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

上古“三皇”指的是誰?神農、黃帝還不夠格,伏羲、女媧要往邊靠

由 華夏時間線 發表于 旅遊2022-07-28
簡介最早的三皇指的應該就是天、地、人三皇,不過這種三皇的叫法應該也是後起的歷史歸納法,《周禮》說“外史掌三皇、五帝之書”,可見傳說中的三皇其實不只有這一組

淮陽的廟現在關了嗎

華夏時間線:上古卷

風雲人物:天皇、地皇、人皇

上古“三皇”指的是誰?神農、黃帝還不夠格,伏羲、女媧要往邊靠

(全文4800餘字,且行文比較嚴肅,請耐心閱讀)

盤古開天闢地、化育萬物以後,我們的世界是以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存在著,從什麼時候開始華夏大地上才有了國家?

關於國家的起源,學界一直都存在著很大的分歧,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與國家的起源》一書中指出:“國家就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的產物”

簡單來說就是,國家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需要才建立起來的,

但是這種說法跟古老的華夏大地上流傳的傳說顯然是不符的。

在中國人的歷史傳說之中,世界是從盤古開闢開始的,盤古是這個世界上第一個“人”,也是華夏大地上的第一個君主——所謂“三才首君、御世首君”也。

上古“三皇”指的是誰?神農、黃帝還不夠格,伏羲、女媧要往邊靠

盤古死去以後,由“三皇”繼續統治著華夏大地。

近代學者對於“皇”字的解釋頗有爭議,很多人認為“皇”字在歷史上從來沒有被當做帝王名號使用過,它僅僅是作為一個修飾詞與“帝”、“王”等稱號連用,也有人認為“皇”字是用在神靈之上的稱號。

但事實上,“三皇”的說法由來已久,

《周禮》

中有“

外史掌三皇、五帝之書

”的記載,此書相傳為周公所作,成書年代至遲是在戰國時期,可見“三皇”是華夏民族記憶裡很久遠的傳說,但“三皇”具體代表的是哪“三皇”書中沒有提及。

直至秦朝建立之後,廷尉李斯等向秦始皇上尊號,有“

天皇、地皇、泰皇

”一語,我們始知道“三皇”是實有所指。此事見載於《史記》,可信度應該是很高的,秦朝去古未遠,由此我們可知“天皇、地皇、泰皇”的稱號至秦朝時已經流傳很久。(司馬貞《索隱》認為“泰皇”當指“人皇”)

上古“三皇”指的是誰?神農、黃帝還不夠格,伏羲、女媧要往邊靠

徐整、皇甫謐等人,當是根據這諸多傳說整理出了上古帝王世系,這份“

華夏上古帝王家譜

”影響了中國古代讀書人近兩千年。

但是我們知道,漢文字起源於黃帝之時,《水經注疏》說:“古文出於黃帝之世,倉頡本鳥跡為字,取其孳乳相生”,唐代張彥遠《法書要錄》說:“迨乎伏羲氏作,始定人道,辨乎臣子,伏而化之,結繩而治。故孔子曰:‘三皇伯世,葉神無文’。”

伏羲、黃帝之世據“三皇”年代荒遠,由此可知“三皇”之時必定沒有文字,明代陳耀文《天中記》引《真源賦》說:“

人皇君兄弟九人結繩刻木四萬五千六百年

”。

天地初開之時,人類社會的野蠻荒涼可想而知,《帝王世說》曰:“天地開闢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或冬穴夏巢,或食鳥獸之肉”,所謂“

不殊於羽族,取類於毛群

”,與鳥獸為伍,

這種時期不但沒有記錄“三皇”名號的文字,恐怕也沒有“三皇”名號存在的必要。

據記載,天皇、地皇各立一萬八千歲,而人皇治四萬五千六百年,從時間上來講,這很明顯也不應該是一代人的年齡。《黃帝內經》上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也從沒聽說一個人能活幾萬歲的。

上古“三皇”指的是誰?神農、黃帝還不夠格,伏羲、女媧要往邊靠

由此推之,傳說中的天、地、人三皇,應當不是某一位帝王的名號,似乎應該是對時代的稱呼。

正如所謂的上古“十紀”論一樣,應該是後人追溯上古時期的時空歸納,《金樓子》載:

“粵若稽古,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分有十紀:一曰九頭,二曰五龍,三月括堤,四曰合雒,五曰連通,六曰序命,七曰修飛,八曰因穆,九曰禪通,十曰疏訖。”

這種記述與現代地質學年代歸納法很相似,寒武紀、侏羅紀、白堊紀……生活在當時的生物並不知道自己生活在哪一紀,只有後來定義的人才知道。

同樣的我們試想一下,生活在數百萬年前的先民,會給自己生活的上萬年週期冠以“九頭紀”的名號嗎?

這種年代劃分,更像是後人追溯上古時期的一種時間記錄方式。

如鄭樵《通志》說,以傳說中的伏羲氏至無懷氏十五世為天皇,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這是後起的說法,並不是傳說中“三皇”初相。

在最早的文字記載當中,“三皇”是有形象的,在古籍記載中:

天皇十三頭,驤首麟身,身佩九翼。

地皇十二頭,女面龍顙馬蹄蛇身。

人皇九頭,龍身驤首,駕六羽,乘雲車出谷口。

上古“三皇”指的是誰?神農、黃帝還不夠格,伏羲、女媧要往邊靠

這個形象讓人實在難解,何為十三頭,人怎麼會有十三個頭呢?但

正因為其難解,才說明其形象的原始性

,最先記錄下這些形象的徐整、皇甫謐等人都解釋不了,恰恰說明這是他們有所依據,是從別的地方聽來、看來的。

後來的一些學者解釋,認為十三頭是兄弟十三人,或者說是十三世,這都是附會的結果,並不是初相,真實的傳說應該就是“

天皇十三頭,地皇十二頭,人皇九頭

”。

《拾遺記》

記載了這樣一件事:

“頻斯國有楓林,林東有大石室,可容萬人坐。壁上刻有三皇之像,天皇十三頭,地皇十一頭,人皇九頭,皆龍身,亦有膏燭之處,緝石為床,床上有膝痕,深二三寸。”

《拾遺記》是東晉王嘉所錄,頻斯國在哪裡我們不知道,但是從文中描述來看,這個大石室是一處古蹟無疑,壁畫上畫著的就是十三頭龍身的天皇,由此也可以知道“天皇十三頭”才是傳說的初相。

上古“三皇”指的是誰?神農、黃帝還不夠格,伏羲、女媧要往邊靠

而《古微書》所載三皇形象,

“驤首麟身”

,很明顯是一個龍馬的形象。凡此異象,似乎是在暗示我們,“三皇”並不是人類的形象。

《辨證論》說,自天地化育萬物以後的時代總稱為“三皇”,其次是“

蛇軀牛首之聖

”,其次才是“

衡珠日角之皇

”。“蛇軀牛首”說的是伏羲、神農氏這個時期,“衡珠日角”說的是秦皇漢武這個時期。

伏羲、神農這個時代,牛首、蛇身形象就讓後人十分費解,所以,伏羲、神農在傳說中同時具備人和神的屬性。而據史料我們可知,“蛇軀牛首”之前是“驤首麟身”,

這個時期傳說的“人王”似乎更多的帶有神的屬性

《論衡校釋》說:“女媧之前,齒為人者,人皇最先”

,這似乎也在告訴我們,在三皇時期的前兩段是不能稱為“人”的,直到人皇之時才能稱為人。

在盤古的傳說中,混沌生陰陽,陰陽分天地,天地陰陽交感,中和為人,所以才有“天地人”三才。天皇、地皇繼盤古而生,其稱號似乎正是呼應天地,

《董子》曰:“古之造文字者,三畫連其中者謂之王,三畫者,天地與人也”。

國家到底是怎麼出現的?在我們歷史傳說的記憶中,未有人,先有人王,我們的人王是“君權天授”的,從盤古時期一直延續到大清朝,這似乎是一種政治說辭,從情理上實在是說不過去。

所以在傳說中的伏羲女媧之前,有沒有國家,我們似乎是拿不出什麼像樣的證據,賈公彥《周禮正義序》中說的挺有道理:“

天皇地皇之日,無事安民,降自燧皇,方有臣矣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四有文:“

拒燧皇謂人皇,在伏羲前,風始,始王天下者

”(引自《易通卦驗》)。

上古“三皇”指的是誰?神農、黃帝還不夠格,伏羲、女媧要往邊靠

說燧皇始王天下是有一定說服力的,那麼燧皇以前漫長的數百萬年,應該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氏族部落,那麼“三皇”自然也就不是人王了,自然也不能在野蠻矇昧的時期王天下了。

我們看古籍記載中“三皇”事蹟似乎也能佐證這一點。

萬英民《三命通會》說,天皇氏淡泊無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定每年歲首之所在,這裡的干支不同於後來的“黃帝命大撓制甲子”。

其十干為: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

十支為:困敦、赤奮若、攝提格、

單閼

、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

這是最古老的干支紀年法,就是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裡用的那種紀年法。

地皇氏定三辰,分晝夜,以三十天為一個月,以干支來配月;人皇氏裁度九州,“政教君臣所自起,飲食男女所自始”。

三皇事蹟,辨別歲月,裁度九州,皆從大處著眼,很明顯也是附會的說法。這些說法,最初應該來自於緯書,

《論衡校釋》說:“天地開闢,有天皇、地皇、人皇。出自河圖,不足徵信”。

上古“三皇”指的是誰?神農、黃帝還不夠格,伏羲、女媧要往邊靠

緯書的起源,最早似乎能追溯到戰國時期,到漢代時就已經大盛,緯書所記載的內容駁雜不經,後來被道教三洞大量地吸納。據載,道教三洞本來稱作“三皇”,晉武帝時,南海太守鮑靖好仙道,登嵩高山,入石室清齋,發現了古三皇文。

後來,鮑靖被指偽造《三皇文》,被朝廷誅殺。自此以後,道教經典避諱“三皇”稱呼而改稱“三洞”。

三皇的傳說在道家典籍記載頗多,當然多有神化玄幻的色彩,但是,它的故事大都有傳說為基礎,並不完全是向壁虛造,它的傳說基礎很大一部分就是來自於緯書,而緯書同樣不是向壁虛造,它的記載很多來自於遠古和民間傳說,很多先儒所不屑的傳說被它不加辨別的吸納。

三皇的傳說可能就是這樣被吸納進來的,

天皇初相應該就是那個驤首龍身十三頭、身佩九翼的怪物

,當然這個形象也應該也是經過若干年流傳變遷的產物,真實的初相我們已經沒有辦法知道了。

在後人追溯華夏起源和帝王世系的時候,把這個十三頭的傢伙搬了出來,讓他成為了繼盤古而治的上古帝王。

上古“三皇”指的是誰?神農、黃帝還不夠格,伏羲、女媧要往邊靠

但三皇源頭真身應該是神,傳說中顓頊曾經絕通天地,在顓頊以前是人神雜處。孔子曰:“以化合神者稱皇,徳合天者稱帝,徳合仁義者稱王”,《辨證論》說:“天皇氏淡泊自然與極同道”,陸希聲《道德經傳序》說:“周之末世其幾矣……老氏以三皇之質以救其亂”。

所謂“自然”“無為”本就是天道,所以,皇道即是天道。《管子》曰:“明一者皇,察道者帝”,一者,太極也,混沌也,其非天帝而何?

《周本紀》載:“殷之末孫季紂,

殄廢先王明德,侮蔑神祇不祀,昏暴商邑百姓,

其章顯聞於天皇上帝

”,天皇,似乎跟這個有類似的屬性。

關於上古三皇的事蹟實不可考,但是三皇對華夏民族的影響卻很深,對於我們研究歷史的人來講,首先需要有一個史觀,所以就必須把三皇這段上古傳說做一個梳理,主要是要知道它在古人眼中的地位和對歷史的影響。

漢代孔安國序《尚書》,第一次將三皇與伏羲、神農、黃帝畫上了等號,但是這種說法與司馬遷將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列為五帝一樣,是沒有什麼依據的。

最早的三皇指的應該就是天、地、人三皇

,不過這種三皇的叫法應該也是後起的歷史歸納法,《周禮》說“外史掌三皇、五帝之書”,可見

傳說中的三皇其實不只有這一組

上古“三皇”指的是誰?神農、黃帝還不夠格,伏羲、女媧要往邊靠

天、地、人三皇並不是古代象牙塔裡的東西,並不是文人和歷史學者之間的文字遊戲,而是古人心中的一種歷史和文化歸屬。

邱濬《大學衍義補卷六二》載:

“唐天寶六載,敕三皇五帝創物垂範。。。其擇日置廟,樂用宮懸,牲用少牢,以春秋致享。

七載,又詔置廟祀三皇以前帝王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

這是歷史上皇家祭祀三皇的開始,此時的三皇顯然是受到了孔安國等人的影響,跟天、地、人三皇區分了開來,成了所謂的“前三皇”和“後三皇”。

古代皇家廟祀先祖,最早就追溯到“前三皇”,三皇以前的祖先,有陵墓的派人去守陵,因為年代久遠荒茫,不立廟祭祀。

上古“三皇”指的是誰?神農、黃帝還不夠格,伏羲、女媧要往邊靠

研究歷史,就要進入到古人的歷史環境和思想背景之下,在清代以前,古人大都是相信“前三皇”的存在的,不過同樣也承認三皇之事年代荒茫不可稽考。直到清末,崔述等人開

疑古

之端,認為三代以前很多歷史都是楊墨之徒杜撰,從而直接否認上古史,自此一發而不可收拾。

《後魏書》中講了一件事,說後魏獻文帝拓跋弘,想將帝位提前讓給太子,群臣就建議道:“

三皇之世,澹泊無為,故稱皇,是以漢高祖既稱皇帝,尊其父為太上皇,明不統天下

。今皇帝幼衝,萬機大政,猶陛下統之,謹上尊號太上皇帝。”

可見,三皇的傳說已經深深地印在我們的歷史文化當中。

最後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在戰國甚至更早以前,流傳著天、地、人三皇的傳說,這個傳說的初相應該帶著上帝的色彩和神的屬性。後人追溯華夏曆史起源、整理帝王世系時,把這個上古的傳說整齊成了上古的帝王,於是就有了“三皇五帝”的說法。

後來的歷史研究者,知道三皇之時荒昧不可靠,於是就把伏羲、神農、燧人、女媧、黃帝等這些傳說中的古帝王和三皇的稱號對號入座。於是,華夏的歷史和可考的帝王世系就從這個新版“三皇五帝”開始了。

上古“三皇”指的是誰?神農、黃帝還不夠格,伏羲、女媧要往邊靠

後記

盤古化育,三皇繼治,上古三皇的資料查找了很久,也思考了很久,可是遲遲不敢下筆。

千百年來,都以古三皇之時荒茫不可考,所以沒有人敢去考證這段比傳說還久遠的傳說,我當然也不敢。

但是,鑑於三皇是我國上古傳說中帝王世系中重要的一環,而且是歷經時間最悠久的一環,想要梳理華夏時間線不得不寫一下這一段,所以雖然經過了幾天的準備但是下筆時仍然是沒什麼頭緒。

只好寫在這裡聊以備缺,

拋磚引玉,以待來者

喜歡研究中國歷史的朋友,

關注一下

,就可以第一時間看到我更新的文章。

文|王玄陵

參考閱讀:

盤古,一個南方少數民族的傳說,是怎樣變成華夏民族創世神的

【參考文獻】

1。南宋胡宏《皇王大紀》

2。《三家注史記秦始皇本紀》

3。《宋元學案介軒學案》

4。唐代張彥遠《法書要錄卷六》

5。明陳耀文《天中紀》

6。梁孝元帝《金樓子》

7。唐代虞世南《北堂書鈔卷第一百五十八》引《帝王世說》

8。宋代李昉《太平御覽》

9。明代孫瑴《古微書》

10。《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11。皇甫謐《帝王世紀》

……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