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房山區探秘“史前溶洞”,賞自然生態地質奇觀

由 瀟湘晨報 發表于 旅遊2022-08-07
簡介其中最為著名是石花洞和銀狐洞洞穴是在距今約十幾萬年前開始形成的,是中國北方溫帶氣候條件下岩溶洞穴的典型代表

銀狐洞在什麼地方

為全面記錄展示房山世界地質公園景區地質遺蹟和地質風貌,11月,組織多位攝影愛好者來到位於房山區河北鎮的石花洞,拍攝景區內的地質景觀、美麗風光、人文活動。

房山區探秘“史前溶洞”,賞自然生態地質奇觀

石花洞,又稱十佛洞,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南車營村,距離城區50公里。石花洞有七層,層層相連,洞洞相通。洞中生有絢麗多姿、奇妙異常的石花,洞內的岩溶沉積物數量為中國之最,其美學價值和科研價值也可居世界洞穴前列。與聞名中外的桂林蘆笛巖,福建玉華洞,杭州瑤琳洞並稱我國四大岩溶洞穴。

房山區探秘“史前溶洞”,賞自然生態地質奇觀

石花洞園區有各類岩溶洞穴30餘個,分佈在大石河沿岸,洞穴位於距今4。9-4。5億年期間,形成的石灰岩中(地質學家稱為“奧陶系”)。其中最為著名是石花洞和銀狐洞洞穴是在距今約十幾萬年前開始形成的,是中國北方溫帶氣候條件下岩溶洞穴的典型代表。洞穴內次生化學沉積物千姿百態,堪稱溶洞的藝術殿堂。

房山區探秘“史前溶洞”,賞自然生態地質奇觀

岩溶地貌是水對可溶性岩石(碳酸鹽巖、石膏、岩鹽等)進行以化學溶蝕作用為主流水的沖蝕、潛蝕和崩塌等機械作用為輔的地質作用,由這些作用所產生的地貌現象的總稱也叫“喀斯特”。 “喀斯特”是原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島上石灰岩高原的地名,意思是岩石裸露的地方,那裡有典型的岩溶地貌,“喀斯特”一詞意為岩溶地貌

是“karst”的音譯。

地下岩溶蝕空形態有喀斯特管道,地下河(湖)、溶洞等,堆積形態有石鐘乳、石筍、石柱、石灰華等。洞穴頂部的滴水向下滲透

溶液會慢慢蒸發,碳酸鈣會緩慢沉澱,時間久了,就形成了碳酸鈣沉積。由下往上生長的稱為“石筍”,由上往下生長的叫做“石鐘乳”,石筍和石鐘乳分別向上和向下不斷生長,最後連線成為一體,稱為“石柱”。

房山區探秘“史前溶洞”,賞自然生態地質奇觀

4億年前房山地區曾經是一片海洋,在海底沉積了厚度巨大的碳酸鈣沉積物,變成岩石後就是現在的石灰岩。在7000萬年前華北地區發生了構造運動,流水對地表和地下的岩石進行侵蝕,房山地區的許多洞穴就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石花洞就是在經歷了多次抬升後所形成的多層溶洞。

房山區探秘“史前溶洞”,賞自然生態地質奇觀

房山區探秘“史前溶洞”,賞自然生態地質奇觀

(責任編輯:甄珍)

【來源:房山區文明辦】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