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首創“她”字的人,給了中國女性一個真正的身份

由 JSL舞之迷 發表于 運動2022-06-23
簡介來到北京香山玉皇頂,看到有些淒涼的劉半農墳墓,想起這位墓主的一首詩《教我如何不想她》,就是這首詩,中國的漢字中出現了“她”字

誰造了她字

來到北京香山玉皇頂,看到有些淒涼的劉半農墳墓,想起這位墓主的一首詩《教我如何不想她》,就是這首詩,中國的漢字中出現了“她”字。

首創“她”字的人,給了中國女性一個真正的身份

這首詩的內容是:

天上飄著些微雲,地上吹著些微風。啊!微風吹動了我頭髮,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戀愛著海洋,海洋戀愛著月光。啊!這般蜜也似的銀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魚兒慢慢遊。啊!燕子你說些什麼話?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樹在冷風裡搖,野火在暮色中燒。啊!西天還有些兒殘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這是劉半農先生於1920年在在倫敦時寫的一首白話詩,初標為《情歌》,刊於1923年9月16日北京《晨報·副刊》,1926年收在先生的《揚鞭集》,經年傳誦,至今不衰。

首創“她”字的人,給了中國女性一個真正的身份

有人說,這首詩頗有民謠之風,讀起來琅琅上口,意象豐富,透過對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描繪,予以了詩情畫意的描寫。其中 “微雲”、“微風”、“月光”、“魚兒”、“燕子”、“枯樹”、“暮色”、“殘霞”等,入詩即美,予人以“欲寄相思千里月”的遐想。

首創“她”字的人,給了中國女性一個真正的身份

劉半農的大女兒劉小蕙在《父親劉半農》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1920年9月4日,在倫敦作《教我如何不想她》,首次將“她”字引入詩句,並被多人接受。還有人說這首詩歌首創了“她”字。

說起“她”字,首創人就是劉半農。

過去,中國的女性並沒有獨立的指代詞。無論男女,一律用“他”。

但是這樣用文字表達起來比較麻煩,尤其在翻譯的時候更容易無所適從。我們都知道,在英語世界裡,區分男女性別的單詞就有“she”、“he”。

劉半農首創了“她”字,最後他還獲得了法國康士坦丁·伏爾內語言學專獎,成為我國獲此國際大獎的第一人。

但是,讓現代的人很奇怪的是,這在當時卻引起了軒然大波。幾乎把所有的學者都攪亂了。

在“她”字出現以前,翻譯西方作品的時候最早用“他女”來指代。後來用“伊”。我們上學的時候讀魯迅的作品,經常就會遇到這個“伊”字。那時候還很驚訝,為什麼不用“她”呢?

自從“她”的出現,口水仗便也開始了。總之,為了“她”,當時的各大報紙刊物和學生們爭吵得一塌糊塗。更有女權主義者公開反對“她”:“不是主張不分男女界線的嗎?……現在用這‘她’字,不是異曲同工麼?照這樣分別起來,那麼……凡有關於女性代名詞,都應加一女字偏旁才行,這是應當提倡的嗎?”

甚至有人建議,把“他”的“人”字旁改成“男”字旁,成為“男也”。

當然,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看見了。這個“她”一直用到了今天。

首創“她”字的人,給了中國女性一個真正的身份

劉半農先生,1891年5月29日出生於江蘇省江陰縣城裡西橫街一個清貧的知識分子家庭。原名壽彭,後改名復,字半農,號曲庵,筆名寒星,化名範奴冬女士。

1934年6月15日,先生率領北大研究的師生,赴內蒙古一帶進行考古和調查方言的工作,先後到包頭、呼和浩特、大同、張家口等地;不辭辛勞地緊張工作,收錄整理民歌民謠、調查方音及聲調、考察蒙古族民生活,夜以繼日地忙碌,抱病工作。7月9日夜12時扶病登車返回北京,14日病情危篤,住進協和醫院,診斷為被蝨子咬傳染了迴歸熱症,竟然於下午2時與世長辭,年僅43歲。

首創“她”字的人,給了中國女性一個真正的身份

這位生命停留在43歲的人,就是劉半農。儘管英年早逝,他卻成為著名的人。因為他的貢獻,被譽為中國新文化運動先驅,文學家、語言學家和教育家。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