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品味:邊走邊嘗的茶痴與饕客(巴陵)

由 鄭啟五茶話與郵話 發表于 旅遊2022-10-10
簡介鄭啟五先生簽名之後,還贈送了一部武漢大學出版社二0一三年九月出版的《紅月亮——一個孔子學院院長的漢教傳奇》,其中有《千年同發一“茶”音》、《一杯紅茶一百萬》、《最後一課請喝茶》《把中國功夫茶泡進AIESEG》、《衝一壺不加糖的紅茶》等數篇文

出差怎麼找當地的品茶

品味:邊走邊嘗的茶痴與饕客(巴陵)

鄭啟五先生是位不折不扣的茶痴,他為茶葉而瘋狂痴迷,他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饕客,他願意為美食而行走,無論走到那裡,他就嚐到那裡,品盡世間好茶,吃盡人間美食。鄭啟五先生把行走與吃、喝結合起來,做到了行萬里路吃千種美食,品百杯名茶,甘願做個為吃、喝受苦受累的人。

我與鄭啟五先生只見過一面,卻神交已久。我們透過文字和書籍的敘述,我們相互之間比較瞭解對方,我們在生活上主張真我,在寫作中表現本真、率真,用真實的感受去寫作,那堆積起來的文字,如涓涓流水,匯聚各自的心頭。

我與鄭啟五先生神交,源於他的美食類文稿和幾部茶書。

二0一二年,我出版了《一本書吃遍中國》和《食全酒美》兩部飲食文化隨筆集,在微博上認識了一位北京的出版人,他叫陳賦,年齡與我相仿,有著共同的愛好,在多次交流中,他簽了我兩部書稿,一部生活隨筆集《浮生物語》,一部美食隨筆集《一簞食,一瓢飲,四方味好》。

我曾在多家出版社從事過多年圖書策劃編輯工作,對圖書的出版、策劃總結過一些經驗,撰寫成文章在報刊上發表,贏得過一些聲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與陳賦先生常在網上相遇,我們才有時間閒聊幾句,交流出版經驗。兩人熟了,我答應擔任陳賦先生策劃的“下午茶”書系的圖書推廣工作,為其尋找書評作者和書稿作者。

二0一三年六月,“下午茶”書系第一輯十種新書出版,陳賦先生給我寄來《把盞話茶》、《杯酒慰風塵》、《文字是藥做的》、《綠豆與美人霽》、《木瓜玩》、《流動的書齋》等六種圖書,我邊組織書評人為這些新書撰寫書評,邊閱讀陳賦先生寄來的新書,當讀到鄭啟五先生的《把盞話茶》時,我就為他的喝茶事蹟著迷,並逐步去了解他。

鄭啟五先生的父親鄭道傳先生是湖南衡陽人,母親陳兆璋女士是福州人,兩人曾為廈門大學教授。一九五二年,鄭啟五先生出生在廈門,從小品嚐閩菜。他曾數次隨父親回衡陽探訪親友,品嚐衡陽的菜餚和小吃。鄭啟五先生現在任職廈門大學人口研究所,為研究生導師,福建省人口學會副會長,土耳其中東技術大學孔子學院首任中方院長,可以說走遍華夏大地和土耳其,品味了中華美食和土耳其的美食,在心理形成很好的中西飲食的對比,更加喜歡中餐。

鄭啟五先生對茶葉和美食都有極其狂熱的興趣和愛好,他每到一地出差、旅遊,都要尋找當地的名茶和美食,品嚐當地的好茶、好酒、好菜、名優小吃。幾十年的遊歷和漫遊,鄭啟五先生走遍了全國所有省會城市,只有青海西寧沒有去過。我知道鄭啟五先生對茶葉的瘋狂和痴迷之後,我叫他茶痴,知道他對美食的執著,我叫他饕客,其實鄭啟五先生是茶痴與饕客的結合體,並非兩面性,而是完全合一,吃飯時品茶,品茶時不忘美食。

我瞭解鄭啟五先生的愛茶行為之後,我開始心潮澎拜,久久難於平靜。我從小在梅山腹地的新化農村生活了十九年,過著日日飲茶的逍遙生活,體味茶水的甜美和甘醇。我的祖輩是茶農,祖上有茶園上千畝,每年到採茶季節,祖父要請三四十位婦女到茶園採茶。

我五六歲起,隨母親參與勞動,大部分時間在茶園活動。那寬廣的茶園,分為一片一片地坐落在林地中,被樹木所包圍。採茶季節,地裡已經種了黃豆和花生等農作物。我跟隨母親和兩位姐姐走進我家的茶園,幫助母親採茶。採茶時必須注意腳下不能踩到已種的農作物,再伸手攀採茶芽。茶葉是我們家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母親很器重它,我們在穀雨、清明前後要加緊採摘新芽,一般採兩輪,這樣可以多給家裡掙些錢。清明前後,週末放學回家,我們揹著揹簍在茶園裡採茶,直到天黑才回家。

我稍有一點知識之後,就想做一個雅士,學會品茶,我買了一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出版的《中國名茶》,讀完了解全國各地的知名茶葉二十餘種。我寫美食散文後,又寫了幾十篇茶葉類的美食文章,編入美食隨筆集《食全酒美》。有的時候,我為了尋找好的茶葉,不遠千里去尋找,參與過二0一三年的跨省找茶,在湖南、四川、重慶、湖北四省的邊界找茶。我還收藏了不少名茶,我對茶葉的痴迷和狂熱,有人叫我茶狂。

二0一三年九月,我從網上獲息鄭啟五先生的《紅月亮——一個孔子學院院長的漢教傳奇》列為“六角坊”書系,在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十一月十八日,鄭啟五先生在廈門大摩“紙的時代”書店主辦了主題沙龍和新書籤售會。我讀了鄭啟五先生髮布的博文,轉發到我的部落格。十二月二十四日,《海峽導報》的“學堂週刊”對鄭啟五先生的《紅月亮》進行了介紹和報道,並給予了高度評價,我渴望得到此書。

二0一三年底,鄭啟五先生的《茶言茶語》再次列入“下午茶”書系第二輯,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我雖然沒有得到新書,卻更加關注鄭啟五先生的作品。鄭啟五先生爬過千山萬水,喝遍了中國茶;他行走在異域的土耳其,飲遍了土國的紅茶,他邊走邊喝,邊喝邊寫,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就是《茶言茶語》,讓我羨慕不已。

《茶言茶語》是鄭啟五先生多年覓茶、品茶的心得和總結,充滿濃濃的人生智慧和禪茶之道的感性,他那關於茶的色香味的描寫,讓我忍不住想找些茶來解解饞,最希望能夠與他一起品茶閒聊。

二0一四年二月十八日,嗜茶如命的鄭啟五先生在廈門大摩“紙的時代”書店主辦了《茶言茶語》主題沙龍和新書籤售會,與讀者交流品茶心得。我遠在湖南長沙,知道這個資訊之後,很想前往參加鄭啟五先生的活動,無奈我購買機票和車票時,沒有買到車票,只好遙相祝賀。

二0一四年二月底,我受同鄉好友王洪坤先生之託,邀請全國五位知名茶人前往湖南新化踏雪訪茶。我趁這個機會,邀請了鄭啟五先生,他馬上答應我,說這是最好的茶緣,我們將珍惜。在三月七日中午,我在長沙東塘的大華賓館大堂終於見到了神交已久的鄭啟五先生,我曾多次在網上見過鄭啟五先生的照片,很容易就在人群裡認出他來,只是沒有我想象的那麼威猛,稍顯瘦小些。

我們來到房間,放下行李,洗漱一下就去吃中飯。鄭啟五先生聲情並茂的說:“巴陵,你是大美食家,對湖南的飲食瞭如指掌,今天中午就看你點菜,湘菜給我的第一印象就由這餐來決定了。”我笑笑說:“鄭教授,我一定讓您吃得滿意,點幾樣不辣的湘菜給您嚐嚐。”

我們在大華賓館南面的一棟住宅樓裡找了一傢俬家菜館,我點了黑木耳、酸辣蕨根粉等冷盤和黃鴨叫、牛三寶等熱菜,並特別交代服務員少放辣椒,“微辣”即可。為了減少辣味,還來了兩瓶啤酒。鄭啟五先生要服務員來冰啤酒,我勸他,湖南的氣溫低,還是喝常溫的啤酒好。

菜端上桌來,黃鴨叫和牛三寶為乾鍋,紅紅火火,滋味濃烈。我知道鄭啟五先生善於吃喝與品味,並樂此不疲,遊走世界各地。他父親鄭道傳先生是衡陽人,卻在解放初期就去了廈門,生活上接近廈門的習慣。鄭啟五先生是地道的廈門人,習慣吃廈門菜。微辣的湘菜辣得鄭啟五先生涕淚橫流,他絲毫不受影響,還吃得興致勃發,他喝完啤酒,就以茶代酒,用上好的“寒綠”熱飲驅辣添爽,他愈吃愈來勁,那茶連泡三次,滿杯依然銀毫漫舞。鄭啟五先生吃興很濃,我們持續了兩個小時,才結束中餐,回房間休息。

我與鄭先生住一間房,我利用這個時機,把陳賦先生贈送給我的《把盞話茶》找鄭啟五先生給我在書籤個名,留作紀念。鄭啟五先生簽名之後,還贈送了一部武漢大學出版社二0一三年九月出版的《紅月亮——一個孔子學院院長的漢教傳奇》,其中有《千年同發一“茶”音》、《一杯紅茶一百萬》、《最後一課請喝茶》《把中國功夫茶泡進AIESEG》、《衝一壺不加糖的紅茶》等數篇文章是關於鄭啟五先生在土耳其泡茶、喝茶和吃土耳其美食的美文,我非常喜歡,當即就仔細閱讀起來。

三月八日,我們前往新化考察寒茶。在新化當天,我安排吃新化的三合湯、雪花丸字、柴火臘肉等特色美食,鄭啟五先生吃後大呼好吃。到天門鎮,我們又吃百鳥不落燉豬腳、米粉肉皮、柴火臘肉等天門美食,喝極品寒茶。第二天,我們到水車鎮,當地安排我們中午吃水車魚凍、米粉黃蛤蟆等特色美食。這一路上,我們都吃著新化的特色美食;這一路上,我不停地向鄭啟五先生請教喝茶、尋茶的事情;這一路上,我向鄭啟五先生介紹和宣揚湘菜奇葩——新化特色菜餚。

三月十一日,鄭啟五先生離開湖南,回到廈門,還特地給我寄來他的新著《茶言茶語》。鄭啟五先生受一路美食的啟發,整理了一百多篇美食文章,編輯成《邊走邊嘗》,用E-mail發給我,邀我寫一篇序。我知道自己人微言輕,答應給他寫一篇評介方面的文章,介紹他的美食和茶書,無法寫序。

我從收到鄭啟五先生的書稿那天開始,就閱讀鄭啟五先生的《邊走邊嘗》。鄭啟五先生的美食隨筆有著他自己的風格,他是典型的邊走邊嘗,如代序的《邊走邊吃糖葫蘆》。但是鄭啟五先生的品嚐,不是一般的嘗過就忘記,他是回味和記憶並重,追憶那些舊時光裡的美味。

鄭啟五先生寫美食,他不寫美食的味道和口感,還是寫吃美食的感覺和情調,也就是寫吃美食的心態,他那種老頑童的樣子在美食隨筆裡表現得活龍活現,在吃美食的心態裡表現得淋漓盡致。鄭啟五先生那行雲流水的美食文字,讓我聯想翩翩,時有飢餓和口水四溢。

《邊走邊嘗》讀來輕鬆,又品味深入,對那些四處可以覓食的美食愛好者,是一部極品的美食指南,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美食和想要的美食,還可以模仿鄭啟五先生的情調,來些文雅的小資或老資情調。

我一口氣讀完十幾篇鄭啟五先生的美食文章,有種極其舒暢的感覺。在以後的兩三天裡,我利用零散的時間,就讀完了鄭啟五先生的《邊走邊嘗》,現在已經過去了十多天,我還在他的行走中回味。

品味:邊走邊嘗的茶痴與饕客(巴陵)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