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海口江東新區898藝術村為非遺文化打造展示平臺

由 湘湘帶你看社會 發表于 旅遊2022-10-03
簡介許達聯告訴記者,為了讓更多人走近灰塑藝術,該工作室不僅向受眾提供體驗機會,還創作篇幅較小的作品供遊客購作旅行手辦

如何選墓碑序列號

漫步在海口江東新區898藝術村,村道整潔乾淨,青瓦白牆間隨處可見栩栩如生的藝術畫作,在被畫作“包裝”的一間間村居內,藏匿著一項項非遺作品:用立體浮雕寄託文化寓意的灰塑、堅持以古法技藝傳承千年圖騰的苗繡……江東新區898藝術村為非遺文化打造展示平臺,在傳承古老技藝的同時不斷探索文旅融合之路,讓非遺文化為鄉村振興增添發展動能。

海口江東新區898藝術村為非遺文化打造展示平臺

9月18日上午,在美蘭區898藝術村,圖案精美的苗繡服飾。記者陳長宇 攝

紮根鄉土 讓灰塑藝術開出傳承之“花”

手中灰刀飛舞,將紙筋灰一點點抹在打好底的版面上,細心雕琢每個立體細節,荷花花瓣綻放的弧度、根莖上一絲一縷的凸起……在灰塑手藝人許達聯靈巧的雙手間,自然萬物生長的氣息躍然紙上。

許達聯來自文昌,自16歲第一次拿起灰刀至今,已經研習這一手藝50多年。在文昌多地民屋、寺廟的屋脊上,都可以見到他創作的精美灰塑,歷經幾十年風雨,如今依然栩栩如生。

2020年的春天,許達聯得知海口正在建立一個藝術村,便前來一探究竟,沒想到一踏進村子他就決定:就是這裡了。“村子雖然離市區不遠,但這裡安靜,環境優美且民風淳樸,適合打造灰塑展示平臺。”許達聯說,898藝術村的自然和區位優勢,有利於集聚島內外的遊客,為灰塑創造更多向世人展示的機會。

在許達聯的工作室內,每幅作品的背後都包含祥瑞寓意,讓人流連忘返。許達聯告訴記者,為了讓更多人走近灰塑藝術,該工作室不僅向受眾提供體驗機會,還創作篇幅較小的作品供遊客購作旅行手辦。越來越多的人正透過898藝術村這一平臺瞭解灰塑藝術。

創新形式 特色長桌宴“活化”苗族文化

走進藝術村的另一幢民屋,苗族新娘帽、苗繡服裝以及各種手工銀飾琳琅滿目,苗族藝術家陳彩英細心打理著這些珍藏多年的“寶貝”,不少物品的背後都深藏著一個難忘的故事。

“這個圖案是‘樹神’,圍繞一旁的是人和蜜蜂,象徵著苗族人對自然的崇拜……”陳彩英輕輕撫摸著衣服上精緻的苗繡,對每個圖案背後的寓意如數家珍。2021年,陳彩英受邀入駐898藝術村,苗繡逐漸走入更多人的視野。

搬進“新家”後,陳彩英把自己珍藏的苗繡藝術品在此一一展出,這裡不僅有老一輩苗族人手工製作的苗繡衣服,更有從清代傳承至今的苗繡圍巾,每一件作品裡都匯聚了苗族祖先傳承至今的智慧結晶。為了將苗族文化“活化”起來,陳彩英還在村子裡辦起了長桌宴,邀請苗族同胞和市民遊客一起吃三色飯、飲山蘭酒、體驗黎歌苗舞,最多一次有200餘人參加,打響了898藝術村少數民族文化體驗的招牌。“非遺傳承離不開與現代生活的連線,接下來將繼續推廣長桌宴,並開辦苗繡體驗班,讓苗繡被更多人知道的同時,帶動起鄉村經濟的發展。”陳彩英說。

海口江東新區898藝術村為非遺文化打造展示平臺

9月18日上午,在美蘭區898藝術村,陳彩英(右)和她的助手正在製作苗繡飾品。 記者陳長宇 攝

如今,898藝術村不僅集聚了來自書法、油畫、雕塑、黎錦等眾多專業領域的60多位藝術工作者,還為非遺領域的藝術傳承培育了肥沃的土壤。而各類藝術體驗課程的開設,為市民遊客搭建了一個“接地氣”的藝術文化體驗平臺。在這裡,鄉村振興正搭乘藝術的“快車”駛向康莊大道。(記者陳鈺婷 見習記者劉曉嬋)

【來源:海口文明網_文明動態】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