滄海桑田 大金莊變身西部新區

70年滄海桑田 大金莊變身西部新區

如今,西客站片區崛起了省會文化藝術中心“一院三館”。記者 王鑫 攝

70年滄海桑田 大金莊變身西部新區

1960年,大金莊小麥豐收的場景。

70年滄海桑田 大金莊變身西部新區

2009年4月,大金莊南片區鳥瞰。王琴攝

生活日報記者郭學軍陳紅瑞

濟南西郊的大金莊村知名度很高,不但老濟南人幾乎無人不曉,在外地人眼裡,大金莊也是濟南市的一個地標性村落。這裡不僅水土肥沃、物產豐饒,還曾有一個規模龐大的集市,覆蓋了周邊上百公里的區域。

新中國成立後,大金莊村民從過去的吃不飽、穿不暖,慢慢過上了相對寬裕的生活。2009年,大金莊所在的西客站片區開始拆遷改造,崛起許多高樓大廈,變身生機勃勃的濟南西部新區。

20世紀五六十年代 這裡是農業大村

大金莊村西依峨眉山,與擔山屯村為鄰,東有臘山河蜿蜒流過,南隔經十路與臘山相望。全村東西長3公里,南北長1。6公里。據記載,大金莊建村已有600餘年歷史。

新中國成立後的幾十年間,大金莊長期作為大金鄉、大金人民公社、西郊辦事處駐地。20世紀50年代,村內即有鹽店、飯店、藥店、百貨店,後機關、事業單位陸續入駐,曾駐有濟南西郊公安分局、派出所、稅務所、工商所、郵政所、糧所、銀行、信用社、學校等。

值得一提的是,因水源豐沛、土壤肥沃,大金莊曾是濟南西郊著名的農業大村。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金莊農田灌溉、小麥豐收的鏡頭曾經數次上報紙,因此廣為人知。

1970年前,大金莊村主要有三條街道,兩條東西街一條南北街。有意思的是,村內東西南北的道路均不通往村外,在村內拐彎。1993年,村內道路才全部實現硬化,但村外依然是泥土路。一直到2009年2月26日全面啟動拆遷,大金莊的發展變化才駛入快車道。

最盛時有10萬人來大金莊趕集

大金莊集市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就初具規模,每逢農曆四、九開市。菜市、雜貨、肉市、牲口市……人們戲稱,除了沒有人販子,販賣什麼的都有。

槐蔭區興福街道大金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金勇介紹,2009年大金莊拆遷前,集市的面積很大,沿大金莊街到經十路口都是做買賣的。村民以農業為主,也有不少人在集市上做點小生意,開個小門頭。

“記得每年一到臘月初四,一集趕著一集,年味越來越濃。”金勇笑著說,尤其是到了臘月二十四,人們成群結隊地就來了。西邊到梁山,北邊到濟陽、商河,南邊到濟寧、臨沂,東邊到淄博,甚至更遠的商戶都來這裡趕集。集市上人山人海,叫賣聲此起彼伏,估計有10萬人。

“2011年大金莊集取締了。村民們改變了原來的生活方式,不少人感到不適應,不知道以後的日子怎麼過。”金勇說,可現在,大家都過上悠閒寬鬆的日子,再也沒有以前那種迷茫和不理解了。

原來全是土路,如今地鐵一號線已通車

過去,村民住的多為土木結構的房子。新中國成立後,村民住房條件逐步得到改善,從土坯房、混磚房、前出廈房,一直到改革開放以後的簡易樓,慢慢變好。

2011年7月,京滬高速鐵路通車,濟南西客站落地大金莊地區。高大氣派的高鐵西客站已成為濟南西部的標誌性建築,是進入濟南的西部門戶。另外,山東省會大劇院、山東國際會展中心、濟南市圖書館,濟南市美術館,濟南市文化館等大型文化展示場所,也都陸續建成啟用。現代化的大酒店有好幾座,造型設計各具風格。還有國際宜家家居等大型超市也在這兒落戶了。不久前,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濟南校區也交付使用了。濟南國際醫療中心也在西客站西部啟動建設……

再看整個大金片區地面上的道路,寬敞的柏油馬路四通八達,光主幹道就有七條,支線更是數不清,大路兩旁綠植茂盛。另外,大金片區還有兩個高速公路的上下口,若要到外地旅遊,開上車很快就能上高速。再說地下,穿越大金莊片區的濟南地鐵一號線也已經通車,以後可以坐地鐵直接到東郊遙牆機場了。

“原來的大金莊全是土路,一下雨泥濘不堪,一颳風塵土飛揚。”金勇介紹說,村裡有個常年在外地住親戚家的村民,一年回來一趟,如今來了以後根本就找不到路了。

村民除了安置房,還有生活保障房

現在村民的生活環境變好了,生活方式也變得更文明和現代化了,連村裡的年輕人找物件也提高門檻了。金勇笑著說,現在找物件要求對方要有學歷,有文化素質。由於本地生活條件好,村裡的姑娘也不願意外嫁了。

大金莊村的老百姓有一個通俗的說法:“原來出門吸塵土,現在出門吸氧氣。”這是因為現在周圍綠化好了。老百姓的獲得感多了,幸福指數也提高了。

據介紹,大金莊拆遷後,村民都住進了免費的安置房。另外,每一位村民還有30平方米的生活保障房,共有20萬平方米,由集體統一運作,不對外出售,收益用於村民的日常生活保障,平均分配。再加上家門口的企業多,村民就業、創業的很多,村民還有其他的收入,日常生活沒有問題。大家閒暇之餘娛樂生活很豐富,有好多人參加舞蹈隊,生活其樂融融。

八旬老人常去黑虎泉打泉水沏茶喝

“我今年活到82歲,做夢都想不到,我們這個地方發展這麼快!”82歲的金洪鈞老人坐在寬敞明亮的樓房客廳裡,深有感觸地說,十年以前,要是沿著經十路往西走的話,濟南市立五院以西幾乎沒有高樓。可現在,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數都數不過來。

“現在多好呀,想吃啥買啥!馬上要過中秋節,剛剛兒媳婦給我送來了村裡發的200元過節費。”金洪鈞老人說,新中國成立前,過箇中秋節連包子都吃不上。而現在,吃穿不愁,冬天有暖氣,夏天有空調。老年人出門坐公交車還免費,想去哪去哪。

金洪鈞老人現在還有一個習慣,就是抽空坐著免費的公交車,帶著水桶到黑虎泉打泉水喝。黑虎泉的水,琵琶泉的水,白石泉的水他都喝過。每次打回來泉水以後,煮上一壺清茶,坐在自家客廳裡品嚐,那個美啊,真讓人羨慕。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生活日報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