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2025年實現小時降雨65毫米不積水

由 海外網 發表于 運動2022-07-03
簡介提高預警、排程和應急處置能力方面,建設城市積水內澇感知系統

65毫米等於多少釐米

本報訊(記者 李澤偉)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北京市城市積水內澇防治及溢流汙染控制實施方案(2021年—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方案》提出,到2025年,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重點道路達到小時降雨65毫米不發生積水,中心城區其他道路及新城重點道路達到小時降雨54毫米不發生積水,中心城區溢流口、跨越口在場次降雨小於33毫米時汙水不入河。

《方案》提出多方面工作任務,提高雨水收集、輸送和抽升能力方面,採取雨箅子“平立結合”改造、更換旋流井蓋等措施,進一步擴大道路雨水收集能力。2023年底前完成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及新城道路雨箅子“平立結合”改造。2022年底前完成易積水低窪點路面改造。

提高區域排水能力方面,採取綜合措施治理朝陽區CBD、海淀區馬連窪上地清河西三旗地區、豐臺區南部及河西地區、昌平區回龍觀天通苑地區等積水內澇問題突出的片區。其他區梳理轄區內積水內澇風險隱患較大區域,綜合施策,採取切實有效措施予以治理。2023年底前完成重點區域低窪院落排水系統改造,透過調整地面坡度、高程和匯水流向,增設集水井和抽排設施,解決院落積水問題。

提高綜合管控能力方面,在城市建設和更新中,恢復並增加水空間,擴充套件城市及周邊自然調蓄空間,按照有關標準和規劃開展蓄滯洪空間和安全工程建設。因地制宜、集散結合建設雨水調蓄設施,發揮削峰錯峰作用。恢復和保持城市及周邊河湖水系的自然連通和流動性。嚴格保護河湖、溼地、低窪地等自然調蓄空間,不得隨意侵佔河湖水域。嚴格實施城市規劃,在用地審批、土地出讓、開發建設等階段,明確排水防澇、調蓄設施等用地範圍,落實地塊雨水徑流管控和豎向管控要求,建設海綿城市。修訂城市道路綠化帶及公園綠地建設標準,使新建道路綠地具備雨水蓄滯和消納功能。

提高預警、排程和應急處置能力方面,建設城市積水內澇感知系統。完善預警機制,細化預警標準,構建清河、涼水河、通惠河、壩河等流域及城市副中心精細化洪澇預報模型,完善積水內澇監測、預報預警釋出與響應機制,利用微信、微博等及時向市民提供雨天出行和道路積水預報預警服務。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最佳化完善中心城區搶險基點佈局,實現搶險單元30分鐘內到達(首都功能核心區20分鐘內到達)。各區至少建立一支專業化排水防澇應急隊伍,並根據服務範圍、管網長度配齊人員和裝備。

2025年實現小時降雨65毫米不積水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