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一群志願者撐起一座文化館 良渚“大屋頂”怎麼做到的

由 浙江日報 發表于 旅遊2022-07-30
簡介”一場社群文化自治的探索讓理想社群之夢照進現實從大屋頂到良渚文化村,這樣社群自發公益、共同管理的良好文化氛圍如何是維繫的

良渚文化村有什麼好玩的

2018-08-21 16:1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黃天然 實習生 王豔穎

一群志願者撐起一座文化館 良渚“大屋頂”怎麼做到的

這個夏天,在良渚文化村村民、杭州藝術家“志願者”李杭育,在遠離市中心16公里的良渚社群文中心——“大屋頂”舉辦了個人畫展《生命史》。

也是在今年,高曉松選擇把自己的“曉書館”安放在此,成為轟動一時的全城文化新聞。

由著名建築安藤忠雄設計的“大屋頂”,面世兩年來已經成為全城文藝青年們蜂擁而至的文化潮流地,成為杭州的文化新地標。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座建築面積達10000平方米的文化藝術中心,背後依靠著一群志願者日常執行和維護。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志願者來?她的背後又蘊藏著怎樣的社群文化和價值觀?

這個盛夏,記者走進良渚文化村。

只有14名正式員工的大屋頂

卻有兩三百名志願者常年服務

8月的大屋頂外,一片向日葵花海開得正盛。儘管天氣炎熱,到訪大屋頂的人依舊絡繹不絕。

平均每月,在大屋頂舉辦的活動不下20場,涵蓋美術、戲劇、出版、公益、娛樂等多個門類。

“大屋頂的正式運營員工只有14人,是不是很驚訝?”大屋頂館長張炎神秘一笑。

他介紹,自2016年正式運營以來,大屋頂的定位不是“高高在上”傳播教育式的藝術中心,而是一座良渚文化村村民們可以共同建設的文化空間。“大屋頂運轉的動力離不開我們的志願者隊伍。”大屋頂館長張炎介紹說。

目前,大屋頂長期服務的志願者隊伍有200-300人,包括了各年齡段各種職業的村民。圖書管理、村民學堂等多項工作都是志願者協作完成的。

一群志願者撐起一座文化館 良渚“大屋頂”怎麼做到的

說起與大屋頂的情感與記憶,也許在文化村的每個村民能都說出不少故事。

“老村民”趙美娟奶奶今年65歲,是大屋頂“村民學堂”木蘭拳班和腰鼓隊的志願者老師。退休前,趙奶奶是國際準星級木蘭拳教練,現在每天清晨6點她帶領著村民拳隊“木蘭英姿”準時在大屋頂開練,在她指導下拳隊還拿下了市裡不少獎項。“在大屋頂做志願者其實也是一種文化體驗。不僅僅是付出勞動,而是在這裡有了鄰里交流的空間、在為社群貢獻中收穫生活的充實感。”

一群志願者撐起一座文化館 良渚“大屋頂”怎麼做到的

家住良渚陽光天際的年輕媽媽雅惠是外企的一位高管,也是大屋頂的圖書管理員。兩年來與孩子一起來大屋頂,已經成為她每週的“親子必修課”。“我們很享受在圖書館的安靜時光,雖然平時忙碌,但週末盡我所能地為大屋頂做些公益,對孩子也是一種言傳身教。”雅惠說。

一群志願者撐起一座文化館 良渚“大屋頂”怎麼做到的

幾乎每個週末,家住在上海普陀區的90後男生小藍,都會乘坐高鐵來到杭州良渚文化中心,成為“曉書館”的志願管理員。這段跨越兩座城市的漫漫行程,他已經堅持了3個月。

一群志願者撐起一座文化館 良渚“大屋頂”怎麼做到的

“最初也許是衝著高曉松老師那句‘詩與遠方’來到了這裡,記得當時五月落地窗外櫻花爛漫,我一下子就被世外桃源般的環境和氛圍吸引了。我遇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熱情奉獻的朋友,感謝大屋頂讓我感到讀書這件事不再孤獨。”志願者小藍說。

“目前大屋頂微信公眾號上長期開放招募志願通道。志願者可根據工作人員釋出的活動預告,選擇感興趣的服務型別,並自由選擇服務時間。”大屋頂志願者管理負責人周昳婧介紹說。

建立兩年來,這種由民間志願者驅動的運營方式,讓大屋頂的“文化之水”流動起來,獲得“眾籌式”的勝利與廣泛的民間傳播。

“我們統計去年志願者服務小時數達到了6000小時。”大屋頂的媒體負責人趙楠告訴記者,“這個數字還有可能再擴大,今年年初招募志願者招募資訊一發布,就收到了近2000份申請,沒想到無償的公益服務也如此搶手。”

從大屋頂到更多社群文化平臺

志願文化造就溫暖鄰里空間

“大屋頂”是良渚文化村社群的一個縮影。

在良渚文化村19個小區8100餘戶村民中,每天都有許多頗有趣味的公共文化空間和平臺在他們自發公益和自主管理下運轉著。

32歲的鐘原是位鋼琴啟蒙教師,2016年來到良渚文化村後她感到這裡的社群文化氛圍濃郁。“居住在這裡不僅僅是每天上下班,而是能與社群有更多的聯絡。我發現這裡有一個很好的‘村民學堂’,我就報名做了音樂素養和合唱課的志願者老師,認識了很多熱愛音樂的朋友。”

一群志願者撐起一座文化館 良渚“大屋頂”怎麼做到的

居住在文化村秋荷坊的邵琳,是位遊歷過30多個國家的旅行達人。學習過專業英式禮儀的她,在村裡開設了“中西文化與生活”村民學堂課,與鄰居們一起分享國際旅遊的經驗和見聞。

在文化村社群裡,有居家養老文化服務中心,暑期孩子們的良渚學堂,村民自發建立的京劇、腰鼓、木蘭拳、春田花花樂團等30餘個社團。

此外,還有“村民日”“書香良渚”“鄰里節”和“跨年村晚”等公共文化活動。

一群志願者撐起一座文化館 良渚“大屋頂”怎麼做到的

各小區建立有百個不同型別的居民活動微信群,每天分享著生活和社群新鮮事。在村民的熱情參與和相互帶動下,都已經成為良渚文化村的活躍的文化平臺。

“良渚文化村的人文建設最初來源於《村民公約》,這份建設理想家園的共同價值觀讓村民有了歸屬感。”良渚文化村社群黨委書記徐一峰說。

從最初維護公約‘獻勞動’的志願服務,到現在村民們‘獻文化’知識的自發行動,經過這些年的發展,良渚文化村居民的社群的情感也更加緊密。目前,小到幾十人的鄰居聚會,大到上千人的大型活動,文化村村民自主發起的活動每年都有百餘場。

一群志願者撐起一座文化館 良渚“大屋頂”怎麼做到的

這讓居住在良渚文化村白鷺郡南的日本村民古鹽英理迅速適應並愛上了在這裡的生活。“不少文化村的村民都有很多興趣愛好,和他們交流對話,讓我感覺到這裡是能夠獲得心靈充實感的社群,沒有文化的隔閡。”

一場社群文化自治的探索

讓理想社群之夢照進現實

從大屋頂到良渚文化村,這樣社群自發公益、共同管理的良好文化氛圍如何是維繫的?

“良渚文化村像是社會基層自治探索者,與以往的社群自上而下地推進社群行政管理工作不同,在《村民公約》的指引下,我們更倡導村民的公共意識,透過自下而上的自發公益和自主管理來實現社群自治。”

一群志願者撐起一座文化館 良渚“大屋頂”怎麼做到的

對於有十幾年社群工作經驗的徐一峰來說,在良渚文化村工作最大的不同,就是職責從“管理”變成了“服務”。

見證大屋頂成長的張炎說:“開發商、政府與居民對於理想社群的共同願景,讓大屋頂現象提供了土壤。基層社群在建立志願者文化上給予了許多扶持和引導,為居民自發組織文化活動提供空間和平臺,最終形成了現在的氛圍。”

目前,在良渚文化村已經建立了一套規範的議事流程:村民自發提出建議後,由社群牽頭、號召居民代表、法律界人士、物業公司一起洽談,形成的方案後公示徵求村民意見,實施後成效也將會公示。

對於村民參與自發公益,社群也有詳細的管理和激勵方案,在社群服務中心可以看到,每位志願者都有一本綠色的小記錄冊,記錄著他們為文化村做出的點點滴滴,根據志願服務次數還能在社群積分兌換到獎品,以表彰和鼓勵志願者的公益行動。

“高素質且有公共意識的村民自發地成為社群文化平臺運轉的原生動力,這也降低了我們基層的治理成本。”徐一峰說。“以良渚文化村村民社團為例,目前日常運營都由村民自主管理。”

一群志願者撐起一座文化館 良渚“大屋頂”怎麼做到的

今年,良渚文化村還誕生了杭州首個“社群公益基金會”。目前有200萬註冊資金,除了南都公益基金會和阿里公益基金給予部分支援外,其餘均由村民們的籌款。這也讓村民自發公益和共建家園的善行,有了更多的經濟支撐。

期待這一場社群文化自治的探索,能成為這座城市的基層治理模式之一,讓更多夢想照進現實!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