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記憶力超強!東腔戲第六代傳人盛翠萍默寫劇本30部

由 極目新聞 發表于 運動2022-07-04
簡介極目新聞記者 董淑健通訊員 劉世民 王春霞5月4日是星期二,湖北省羅田縣東腔戲第六代代表性傳承人盛翠萍在白廟河文化站教徒弟裴金香演出

東腔的腔怎麼組詞

極目新聞記者 董淑健

通訊員 劉世民 王春霞

5月4日是星期二,湖北省羅田縣東腔戲第六代代表性傳承人盛翠萍在白廟河文化站教徒弟裴金香演出。每逢週二、週四教徒弟唱戲,是盛翠萍近10年來一直堅持的習慣。

與傳統的僅靠口口相傳沒有本子的做法不同,盛翠萍是先把戲的內容默寫出來,整理到本子上,讓徒弟熟悉了本子之後再手把手地教。如今,盛翠萍默寫出的劇本已有30部。

記憶力超強!東腔戲第六代傳人盛翠萍默寫劇本30部

東腔戲是流傳於鄂東以及豫東南、皖西一帶的“原生態”的劇種,至少在清朝中葉以前,該劇就已經在大別山地區流行了,專家認為,東腔與京劇、楚劇、漢劇等皆有淵源。

東腔戲流行於鄂豫皖,既可登臺表演,也可唱堂會

4日上午,白廟河文化站站長李於一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東腔戲當地人稱“哦嗬腔”,聲音高亢清脆,需要演唱者拿嗓子硬頂上去,所以唱的時候有很強的穿透力和很活躍的現場氣氛。

記憶力超強!東腔戲第六代傳人盛翠萍默寫劇本30部

李於一說,東腔戲在鄂東一帶的販腔、山歌、小調等的基礎上發展而成,保留了當地原汁原味的文化和生活習俗,由於它不用弘樂而主要用擊樂和吹奏樂伴奏,且有一人唱多人和,臺前唱臺後和等靈活的演唱方式,使它既可在舞臺演出,又可化整為零在私人家裡唱。它與當地方言緊密結合,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如今,羅田縣雖然沒有東腔戲專業劇團,但有業餘劇團多個,業餘坐堂戲班數十個,演唱仍保持著獨特的原生態表演方式。

盛翠萍13歲登臺從小丫鬟演起,唱了半個多世紀,上過省級大舞臺

雖然只有小學文化水平,但盛翠萍唱東腔戲的功底卻十分紮實,因為她出身東腔世家,爺爺會唱,父親也會唱,父親還是當地“著名演員”。鄰居們開玩笑說,她家的祖墳一定埋到了戲臺那裡,她從五六歲就會唱戲,還有一幅天生的好嗓子。

記憶力超強!東腔戲第六代傳人盛翠萍默寫劇本30部

盛翠萍介紹,她從13歲起就能跟著父親一起登臺表演了。開始時,她只能演個小丫鬟一類的配角,但演著演著就能唱主角了。半個多世紀以來,她上過各種各樣的舞臺,包括多次參加湖北省的文藝匯演。2006年,她成為東腔戲第六代代表性傳承人之一。

由於她在戲臺邊長大,從小酷愛東腔戲,記憶力又好,入戲的能力強,加上又跟著父輩一起從鄂東、豫東一直演到皖西,幾年下來,她竟然可以客串一部劇中的所有的十幾個角色,每當演出時哪個角色差演員,她化化妝就能頂上去。

記憶力超強!東腔戲第六代傳人盛翠萍默寫劇本30部

“人們都說人生是一個大舞臺,我覺得舞臺就是我的人生”,盛翠萍說,“我在舞臺上成長,從劇中學文化,學知識,向劇中的人物學做人,在演戲中完成人生,體驗人生。”

10年前,56歲的盛翠萍從英山縣東腔劇團退休後,便回到家鄉白廟河鎮,教當地人唱戲,她的願望是利用餘生把自己的所學傳授給更多的人。

傳承保留東腔戲精華:已默寫整理30部大戲

自古以來,中國各行各業都有不把技藝輕易示人、傳人的傳統,以致於許多專業知識成了“獨門絕技”。

盛翠萍則胸懷寬廣,思想開放,她說,現代年輕人,你白傳東西給他們,他們還不願意學呢,因此,她早就有了將幾十年在舞臺所學的東西整理出來的想法。

前幾年在教弟子們唱戲的過程中,盛翠萍發現,如果預先寫好本子,弟子們照著本子學可以領會得更快,同時,她把戲的內容寫到本子上還可以留傳更遠,於是,從2005年開始,她就默寫並整理劇本。

記憶力超強!東腔戲第六代傳人盛翠萍默寫劇本30部

盛翠萍的記憶力是超乎尋強的!她說,從小到大,她接觸過的東腔戲有大戲40多部,小戲70多部,所有這些戲,她不僅記得全部內容,而且每一句唱腔她都記得且都會唱,經她整理的這30部大戲,就包含了所有人物的每一句臺辭。

盛翠萍的目標是利用餘生整理出全部40部大戲,70部小戲,然後傳給後世。

記憶力超強!東腔戲第六代傳人盛翠萍默寫劇本30部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