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每日閱讀:佛曰不可說?柏格森和科學研究方法

由 貝拉拉讀書中 發表于 旅遊2022-08-17
簡介在認識論方面,柏格森認為我們不能把事物分割成一個個的部分去認識,但他不僅認為桌子不能分成桌面,四條腿和螺絲釘,他甚至認為桌子和桌子周圍的空間也是不可分割的

道教花錢用在什麼地方

亨利·柏格森是法國現代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作家之一,法蘭西學院院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今天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他的認識論哲學觀點。

每日閱讀:佛曰不可說?柏格森和科學研究方法

柏格森

著名人類學家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在他的著作《憂鬱的熱帶》裡介紹了自己一開始學習哲學後來改成人類學的經歷,就是因為他覺得我們應該“揚棄柏格森式的信仰,揚棄那種把存在與事物都變成一堆廢話,以便使他們成為無法言說的那種繞圈子的辯詞。”相反,他覺得存在和事物可以保留其各自清晰的輪廓和各自的價值。事物可以維持一種獨立性,維持其”可辨認了解的結構“。這樣不同事物和存在可以透過兩者間關係而”相互澄清“。

每日閱讀:佛曰不可說?柏格森和科學研究方法

斯特勞斯

如果這段話對你來說本身就已經很繞,本身就像“繞圈子的辯詞”,那如果你開始閱讀柏格森,可能會更加的雲裡霧裡。讓我們嘗試去理解一下:

柏格森的哲學裡面,有一個主題,是關於科學的研究方法,或者說是關於我們如何認識事物的。如何認識事物,本身就是哲學的一大主題,即認識論。在柏格森的時代,科學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那還是牛頓力學體系最輝煌的時代,機械的觀點深入人心。人們以機器為模型思考世界,認為自然,社會,和人類的心理活動都遵守著嚴格的規則和數學般的精確。現代科學很大程度上依然是這樣的結構,例如一張桌子分成桌面,四條腿,和連線的螺絲釘,例如心理學把人的心理分成感覺,知覺,記憶,觀念,注意力等,例如生理上/生物上把生命分成解剖學上的一個個部分等。

但是越來越多的思想家,哲學家們反對這樣死氣沉沉的機械論觀點,認為事物不能像一個個的機械零件一樣簡化成一個個的部分,認為部分加部分不等於整體,整體大於部分之和,即所謂“有機”的整體觀念。同時,人也不是由精確的物理數學規律所決定的,她有著自由意志。柏格森便是這些反對機械論觀點的思想家之一。

在認識論方面,柏格森認為我們不能把事物分割成一個個的部分去認識,但他不僅認為桌子不能分成桌面,四條腿和螺絲釘,他甚至認為桌子和桌子周圍的空間也是不可分割的。也就是說,本來並不存在桌子,只是因為我們的理智的侷限性,我們只能透過把事物分割開來去認識事物,從而在這綿延不斷地空間裡面辨認出桌子,椅子,檯燈等事物。

而這個甚至在機械論甚囂塵上之前就已經發生了。也許幾十萬年前語言的出現的時候就發生了。因為根據柏格森的觀點,我們的語言也是單個的概念,例如“桌子”“桌面”“桌腿”“螺絲釘”等都是單個的概念,沒有哪個詞是描述桌腿和它周圍的空間的,或者描述桌子和它上面的檯燈的。因為我們語言的這個特點,我們的思考方式也是這樣(語言和思維的關係,也是一個非常有爭議性的話題)。所以可以說自從語言出現,人類就開始用這種為行動方便起見對事物進行分割裁切的方式,用單個的概念進行思考了。還有一些學者認為,也許從人類的出現,甚至從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創世之始,從世界脫胎於混沌的時候,這種分割的思維方式就發源了。

所以這就是斯特勞斯所說的,使事物變得“無法言說的那種繞圈子的辯詞”。既然不讓分割地來看事物,也不讓用語言來描述事物(因為語言也是一個個獨立地單個地概念,可以理解為就是一個分割工具),那不就是”無法言說“了嘛。這也是為什麼斯特勞斯說,他認為事物事物可以保留其各自清晰的輪廓和”可辨認了解的結構“,因為從某種意義來說,柏格森的觀念就是要消除這種清晰的輪廓。

那麼,從混沌中來,回到混沌中去?我們無法認識事物了嗎?

柏格森認為,有一個更好的認識事物的方式,能夠獲得“絕對的知識”(他認為機械論方法,或者我們通常的理智的方法,分割地看待事物的方法只能獲得”相對的知識“)。這種更好的方法就是透過直覺。他稱為”理智的同情“。也就是透過所謂直接的進入到事物內部的方法去認識事物。這種直接的意識是和認識物件相結合的,甚至說是重合的。透過這種直覺的方法,我們會發現自我以及萬物都是”綿延“的。這種綿延的狀態的意思是不斷變化,發展,生成,流動的一種狀態,和孤立靜止的狀態正好相反。

聽起來好像很厲害的樣子。有一種天人合一或者武俠小說裡面人劍合一的狀態。妙啊妙啊。但是雖然聽起來很美好,我們依然不知道,我想去直覺地認識這個桌子,具體怎麼操作呢?這也是柏格森理論的一個難題,是他的理論充滿神秘主義色彩的地方。我們可以說,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畢竟,”言“,語言,對於柏格森來說也是有缺陷的。我們只能直覺的認識他的理論,而不能透過語言。這似乎是一個謬論,因為我們確實正在用語言來嘗試瞭解柏格森的理論。所以,你認同柏格森的看法嗎?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