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夏都城和商都城為何僅相距10裡?一座帝陵給出了答案

由 天地史話V 發表于 旅遊2022-10-05
簡介此後,夏都遷徙到河南東部商丘和北部濮陽一帶,歷經商丘、帝丘、鉏、窮石、綸城、原、老丘、西河多個都城

湯王帶了多少輛戰車去追趕夏桀

夏商時期都曾經多次遷徙,有多個國都,歷史遺蹟不多。然而在一個地方,相距十里卻同時分佈著夏都和商都。

夏都城和商都城為何僅相距10裡?一座帝陵給出了答案

殷墟發現之後,歷史學家徐旭生全面梳理夏代的史料,認為洛陽附近以及山西西南部“兩個區域應特別注意”。

1959年,在洛陽偃師二里頭發現“夏墟”,以後又在臨汝煤山、禹州瓦店、新密新砦、鞏義稍柴、登封王城崗、夏縣東下馮、襄汾陶寺等發現夏朝遺址。這裡發現有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宮殿建築群、最早的宮城、最早的青銅禮器群及鑄銅作坊,還發現了最早的車轍痕跡,將中國發明雙輪車輛的年代前推了300多年。

1983年,在偃師城西,發現一處商代都城遺址。分內外相套的大小城,小城呈長方形(北城中段內凹),南北約1100米,東西約740米,面積約81行多平方米。大城是在小城的基礎上,利用小城的南牆和西牆南段,向北和向東擴充套件加築而成,整體如同刀把。

夏都城和商都城為何僅相距10裡?一座帝陵給出了答案

夏朝立國時,核心區域在嵩山附近。《帝王世紀》雲:“禹受封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陽翟是也。”《史記註解》:徐廣曰:“夏居河南,初在陽城,後居陽翟。”《括地誌》雲:“陽翟,洛州縣也。《史記-正義》曰:洛州陽翟縣是,韓王信之都。

大禹都陽城(河南登封告成鎮),啟定都陽翟(河南許昌禹州),都在嵩山南麓。第三代君主太康遷都斟鄩(河南偃師二里頭),位於嵩山北麓。不久,生活在山東附近的東夷族有窮氏首領羿入侵,攻佔夏都斟鄩。

此後,夏都遷徙到河南東部商丘和北部濮陽一帶,歷經商丘、帝丘、鉏、窮石、綸城、原、老丘、西河多個都城。

夏王發遷都斟鄩,夏王發的兒子夏王癸是最後一任君主,史稱夏桀。

夏都城和商都城為何僅相距10裡?一座帝陵給出了答案

夏朝西遷,北方的商部趁機南下,佔據商丘一帶。商湯在伊尹、仲虺輔助下,滅掉葛國 (今河南寧陵)、方國韋(今河南滑縣)、顧(今河南範縣)、昆吾(今河南許昌)等,國力強盛。

公元前1666年,商湯在景亳(今河南商丘市梁園區)誓師興兵伐夏。 湯和仲虺、伊尹率領由七十輛戰車和五千步卒組成的軍隊西進伐夏桀。夏桀調集了夏王朝的軍隊,夏商兩軍在(今河南封丘東)鳴條之野相遇,展開了大會戰。

會戰後,夏桀兵敗南逃到南巢(安徽巢湖市)。商湯舉行祭天的儀式,隨後舉行三千諸侯大會建立商朝。商朝在夏朝都城附近建設新都城,以穩固統治。

商湯去世後,葬在西毫附近。北宋《太平寰宇記》記載:“偃師縣湯陵坑在縣東北山上八里。”明《一統志》記載:“成湯陵在(偃師)縣東北山上。”《括地誌》記載:“洛州偃師縣東六里有湯冢,近桐宮,蓋此是也。”

夏都城和商都城為何僅相距10裡?一座帝陵給出了答案

商湯王陵位於偃師山化鄉藺窯村北,人們曾在湯王陵前3米多深的地下發現的石馬、石羊,很可能是漢唐以來重修湯王陵的文物遺存。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