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天下第一城、大安寺、安頭屯中幡、大運河系列(香河篇)

由 深度攻略 發表于 旅遊2022-09-16
簡介然後刷上油,那紙樣的麵皮兒被油浸成半透明狀,幾見肉餡,出鍋後,就成了顏色焦黃、外酥裡嫩、油而不膩、香醇可口的香河肉餅

青龍古鎮好不好

天下第一城、大安寺、安頭屯中幡、大運河系列(香河篇)

引言—名字由來

唐為

武清縣

地。遼會同元年(938年)析武清縣

東北

部及

三河縣

潞縣

少部分置香河縣,屬析津府。縣治(今淑陽鎮)瀕香河。縣以河名。《大清一統志》:香河“在香河縣東里許,俗名長溝,種芰荷,多香氣,縣以此名”。

香河縣今隸屬於河北省廊坊市。

大運河水系圖

天下第一城、大安寺、安頭屯中幡、大運河系列(香河篇)

大運河由北京流經河北第一站,運河在香河境內穿境而過。

天下第一城

天下第一城、大安寺、安頭屯中幡、大運河系列(香河篇)

天下第一城、大安寺、安頭屯中幡、大運河系列(香河篇)

“天下第一城”建於香河縣安平鎮,這是一座外仿明清時期都城北京之風貌,內集華夏古今文化之精華的仿古建築。她分內城和外城兩部分,佔地面積為133萬平方米。外圍城牆長5公里,是按照明清時期北京城區形狀和規模,在縮短了城牆長度的基礎上,按原貌和1∶1的比例修建的。外城城樓22座,已建成永定門等十幾座。

天下第一城、大安寺、安頭屯中幡、大運河系列(香河篇)

天下第一城、大安寺、安頭屯中幡、大運河系列(香河篇)

大安寺

大安寺坐落在河北省香河縣安平鎮第一城內,是一座佛緣相續、古剎重光的寺院。大安寺始建於唐朝初年。據史料記載,唐太宗李世民當年親率大軍東征頑敵至此,兵馬勞累,但頓時又風沙驟起,因聽元帥進言:“在此小駐一夜為好”,結果次日出兵大獲全勝,唐太宗李世民即御封此地為“安平”,並敕令動用庫銀在此興建一寺以紀之,賜名“大安寺”。

天下第一城、大安寺、安頭屯中幡、大運河系列(香河篇)

1300多年來,大安寺香火旺盛,高僧輩出,其佛教文化影響歷經唐、宋、元、明、清而不衰。直到民國初年,因建寺久遠,主體建築嚴重老化而坍塌。

天下第一城、大安寺、安頭屯中幡、大運河系列(香河篇)

復建後的大安寺佔地16675平方米,建築面積16000平方米,為一門十三殿的建築格局。其中彌勒殿、大悲殿、大雄寶殿、五方佛殿、舍利寶殿分別位於中心建築――萬法歸宗閣的一至四層。寺內各殿供奉造像共133尊。造像採用鏨銅貼金、手工彩繪、鏤空、雕刻等工藝。整體建築按照傳統的寺廟結構建造並配用現代化裝置,使其古色古香又別具現代氣息,是古今建築與寺廟文的完美結合,亦為博大精的佛文化藝術之經典呈現。

天下第一城、大安寺、安頭屯中幡、大運河系列(香河篇)

非遺文化—安頭屯中幡

安頭屯鎮位於

香河縣

城東南7公里。安頭屯中幡起源於隋唐,有著悠久的歷史。遠在唐宋時期,在北運河航運過程中,當時帆用在船上,藉以增加船的航速和調整船的航向。後來帆被用在民間玩耍,在玩耍中逐漸發展出各種花樣和手法,經過人們多少年的改進與創新,才發展成為有組織的民間表演藝術團體,取名為中幡會。中幡分筒、面、樓三部分,筒長1丈8尺,控制幡速減輕下垂慣力,幡面襯風,使幡的重心穩固平衡,仗杆襯幡面,飄帶美妝幡容。

天下第一城、大安寺、安頭屯中幡、大運河系列(香河篇)

目前,安頭屯中幡已形成成熟的中幡表演動作100多個動作。其中前把幡變換手法有起幡託塔、摘肩託塔、晃肋託塔、託塔盤肘等30多個動作;後把幡變換手法有插劍腦件、插花腦件、左插劍灌耳躥襠牙件等幾十個動作;大挎鼓表演內容有大鼓30調,每調有鼓譜,分連打和摘打。花鈸與鐺鐺、大鼓齊奏、花鈸單打,花鈸與鐺鐺穿插對打。花鈸分單人打與雙人打。還有四人合打、六人合打、八人合打等。

民俗文化—竹馬會

香河縣

大河各莊竹馬會年代久遠。關於歷史淵源有兩種說法,一說在古代,當地老百姓為紀念燕北地區一位叫郭濟的清官而發明了竹馬會。一說竹馬會傳入大河各莊是在清朝乾隆末年(即公元1790年左右),正是清朝鼎盛時期。當時在京城裡任教的一位姓靳的私塾先生目睹了京城竹馬會的精彩表演,便回到家鄉大河各莊辦起了竹馬會,並起名如意老會。

天下第一城、大安寺、安頭屯中幡、大運河系列(香河篇)

大河各莊竹馬會表演形式有文場和武場兩種。共有8位演員,排成兩路縱隊,排頭兩人,滿清官員打扮,頭戴紅纓涼帽,身穿明黃色馬褂,手持馬棒(粗藤條),胯下坐騎為青獅黃猻,會中俗稱獅子頭;第二對演員手持馬鞭,胯下坐騎為戰馬,會中俗稱二韃子;第三、四對演員,皆為漢族女將裝束,手持馬鞭兒,胯下戰馬;這八人象徵著千軍萬馬。

天下第一城、大安寺、安頭屯中幡、大運河系列(香河篇)

竹馬會的表演分為武場表演和文場演唱。武場表演主要是八位演員騎著八匹馬穿梭般地來往衝突、盤旋、跳躍,隊形不斷變換,擺成各種陣勢。文場演唱有獨唱、合唱;伴奏以昆笛笙、二胡為主;曲調為當地流行的;唱詞文雅、華麗、抒懷頗具詩意,多為歌頌太平盛世及描寫征戰等內容。

地方美食—香河肉餅

天下第一城、大安寺、安頭屯中幡、大運河系列(香河篇)

香河肉餅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其前身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突厥餅。因突厥遊牧民族牛羊肉充足而麵食少。在招待客人時特做成薄皮兒的肉餡餅以示熱情。後來,這種做餅的方法傳到古代少數民族的回鶻及回回地區。明朝初期,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大批迴族人遷入京東地區。

天下第一城、大安寺、安頭屯中幡、大運河系列(香河篇)

移民

香河的回族中,有哈姓一家,開了個飯店,名為“哈家店”。也把做肉餅的手藝帶到了這裡,經過上百年的研習操作,創造出風味獨特,別具一格的香河肉餅。香河肉餅傳遍京津是在乾隆年間。此時的“哈家店”老闆,不但把肉餅的形狀味道研製到最佳狀態,而且把製作的手藝上升到“藝術”的水平。據說乾隆皇帝帶著劉羅鍋兒到香河一帶微服私訪,曾光臨過“哈家店”。臨走還賦詩一首:香河有奇餅,老嫗技藝新,此店一餐畢,忘卻天下珍。從此,香河肉餅載譽全國,名揚天下。

天下第一城、大安寺、安頭屯中幡、大運河系列(香河篇)

這種餅好吃,是因面少,肉多。一張大餅是用一斤面、二斤肉、一斤大蔥烙成的,直徑二尺左右。無論從 香河肉餅和麵到制餡都極為講究。面,要和得不冷不熱不軟不硬,揉起來光滑柔軟,擀起來得心應手,皮兒薄如紙且有彈性。那肉餡,或是牛肉或是羊肉,經過刀口剁、刀背砸,形成肉泥,放入蔥薑蒜香精等多種拌餡調料,然後用香油攪拌。

天下第一城、大安寺、安頭屯中幡、大運河系列(香河篇)

所以香河肉餅是完整綿密的三大層,兩層紙樣的薄皮兒夾著一層整體餅狀的肉餡,絲絮般均勻,無一斷缺處。就見廚師在平鍋裡一轉一翻,麵皮兒焦黃,漸成圓球。偌大的肉餅無一漏餡漏氣之處。然後刷上油,那紙樣的麵皮兒被油浸成半透明狀,幾見肉餡,出鍋後,就成了顏色焦黃、外酥裡嫩、油而不膩、香醇可口的香河肉餅。

天下第一城、大安寺、安頭屯中幡、大運河系列(香河篇)

後序

香河歷史文化悠久。古稱淑陽郡,其建制遠溯遼宋,遼太宗在此設淑陽郡,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曾誕生京劇名家郝壽臣、武術大師張策、學界泰斗張中行等譽滿華夏的名師大家,解放戰爭時期轟動中外的“安平事件”就發生在縣域所轄安平鎮。如今這裡被譽為“中國北方傢俱之都”。

大河之北、燕趙福地、大美廊坊、大美香河歡迎您!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