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廣西柳州“計氏豢龍傳”是真實的,那“豢龍”究竟是什麼生物呢?

由 小小地名大乾坤 發表于 旅遊2022-10-12
簡介“豢龍傳”故事緣起於明代中期陸粲所著筆記小說《庚巳編》,其卷一有“豢龍”條,全文如下:計宗道,惟中,柳州羅池人,自言其高祖在洪武中為巡檢,居一山號計家砦,嚐出行,得一巨卵如升,持歸,使雞伏之百餘日,乃產一物,狀類蛇,四足蒼色,鱗甲遍體,其長

江南才子吟對詩是什麼生肖

“計氏豢龍傳”或許是柳州歷史最為悠久的傳說之一,從明代流傳至今,現在依然是當地百姓津津樂道的話題,由此衍生出的種種地景更成為當地旅遊推廣的熱點。

廣西柳州“計氏豢龍傳”是真實的,那“豢龍”究竟是什麼生物呢?

“豢龍傳”故事緣起於明代中期陸粲所著筆記小說《庚巳編》,其卷一有“豢龍”條,全文如下:

計宗道,惟中,柳州羅池人,自言其高祖在洪武中為巡檢,居一山號計家砦,嚐出行,得一巨卵如升,持歸,使雞伏之百餘日,乃產一物,狀類蛇,四足蒼色,鱗甲遍體,其長不盈尺,行則昂首竦身,殆若獸走。家人以米汁飲之,數月漸大,好飲生血,每刲割羊豕,則取血啖之,久而益馴狎,計公行止,蛇常隨之,至呼之出蟠於榻旁,以手摩之冷如冰鐵,一家呼為小龍。

廣西柳州“計氏豢龍傳”是真實的,那“豢龍”究竟是什麼生物呢?

傳聞外間多求觀者,計心念曰:是且致口語為吾家禍矣,乃放之廨後溪潭中,囑曰:汝毋憂飢,吾每日當遣人飼之,汝自今不得復出也。還內,蛇已隨至,計叱曰:汝不聽教令,斬汝矣。蛇如解人意,俯首帖尾即還潭中。自是常以血置潭口,輒奮起就食,歲久,大且逾丈。一日,有同官之子婦汲於潭,婦衣紅,蛇望見以為血也,卷而齧之至死。同官怒,聲言爾畜妖物,吾且以白上官,必破爾家。計恐,哀祈之且致厚饋,乃得解。由是惡蛇欲斬之,持刃至潭,仍置血以誘其出,因投刃斫之,蛇驚而匿,僅斷其尾尺餘,自是不復出,亦不知其存亡。

數年後,一夕風雷暴作,雲霧中有蒼龍自潭起,長數百丈,拏空而去,家人皆指雲小龍化也,惟中,予家伯父同年進士。

廣西柳州“計氏豢龍傳”是真實的,那“豢龍”究竟是什麼生物呢?

《庚巳編》是明代有名的志怪類小說,作者陸粲是江蘇蘇州人,出生於一個著名的文人家族中。《庚巳編》中的故事多為講述陰陽果報的街談巷語,但陸粲為了強調這篇故事的真實可靠,特別說明它是計宗道本人講述的家族故事,而計宗道恰好又與作者的伯父陸應龍是同科進士。

故事講述者計宗道是柳州歷史上的名人,在明成化十一年(1480年)高中廣西鄉試第一,成為柳州歷史上第一位解元,當時年僅19歲,此後又於弘治十二年(1499年)取中進士。

廣西柳州“計氏豢龍傳”是真實的,那“豢龍”究竟是什麼生物呢?

計宗道一生所任官職並不算高,先是在江南地區的常熟任知縣,隨後輾轉福建、湖南任職,仕途止於湖南衡州知府。不過,計宗道在歷史上依然留有重要的痕跡:首先,他在常熟任職期間刻制了《天文圖》與《地理圖》,其中,儲存至現代的《天文圖》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石刻星圖之一,據說計宗道還曾製造過銅活字等自動機械,因此常被認為是當時的科學家;其次,在常熟時期,他組織了文人雅集,與當時江南的一些著名文人(如桑悅、沈周、楊循吉等)交往頻繁,打成一片,成就了江南文壇上的一段佳話。

“豢龍傳”故事大體是計宗道在1502—1508年擔任常熟縣令時所講述,由於陸粲所居的蘇州與常熟距離較近,陸粲可能是聽了伯父陸應龍的轉述,或是親自聆聽過計宗道的講述。

廣西柳州“計氏豢龍傳”是真實的,那“豢龍”究竟是什麼生物呢?

透過上述引文我們能夠看出,計宗道版本的“豢龍傳”除了結尾的“龍化”部分稍顯誇張外(計宗道本人也謹慎地說是“家人所指雲”),前面的描述都非常寫實,不難發現,這大抵上講述的是人類飼養一條寵物鱷魚的故事。

計宗道的祖先計公(文中並沒有點出他的名字)偶然拾得一顆鱷魚卵,經孵化後得到一條小鱷魚,長大後被放養至附近的池塘中,最後因其野性未馴而發生攻擊人類的慘劇。其中,所謂“小龍”的孵化過程(文中所說的經“百餘日”孵化與鱷魚孵化期為90天左右相吻合)、形狀、行為特徵乃至攻擊大型動物的方式(咬合與翻滾)均與鱷魚高度一致。

廣西柳州“計氏豢龍傳”是真實的,那“豢龍”究竟是什麼生物呢?

因此,計宗道講述的應該是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他的祖先陰差陽錯地豢養了一條鱷魚並最終釀成了血案。這在歷史上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兩廣是早期鱷魚生長分佈的地區,三國時代,鄰近柳州的梧州已有關於野生鱷魚的明確記載。

鱷大者長二丈餘,狀如鼉,有四足,喙長六、七尺,兩邊有齒利如刀劍,常食魚,遇得獐鹿及人亦噉之。

廣西柳州“計氏豢龍傳”是真實的,那“豢龍”究竟是什麼生物呢?

元代,陳浮在出使越南經過南寧時,也聽到了鱷魚的嘶吼聲,並寫下詩句:“右江西繞特磨來,鱷魚夜吼聲如雷。”據稱,“吼聲如雷”符合馬來鱷的典型特徵,由此可見,在元明時期,野生鱷魚在廣西尚未滅絕。

事實上,元末明初,位於中越邊境的崇左(當時為太平府)曾發生過“蛟螭為害”,后土官將其獵殺的故事。元□間,歸龍江蛟螭為害,太平土官黃英衍懸賞以招治者,思明府土官黃忽都以藥弩射蛟殪之。英衍奉百金為酬不受,惟索歸龍村輸幣四十年,洪武一年,英衍以罪除滅,改銓流官,今為思明府所據。

廣西柳州“計氏豢龍傳”是真實的,那“豢龍”究竟是什麼生物呢?

所謂“蛟螭”,指的是沒有角的龍,而中國傳統的“蛟害”多為鱷魚所致,文中的黃英衍、黃忽都均為元末明初的真實人物,這一事件還引起了太平府與思明土府長期的領土爭端。

因此,該故事的真實性似乎確定無疑,其中的“蛟螭”也應當是竄入左江之中的野生鱷魚。所以,在明初的柳州鄉間,計氏祖先計公偶然撿到一個鱷魚蛋並孵化出鱷魚幼仔是完全有可能的,且後續發生的事情也十分符合情理,計宗道的講述並沒有過分的誇大。

廣西柳州“計氏豢龍傳”是真實的,那“豢龍”究竟是什麼生物呢?

也就是說,雖然最初的“豢龍傳”故事不無新奇,但其實並非神話。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