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走,到森林公園深呼吸

由 福州新聞網 發表于 旅遊2022-09-15
簡介”福州國家森林公園副主任李慶晞說,智慧植物園將圍繞“植物保護”和“服務遊客”兩大核心需要,構建馴化、生態保護、科研科普、森林旅遊、公園管理等相關應用,全面提升園區智慧化水平

森林氧吧養生技術

12月31日,一場名為“鳥語花香六十載”的音樂會,將在福州國家森林公園水上舞臺上演。茂林修竹間,鳥語蟲鳴裡,幾代務林人將共同為森林公園慶生,追憶青山不改的綠色時光。

福州國家森林公園是福建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公園擁有植物257科8059種,被稱為福建的“植物王國”和“綠色寶庫”。

福建樹茂林豐,具有建設森林公園的天然優勢。以福州國家森林公園為起點,福建已建成森林公園177個,每年接待遊客過億人次。作為生態文明共建共享的視窗,森林公園已成為森林旅遊、生物多樣性保護、林業科研、自然教育等領域的綠色擔當。

60年打造福建“綠色寶庫”

福州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福州北郊的上赤橋村。解放前,當地森林遭遇大面積破壞,留下成片荒山。1959年,原省林業廳經過多番考察,決定在這裡建立樹木園,以引種馴化、綠化城市,為公眾提供休憩遊覽的去處。當年12月,福州國家森林公園的前身——福州樹木園動土開建,上赤橋村的村民成為第一批工人。

“搭工棚,住草房,風餐露宿,在荒山禿嶺上播下點點新綠。”83歲的退休幹部賴良秋還記得,為提高造林質量,樹木園提出了大苗上山的思路。移植大苗那年,他在閩侯縣白沙鎮一住就是58天,挖運了6萬多株大樹苗。1965年,福州樹木園完成了12000多畝山地的造林任務。

為培育我省木本植物、引種馴化國內外樹種,福州樹木園於1960年成立引種隊。“採種隊員像一群吉普賽人,跋山涉水,露宿山野,足跡遍及省內外主要林區。”賴良秋說。

多年不懈的造林綠化與引種馴化,使福州樹木園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寶庫”。園區森林覆蓋率93。37%,累計引種馴化植物257科8059種,其中國家Ⅰ級、Ⅱ級保護植物150種,是我省植物品種儲存最多、植物景觀最為豐富的視窗示範基地。

1988年,經原林業部批准,福州樹木園增掛“福州森林公園”牌子,並於1993年升格為國家森林公園,成為福建首個國家森林公園,由此開始了發展森林旅遊的新一輪綠色征程。

森林旅遊引領綠色新風尚

在今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70週年慶祝大會群眾遊行隊伍中,福建彩車上一株彩繪千年古榕分外奪目,其原型便是福州國家森林公園的鎮園之寶——栽植於南宋時期的“榕樹王”。隨著“榕樹王”知名度大增,福州國家森林公園也成了網紅打卡地。今年國慶期間,園區共接待遊客25。3萬人次。

在桃花、櫻花盛放的季節漫步於林蔭小道,用鏡頭記錄下太陽叉尾鳥懸停空中吸食花蜜的奇特瞬間,感受榕蔭照水、天鵝戲魚的和諧生態畫卷……每年,近500萬遊客在福州森林公園與自然親密接觸。今年下半年,園區啟動“百日攻堅”提升改造行動,透過基礎設施改造、拆舊擴綠、花境佈設、生態文化小品增設等措施,提高旅遊體驗度。

依託資源優勢,森林公園已是森林旅遊的重要目的地,成為綠色經濟的引領者。

“經過30餘年的建設發展,森林公園建設和森林旅遊事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省林場發展中心主任林萍說,目前,全省已建成森林公園177個,年接待遊客超1億人次,森林旅遊總產值超過900億元。

森林旅遊產品層出不窮。

2006年,福建林業系統提出在山水俱佳處培育森林人家業態的設想,鼓勵藉助森林公園平臺,利用森林生態資源和鄉土特色產品,發展融森林文化與民俗風情為一體,為遊客提供吃、住、娛等服務的健康休閒旅遊產品。如今,森林人家已成為福建特色的鄉村旅遊知名品牌。全省共有森林人家601家,去年共接待遊客1200萬人次,年旅遊總收入6。6億元。眼下,森林人家的品牌影響力逐漸走出福建,在全國複製推廣。

森林旅遊先行者福建國家森林公園,則進軍森林康養領域。

“森林體驗和森林養生是森林旅遊的一個發展方向,是發展森林旅遊的有益探索。”福州國家森林公園副主任徐錦心說,園區正在推進的森林體驗與森林養生示範區專案,將建設森林氧吧、森林浴場、養生谷、健康步道、森呼吸平臺、芳香療養園等設施,以豐富森林旅遊產品體系。

在挖掘自身潛力的同時,福建的森林公園探索引入社會資本打造精品森林旅遊專案,重點開發森林休閒、探險、體驗等森林旅遊產品。安溪龍門省級森林公園自2000年引入社會資本後,已建成集森林休閒、探險、體驗和生態文化教育於一體的多功能公園,年產值超1000萬元。長泰天柱山飛龍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則在天柱山國家森林公園投建旅遊度假區。景區內的歡樂海洋大世界,將海洋元素延伸進國家森林公園,演繹著一部現實版的《山海經》傳奇。

構建森林生態教育課堂

近日,一場“探索榕樹的秘密”科普展在福州國家森林公園舉行。

榕樹與口香糖的關係,榕樹不開花就結果的秘密,榕樹與榕小蜂間不得不說的故事,“攻堅克難、拼搏進取、生生不息”的榕樹精神對福州人的影響……半個月的時間裡,近萬名福州市民在這裡接受了一場生態再教育。

“森林公園是天然的生態教育課堂。”園區遊客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唐華芬說,依託自然條件和生態優勢,福州國家森林公園深化自然教育基地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化自然教育活動,展示森林文化內涵,培育公眾的森林意識。

這個過程,離不開社會參與。“我們充分調動和整合社會各方的資源和力量,廣泛吸納機關、高校、社會團體等熱心生態公益的有志之士,與各高校、社會團體建立志願者服務聯盟,定期開展生態文明志願服務活動。”徐錦心說。

福州國家森林公園自然宣教中心剛剛度過了自己三週歲的生日。自然宣教中心由福州國家森林公園、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省觀鳥協會共同發起成立,透過籌措社會資金,以“參觀+自然導賞+自然筆記+自然手工”的模式,為青少年群體提供與大自然深度互動的機會。

為更好打造生態文明共建共享平臺,福州國家森林公園計劃打造智慧植物園。

“我們將運用物聯網、大資料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資訊智慧終端等新一代資訊科技,對生態、服務、管理等過程進行數字化表達、智慧化控制和智慧化管理。”福州國家森林公園副主任李慶晞說,智慧植物園將圍繞“植物保護”和“服務遊客”兩大核心需要,構建馴化、生態保護、科研科普、森林旅遊、公園管理等相關應用,全面提升園區智慧化水平。

記者手記>>>

生態共建綠色共享

森林公園已在中國走過了3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國最綠省份”福建的森林公園建設更是其中的代表。

作為生態文明制度創新的重要成果,森林公園在森林資源保護與開發方面,貢獻良多。一方面,森林公園的建立與運轉,實現了對森林資源與生物多樣性成建制的保護;另一方面,作為開發森林旅遊的重要載體,森林公園探索出了一條生態資源永續利用、綠水青山轉換為金山銀山的有效路徑。

森林公園主張共建共享的生態文明建設思維。透過自然教育、公眾參與、社會協同,森林文化得到弘揚,公民生態理念得以覺醒。

當然,森林旅遊仍屬新興業態,存在產品形態單一、品牌影響力不足、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森林公園與森林旅遊的進一步發展,需要更多智慧。

(記者 張輝)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