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顧客進門寫字 交流全靠紙筆 葉縣這家“無聲餐館”很溫馨

由 猛獁影片 發表于 運動2022-06-14
簡介”戚靜靜介紹,前幾天他們店剛剛加入外賣平臺,但是由於外賣平臺要搞“滿減”活動,所以她賣出去的飯基本不賺錢,“想讓更多人嘗味道,多‘賺’些回頭客

葉縣御指天驕好玩嗎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王俊生 萌友 喬培珠 文圖

顧客進門寫字 交流全靠紙筆 葉縣這家“無聲餐館”很溫馨

河南葉縣縣城有一家名為“小兩口米線”的小吃店,顧客進門後,都會自覺地走到櫃檯前,拿起便箋紙,寫上自己點餐的品種、數量、大小份等。女主人戚靜靜看看便籤然後“按單做飯”,一切都在無聲中交流著。

這是一家“無聲餐館”。主人叫戚靜靜,她和丈夫白大舉都是聾啞人,就連在店裡幫忙端飯的閨蜜也是聾啞人。

繁華都市中的“無聲餐館”會是怎樣的一種情形?主人公夫婦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記者帶著好奇進行了一番體驗。

顧客進門寫字 交流全靠紙筆 葉縣這家“無聲餐館”很溫馨

無言的交流讓他們走到一起

微笑、收單、點頭、做飯……戚靜靜接待客人時動作一氣呵成、乾淨利索。

今年34歲的戚靜靜是三門峽市義馬人,個子不高的她長得精緻漂亮。然而,到現在戚靜靜也沒有搞清楚自己到底是怎麼失聰的。她聽媽媽說自己五歲的時候發了一場高燒,之後就再也聽不見聲音,漸漸地也失語了。

為了讓戚靜靜能過上正常生活,媽媽將她送到了洛陽市一所聾啞學校。上學的三年期間,聰明的戚靜靜不僅學會了手語,還學會了寫字以及語文、數學等基本課程。而後,由於家庭困難,戚靜靜離開了聾啞學校,開始自謀職業。

雖然是聾啞人,但戚靜靜頭腦靈活,踏實肯幹,開過服裝店,擺過涼皮攤,希望能靠自己雙手養活自己,而不是成為父母的負擔。

2008年,戚靜靜來到在鄭州一家食品公司上班,並在這裡認識了現在的老公白大舉。

今年33歲的白大舉是葉縣鹽都街道東衛莊村人,是一名先天性聾啞人。當時,兩人在食品公司都負責切菜、包餃子的活兒。憨厚朴實的白大舉對戚靜靜十分照顧,幽默的他還經常逗戚靜靜開心。

戚靜靜表示,老公雖然識字少,跟外人交流也有困難,但跟他在一起感覺很安心,於是義無反顧地從外地嫁到了葉縣。

2011年,兩人回到葉縣結婚。2012年、2014年他們的兩個健康兒子相繼出生,給他們的生活增加了無盡的喜悅和希望。

顧客進門寫字 交流全靠紙筆 葉縣這家“無聲餐館”很溫馨

為了生活,他們很拼

生活不易,對於都是聾啞人的白大舉和戚靜靜來說更是難上加難。

2015年,發現年輕人喜歡吃炒酸奶,兩人花了1萬多元跑到鄭州學技術、買機器,打算在縣城做生意。這生意但還沒有走上“正軌”,隨著全縣開展的流動餐點整治行動而“夭折”。

2016年,戚靜靜決定做自己的老本行——賣衣服。她和白大舉倆人開著三輪車趕農村集會,無論酷暑寒冬,經常一出門就是一整天,風餐露宿也不覺辛苦。但即便如此,掙的錢卻難以維繫開銷。

“我喜歡吃好吃的,所以一直想開家餐館。”在紙面上的交談中,戚靜靜自稱是一個“吃貨”,為此她還專門去學過燒烤、涼皮、煎餅果子等的製作技術。最終,她和丈夫商量開一家米線店,併到新鄉一家米線連鎖店去專門學習。

萬事開頭難。戚靜靜好不容易在廣場西街找到了一間合適的門面房,但房租、裝修、裝置等一套東西下來就要5萬元。戚靜靜說,他們借了不少親戚朋友的錢,才湊夠了開張的啟動資金。

兩人忙活了一個多月,終於在今年的10月26日,無聲“小兩口米線”店正式營業了。

每天早上6點左右,白大舉上街買菜;戚靜靜則負責把兩個孩子洗漱完畢送到幼兒園,然後趕到店裡打掃、洗菜、煮麵,為營業做好準備。

白大舉心疼戚靜靜,拖地、提水這些體力活全都自己做,戚靜靜則負責煮麵做飯。雖然辛苦,但“無聲”小兩口的日子充實而甜蜜。

顧客進門寫字 交流全靠紙筆 葉縣這家“無聲餐館”很溫馨

顧客進門寫字 交流全靠紙筆 葉縣這家“無聲餐館”很溫馨

紙筆架起與顧客溝通的橋樑

走進米線店,櫃檯上“辣”、“不辣”、“打包”等字貼在了最顯眼的位置,幾本便箋紙也成了使用頻率最高的工具之一。

記者注意到,通常新顧客進門第一反應是有點不知所措,意識到是聾啞人後,便會很自然地拿起紙筆寫上餐品。大家不急不躁,有序點餐。

12月20日上午11點,家住縣城御花園小區的市民王女士、白女士結伴前來吃飯。進門後,在餐牌上了點了她們的食物。用餐期間,王女士用手指著鍋裡的湯,示意上一碗“湯”。戚靜靜很快明白過來,麻利地盛了一碗湯端了過來。也許是一時忘了他們聽不到聲音,王女士一直在說謝謝。

“吃飯嘛,最重要的是乾淨、味道好。”王女士表示,從開業到現在,自己經常過來吃飯,沒有覺得交流有什麼障礙或者不方便。

在飯店的一面牆上,不少顧客用餐後還在便籤紙上留了言:“味道棒棒噠!”“老闆娘,光碟行動!看碗就知道好吃、味道不錯。”“雖然是無聲飯店,但服務和味道都很棒,強烈推薦大家品嚐”這些話不僅讓戚靜靜十分感動,也讓她堅定了走下去的信心。

“有一位阿姨連來很多天。好人。”採訪中,戚靜靜寫下了這麼一件事。原來,一位家住祥和盛世小區的“阿姨”得知他們是聾啞人後,便經常有意光顧他們的生意,最多的時候連著在店裡吃了四天米線。雖然不知道這位“阿姨”的名字,戚靜靜仍十分感激。

顧客進門寫字 交流全靠紙筆 葉縣這家“無聲餐館”很溫馨

他們相信,日子會一天比一天好

“您有新的美團外賣訂單,請注意查收。”在大多數飯館老闆眼裡,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外賣訂單聲音。但對於戚靜靜來說,世界安靜得如同什麼也沒有發生,好在戚靜靜及時注意到了手機,並按照訂單做好了飯。

14:38,騎手劉超趕到店裡取走了餐品,並向戚靜靜伸出大拇指,表示感謝。

“知道這是一家聾啞人開的餐館,很怕到店後沒有配好餐。因為我們送貨如超時便有可能被客戶投訴。”劉超說,在他來店取餐的幾次經歷中,戚靜靜每次都能按時配餐,合作很順利。

“(我)要不停地觀察手機,訊息要設定成震動。”戚靜靜介紹,前幾天他們店剛剛加入外賣平臺,但是由於外賣平臺要搞“滿減”活動,所以她賣出去的飯基本不賺錢,“想讓更多人嘗味道,多‘賺’些回頭客。”

11月15日,是物業公司第一次收電費的日子。開業不到20天的米線店收到了684元的繳費通知單。

戚靜靜傻眼了。原來電鍋爐、空調、抽油煙機等耗電量很大,以商業用電計價,一個月下來就要1000多元的電費。戚靜靜找到了物業公司經理希望能給予幫助。看到他們是聾啞人開店不容易,這位經理最終決定在原來基礎上每度電降價1毛錢。

一個月過去了,戚靜靜算了算店裡的賬:收入4780元,減去兩個工人工資3500元,減去電費1000元左右,再減去購買食材的成本,最後賠了2000多元。

戚靜靜打了一行字安慰自己:“天冷風大人少,沒事兒,慢慢來。”戚靜靜介紹,現在每天有30-50位顧客,但一天比一天好。

顧客進門寫字 交流全靠紙筆 葉縣這家“無聲餐館”很溫馨

孩子是他們奮鬥的動力

在店裡除了白大舉和戚靜靜,還有一個20多歲的聾啞姑娘,名叫劉夢。她不僅是店裡的幫工,也是戚靜靜的閨蜜。

“她來幫我忙,工資很低。”戚靜靜介紹,劉夢是平頂山市區人,得知自己最需要人的時候,主動過來幫她。雖然新店開業基本不賺錢,但戚靜靜每月堅持給劉夢發工資。

“冬天了,你們出行一定很冷吧?以後賺錢了,要買輛車嗎?”記者問道。

戚靜靜笑著搖頭,然後給出了這樣的回答:“想給孩子報個輔導班,學英語,將來考大學”!

戚靜靜的兩個兒子分別6歲和4歲了,都已經上幼兒園。面對健康活潑的孩子,她和老公因為語言障礙沒有辦法輔導孩子學習,所以想等孩子大點,上寄宿制學校,以免他們的語言受到影響。而身患殘疾的戚靜靜更知道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她想讓孩子努力學習的同時,去專門的機構鍛鍊身體。

“不能像我和他爸爸這樣,我希望他們身體棒棒的!”戚靜靜寫完這幾個字,看著不遠處相互打鬧的兩個孩子,笑了,很甜,很美,很動人!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