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上海:邁向“公園城市”,厚植“綠色獲得感”| 非凡十年·上海民心工程進行時

由 文匯網 發表于 旅遊2022-09-26
簡介此次升級改造著力拓展“公園+”主題功能,江南風建築周邊,散佈著以區域本土特色昆蟲形態為靈感而設計的遊戲裝置,形成了蠶寶寶裝置、刺蛾繭探險、蚯蚓滑輪場、蝴蝶攀爬裝置、千足蟲草坪廣場等獨特的兒童活動場地,為孩子提供鑽、爬、滑、攀、跑、跳等多種體

上海寶山區有什麼景區

上海:邁向“公園城市”,厚植“綠色獲得感”| 非凡十年·上海民心工程進行時

▲中山公園開放及品質提升後,打造了一處沒有隔閡的區域慢行空間網路。 本報記者 張伊辰攝

晨光熹微,中山公園逐漸從睡夢中清醒。

“年輕時,週末在這裡一待就是大半天,彷彿有看不完的風景。”在公園含飴弄孫的王先生夫婦回憶道。

時光以溫柔饋贈,這裡記錄著人們從情侶到夫妻到老伴的故事,人們也見證著老園子的煥顏與蛻變。中山公園日前正式向市民開啟圍牆,為公園延續生機:百年懸鈴木從“閨中”走出,置身開闊的城市空間;銜接蘇州河華東政法大學段濱河步道,開闢梧桐廣場,增設特色亭廊,為遊客提供便利。落座於此,欣賞不遠處的蘇河日落,何其愜意。

如今,公園日益成為人們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綠野佳境,呼應著市民愈來愈高的精神需求,也有力提升了城市功能。近十年來,“更新之風”興起,驅動申城各大公園提升功能定位、傳承文化薪火,形成與周邊環境的互動,漸漸從單一生態景觀,走上主題特色化、功能多元化之路。

精護保養,老公園越改越稱心

上海公園建設的觸角正從城市中心向郊野擴散,夯實生態基礎,照亮宜居夢想。2011年底,上海城市公園數量為153個,“十二五”末增長到165座;“十三五”期間持續發力,公園總數達到406座;2021年新增94座,總數增至532座。

在佈局新公園的同時,老公園並沒有停止“精護保養”的腳步,而是由內而外提升,積極迴應著市民期待、城市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尤其在公園大規模免費開放後,大家的娛樂方式換了花樣,從遊覽、觀賞,變成健身鍛鍊、休閒活動和交往。服務物件也發生了變化,以周邊社群居民為主,九成左右為銀髮群體,其次是低齡兒童。因此,開敞空間、特色主題、多元功能、園區互動成為公園功能提升的方向。

上海:邁向“公園城市”,厚植“綠色獲得感”| 非凡十年·上海民心工程進行時

中山公園

開啟圍牆,與蘇州河自然銜接。

本報記者 張伊辰攝

近年來,綠化部門加強公園適老適兒設施建設及服務,明確公園應提供適應各年齡的多樣化活動空間,構建老人、兒童全園公共活動圈,並保障其便捷可達性。同時要求,適老適兒的文體活動也應更豐富。依託公園特有的生態自然環境,因地制宜設立面向兒童的自然教育場地,如種植菜園、生態池塘等,開展科普、自然教育和互動體驗活動。

在提升內涵方面,共青森林公園提供了30多項娛樂活動,適合不同年齡兒童。“基本款”的沙坑、鞦韆、攀爬架等設施受到孩子們歡迎。還有手划船、森林小火車等充滿野趣的傳統特色專案,適合全家總動員。“高階版”的植物認養、動物保護、自然觀察等形式,增加孩子對自然和科學知識的興趣,從小培養“生態守護者”。

服務方面也越改越稱心。上海古猗園針對親子出遊提供服務便利,設獨立母嬰室,除基本裝置——尿布臺、哺乳椅、盥洗臺、屏風隔斷外,還配備音響、空調、消毒裝置、新風系統、冰箱、飲水設施、應急醫藥箱、香薰,以及各類玩具、書籍、漫畫等,不同年齡的小朋友在這裡休憩,都能找到樂趣。

拓展功能,感受“家在公園中”

到2025年,上海“千座公園”的構想將實現。而比空間建設更難的,是公園品質的打造與錘鍊,是讓市民切切實實感受到“家在公園中”的美好。

在上海完整且有梯度的“城鄉公園體系”中,環城公園是一個特別的存在,上海將用整整15年時間推進環城生態公園帶的規劃建設。今年底,這條“項鍊”上將率先落子7顆“珍珠”——徐彙區華涇公園、寶山區豐翔智秀公園、普陀區春光公園、嘉定區綏德公園、閔行區梅隴生態公園、浦東新區沔青公園和金海溼地公園。其中,部分公園尊重原始自然基底,經改造提升後重回公眾視野。

華涇公園內,刻有黃道婆生平的石碑靜臥岸邊,還有鄒容紀念館、寧國禪寺、賓賢橋等特色景觀,讓人漫步在時光隧道里,沉醉於充滿文化積澱的氛圍中。

上海:邁向“公園城市”,厚植“綠色獲得感”| 非凡十年·上海民心工程進行時

▲華涇公園

夜間開放,燈光工程營造江南水鄉意境。

此次升級改造著力拓展“公園+”主題功能,江南風建築周邊,散佈著以區域本土特色昆蟲形態為靈感而設計的遊戲裝置,形成了蠶寶寶裝置、刺蛾繭探險、蚯蚓滑輪場、蝴蝶攀爬裝置、千足蟲草坪廣場等獨特的兒童活動場地,為孩子提供鑽、爬、滑、攀、跑、跳等多種體驗,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充分釋放兒童的天性。一條“多維綠道”由地面步道、人行天橋和架空棧道等多種形式組合而成,採用一體化流線型設計,突出現代感與輕盈感。在打通道路、水系斷點後,實現從老滬閔路至龍吳路的全線、全域貫通,為遊客和周邊居民創造一個方便快捷、步行友好的公園綠道系統。

環城生態公園帶要為市民帶來厚實的“綠色獲得感”,就要常態化地問計於民。陪伴居民數十載的豐翔智秀公園具有良好的自然基底,居民們不希望公園被大拆大建,更傾向於在“原生態”上融入各色活動。一些在周邊上班的年輕人,希望這裡能夠提供一些散步、午休及下班後切磋球技的空間。

認真傾聽民意,廣泛吸納民智。豐翔智秀公園增加了智慧互動空間、自然健康綠道、生態特色水岸、科創拓展基地等功能性景點。園內總面積3萬多平方米的水體也得以保留,透過淨化水質,重新構建水生態系統,形成可親近的自然景觀。考慮到不同居民、遊客多元化的運動健身需求,公園設定了智慧互動空間,孩子們可以腳踩單車來提升眼前噴泉的高度,也可以透過觸控等方式,讓“泡泡森林”吹泡泡;三五成群的上班族可以玩一把光影版“打地鼠”;渴望挑戰的遊客則不妨試一下“能量跑酷”,跟隨燈光的指示,跑向亮燈裝置,拍擊裝置頂部的按鈕熄燈,再跑向下一盞點亮的燈。史博臻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