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王尚海,塞罕壩上的一棵松

由 西外 發表于 旅遊2022-10-17
簡介如今的塞罕壩,早已是森林密佈、鳥語花香,這裡成了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一號風景大道的起點林蔭大道攝於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攝於塞罕壩一號風景大道攝於塞罕壩為了紀念第一代造林人,當年王尚海組織“大會戰”的馬蹄坑豎起了“尚海紀念林”的牌子

塞罕壩第一個上壩的人是誰

1960年代初,北京的風沙非常有名,一年之中總有些天是黃沙蔽日,嚴重的時候白天是要開燈的。科學家們經過縝密的分析和研究,認為有很大一部分沙塵是高空氣流從北方200公里處的一片沙漠帶來的,而這片沙漠在300年前還是茂密的森林,這裡的地名非常迷人,

叫作塞罕壩

——“美麗的高崗”。是晚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和日本侵略者的瘋狂掠奪才使這裡變成了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為什麼不能修復生態,將這裡恢復原貌呢?經過幾年的考察和研究,國家決定在這裡建設1000平方公里的人工林,國營塞罕壩機械林場應運而生。

林業部為塞罕壩機械林場配備了一支高規格、精幹的創業隊伍,時任承德地區農業局長的王尚海被任命為塞罕壩機械林場第一任黨委書記,1962年,他帶領一支來自全國18個省市,平均年齡不到24 歲,其中有100多名大中專畢業生的369人的隊伍來到了塞罕壩,拉開了塞罕壩機械林場建設的大幕,他們就是塞罕壩第一代造林人。

王尚海,塞罕壩上的一棵松

王尚海介紹 攝於塞罕壩展覽館

王尚海一家本來住在承德市一棟舒適的小樓裡。接到去塞罕壩的任務後,他二話沒說,上交了房子,帶著老婆孩子就上了壩,從此在塞罕壩安了家。

塞罕壩的條件比預想的要艱難得多,寒冷、荒涼、閉塞,沒有房子,大家住在臨時搭起的窩棚裡,最難熬的冬天,氣溫低到零下40多度,滴水成冰,幾乎天天下雪,所有的道路都被大雪覆蓋,他們與外界的聯絡幾乎中斷。殘酷的現實和美好的憧憬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每個人的意志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王尚海,塞罕壩上的一棵松

第一代造林人的窩棚 攝於塞罕壩展覽館

榜樣的力量是無限的,王尚海身先士卒,哪裡有困難他就會出現在那裡,在後方基地的大力支援下,他們迎難而上,奮力拼搏,大多數人都在塞罕壩堅持下來。

王尚海,塞罕壩上的一棵松

王尚海在植樹現場 攝於塞罕壩展覽館

由於對當地自然環境缺乏深入瞭解,

又有

苗木水土不服等情況,前兩年造林的成活率只有8%,有的地方甚至一棵也沒有存活,有的林場職工和個別林業部專家都對塞罕壩造林有了懷疑態度,甚至要求林場“下馬”。王尚海等幾位林場領導認識到,只有用種樹成功的事實才能擊敗“下馬風”,於是,他們以嚴謹的科學態度積極準備,決定背水一戰。首先他們將苗木由引進改為本地育苗,王尚海又帶領中層幹部跑遍了林場的山山嶺嶺尋找最適合大面積育林的突破口,1964年春,他們在離總場5公里遠的馬蹄坑進行“大會戰”。

王尚海帶頭,大家都吃住在山上,他們一干就是30多天,由於一連多天不洗臉,去時的年輕小夥,回來時都變成了鬍子拉碴的“小老頭”。到10月初,檢測馬蹄坑“大會戰”所植落葉松成活率達到99%以上,他們成功啦。

如今的塞罕壩,早已是森林密佈、鳥語花香,這裡成了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一號風景大道的起點

王尚海,塞罕壩上的一棵松

林蔭大道 攝於塞罕壩

王尚海,塞罕壩上的一棵松

國家森林公園 攝於塞罕壩

王尚海,塞罕壩上的一棵松

一號風景大道 攝於塞罕壩

為了紀念第一代造林人,當年王尚海組織“大會戰”的馬蹄坑豎起了“尚海紀念林”的牌子,遵從他的遺願,王尚海的骨灰也葬在這片林子裡。

王尚海,塞罕壩上的一棵松

尚海紀念林 攝於塞罕壩

王尚海,塞罕壩上的一棵松

王尚海像 攝於塞罕壩王尚海紀念林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60

年前,第一代塞罕壩人在這裡紮根,以恢復生態環境為己任,他們用自己的堅韌毅力和辛勤勞動改變著這裡。到

2016

年,塞罕壩的森林覆蓋率已經由剛建場時的

18%

提高到了

80%

2017

12

月,塞罕壩榮獲聯合國環保最高獎項

地球衛士獎

,成為全球環境治理的

中國榜樣

王尚海,塞罕壩上的一棵松

地球衛士獎(這是一個按比例放大的雕塑,原件陳列於塞罕壩展覽館) 攝於塞罕壩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