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父母愛情》原著有多現實?沒有江德華這個人物,劇情更殘酷

由 你們的好朋友小Q 發表于 運動2022-06-18
簡介那個年代的愛情就是這樣,對於愛總是羞於說出口,江德福用了一生,也難以對安傑說出那句我愛你

一直耿耿於懷的事叫恨什麼

家裡老舊的收音機躺在角落裡已經很久,曾經,懷裡抱著那臺收音機,調好的電臺傳來直達心底的聲音,如今想起,有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年代感吧。

漸行漸遠的路上,我們越來越喜歡有年代感的東西,每一件舊物,都能泛起我們回憶的漣漪。

而最令人動容的,還是那些有年代感的故事。在看了《父母愛情》以後,像是有了同感,喜歡那個年代的樸實,一如江德華的“俺老家”。

看到江德華的時候,像是看到了一個年代的縮影,想笑,但是又覺得真實。我想只有真實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才會懂的江德華的可貴。

我們應該感謝《父母愛情》原著作者劉靜,著名文學評論家朱向前說:

“劉靜是用生命在寫作,她把自己完全化進作品之中。她是一支行進在森林中的火把,給人們以亮度和溫度。”

這本書最初是發表在1994年,時過境遷,到了拍成電視劇的時候,作者劉靜對於小說又有了新的想法,才有了我們看到的劇版的《父母愛情》。

所以,我們看到的《父母愛情》已經和原著有了一定的不同,但這並不影響這部劇成為經典,《父母愛情》一經播出,好評如潮,受到許多觀眾的一致好評。

豆瓣評分9。5分,就是對這部劇最好的評價。

美好,會讓生活變得很甜,《父母愛情》的難能可貴之處,在於苦中一點甜,也正是這一點甜,直擊人心。都說憶苦思甜,

但卻不知回憶苦中的甜,才是最美好的。

看到原著以後,有那麼一些觸目驚心,經過改編之後,呈現給大眾的都是精彩,而三處地方的改編,尤為精彩,可謂是全劇的經典。

《父母愛情》原著有多現實?沒有江德華這個人物,劇情更殘酷

其一,江德華人物的設定。

原著當中,並沒有江德華這一人物的設定,只有一個傭人老媽子的寥寥數語。

而江德華的存在,卻成為全劇當中的實力擔當。她是江德福的妹妹,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沒有文化,更沒有心機,最初將一副小市民嘴臉演繹得淋漓盡致。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最後和安傑成了相伴一生的親人。從最初的看不慣,甚至連吵架都吵不到一起,到最後的無話不談

,究竟是安傑的改變還是江德華的開竅?

或許,並非安傑與江德福之間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彼此,安傑與江德華亦然。

在江德華身上,我們可以看到那個農村女人的悲哀,沒有文化,丈夫不知死活,而她受婆婆壓榨在家裡幹農活,若是沒有江德福,江德華的一生可能都在與人吵架中度過。

不管是江德福對於妹妹的照顧,還是安傑後來對於江德華的照拂,似乎都在宣示著那淳樸的親情。

江德華出嫁之時,安傑將自己母親給的樟木大箱子送給了江德華;在安傑與葛老師喝咖啡時,江德華開玩笑說安傑不想給她喝時,安傑回屋拿盒子給她看,江德華對葛老師說了一句:

“她什麼都願意給我。”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溫暖了很多渴望親情的心靈,人生當中,能夠遇到這樣一個,只要她有,就一定給的人,足矣。

親人,就是在你受到欺負的時候,首先站出來保護你的人。

之後的安傑成了江德華的保護神,老家人罵江德華是掃把星,算老幾的時候,安傑站出來說:

她是這個家的姑奶奶。

在老丁家換了鎖之後,是安傑站出來譴責老丁。

對於江德華來說,這就是最大的依仗,而這個家,也是她永遠的避風港。

《父母愛情》原著有多現實?沒有江德華這個人物,劇情更殘酷

江德華的感情線,更是成為催人淚下的經典。

她喜歡老丁,但是在整個過程中從未說過任何一句我愛你這樣的話,但是她就是堅定的選擇了老丁,一直以自己的方式表達著愛意,就是那個時代的愛情。

老丁同意的那一天,江德華說:

“我告訴俺哥和嫂子去

”。然後,一邊走一邊哭的畫面,感動了多少熒幕前的觀眾。

那個年代的愛情就是這樣,對於愛總是羞於說出口,江德福用了一生,也難以對安傑說出那句我愛你。

但愛情卻是那麼真實的存在,愛你,我就對你好,不求什麼回報,也沒有什麼第三者存在。

一句話,就是一生之諾,定了,就是死心塌地。

在情侶閃婚,離婚率居高不下的今天,那個年代的愛情好像只能用來緬懷,

我們都想要車馬慢,一生只夠愛一人的專屬愛情,可是紙醉金迷,燈紅酒綠,我們守不住自己的那顆心。

江德華的存在,是全劇的靈魂所在。

《父母愛情》原著有多現實?沒有江德華這個人物,劇情更殘酷

其二,江德福的兩個女兒先後愛上王海洋,而三女兒更是為情自殺。

原著中的江德福與安傑,三子四女。在上島以後,安傑沒有工作,因此安傑對於子女婚事這樣極具成就感的事情,格外上心。

除了老大突然帶回女朋友,安傑沒有做好準備之外,其他幾個子女,安傑迅速調整定位,安排得稱心如意。

但是到了三女兒這裡,卻成了意外。

安傑看好的孟主任,那個說話帶方言的餓主任,三女兒看不上,一向聽話的她,早已經和隔壁家獨子王海洋談起了戀愛。

安傑的性子何其倔強,對於自己安排的婚事,她不容女兒拒絕。於是,開始了和女兒長期的拉鋸戰,甚至跑到女兒的單身宿舍找她。

無奈之下,女兒選擇了自殺。

所幸,安傑發現的及時,將她從鬼門關拉了回來。但這件事情,對於安傑的打擊是巨大的,像是一朵枯萎的黃花。

對於自己,安傑是有反思的。所以在小女兒要嫁王海洋的時候,她沒有阻攔,反而來勸江德福不要管,隨著子女的心意。

安傑這樣的轉變,是在經歷挫折之後的重生,只是這樣的痛,太觸目驚心。

如果劇中有這樣的情節,似乎和全劇的調性並不統一,這樣的結局,太慘烈,太虐心。

安傑是一個被保護得很好的女人,她一生都受江德福庇護,這樣的幸福和美好,才是全劇的主題。

美好確實存在,但往往和不幸共存,安傑的一生,也有自己的委屈和不甘。只是自己的人生,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父母愛情》原著有多現實?沒有江德華這個人物,劇情更殘酷

其三,江昌義欺騙了安傑與江德福十幾年。

原著中看到這裡的時候,只覺得虐心。

有時候知道真相,並不是最殘酷的,欺騙的利用才是。

江德福對於張桂蘭,只知其懷孕並非自己的孩子,卻並不知道對方是誰,即使將張桂蘭趕回了孃家,卻也沒有弄清楚事實真相。

所以,在江昌義找上門來的時候,他那和江德福一模一樣的臉,讓江德福也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了。他從始至終,都沒有想過自己的大哥會辦出那樣的事情。

而江昌義母子,利用江德福的樸實,騙了他。

哪怕最後江德福安排江昌義當了兵,江昌義也沒有告訴他事實真相,而是在多年之後當了大老闆,才在酒桌上告訴了江德福最小的女兒。

江昌義,騙得理直氣壯。在他的認知裡,即使自己的母親沒有做出這樣的事情,江德福也不會要一個農村女人。

他恨江德福,更恨安傑。恨江德福拋棄他們母子,恨安傑搶走了江德福,更在他上島認親的時候,對他態度惡劣。

這樣的恨,並非毫無來由,而是源於他幼時吃過的苦,他是一個私生子,在當時的農村,定是受盡白眼,日子過得也並不會太舒心。

安傑與江德福成了替罪羔羊,似乎也是他唯一可以找到理由恨的人。

於是,他狠心沒有告訴江德福真相,而安傑更是因為這件事,一直耿耿於懷。本就覺得嫁給江德福是委屈的安傑,這件事更是像一根刺紮在心裡。

這樣的真相,不知道會有多少人願意接受?

在改編以後,似乎痛沒有那麼深,時間是最好的良藥,江德福再見江昌義,心中早已放下。這樣的改動,也存在一個漏洞,也是很多觀眾一直在問的一個問題,就是江昌義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叫叔叔。

因為他不能,告訴真相,江德福很可能因為生氣將他趕出家門,這樣的風險,他擔不起。

《父母愛情》原著有多現實?沒有江德華這個人物,劇情更殘酷

《父母愛情》的這三處改編,讓這部劇成為經典。

我們尊重原著,但也喜歡電視劇,本就是不矛盾的存在。

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人,給人不同的感受,最終,還是看你心境處於何種境地。

人生也是如此,每一個階段,對待事物都會有不同的認知,不同的感受。

在這條修心的旅程中,你想要的,就是最好的。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