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思辨:高校人才流動的正常3種模式,為什麼說成“挖人大戰”?

由 校園快報 發表于 運動2022-05-08
簡介對“挖人”高校來說有功勞——人才被認為是“挖”來的,反而既彰顯自己對人才的重視和求賢若渴,更凸顯自己在人才引進上的主動作為或大手筆

怎樣理解挖掘人才

高校怎麼“挖人”?

思辨:高校人才流動的正常3種模式,為什麼說成“挖人大戰”?

高校“挖人”不時成為熱議話題,值得探討。探明“挖人”,便於更瞭然於胸怎麼“挖人”或不被“挖人”。

何為“挖人”?先看何為“挖”。

據百度詞典,“挖”是“用工具或手從物體的表面向裡用力,取出其一部分或其中包藏的東西”,與“掏”意思貼近。

由是,“挖人”就像“淘寶”,只不過後者是到一個公共賣場淘到自己想要的寶貝,而前者是到別人“家裡”掏出自己想要的人才。

不管淘還是掏,都是主動行為,也就是被淘或被掏的物件完全或至少基本不作為。

如此說來,高校之間有相互“挖人”嗎?如果有,普遍嗎?都怎麼“挖人”?

冷眼旁觀高校之間的人才流動,大致可歸結為三種形式。

思辨:高校人才流動的正常3種模式,為什麼說成“挖人大戰”?

第一,良禽擇木而棲。

與“良禽”相對的,古代是“賢臣”。把現代大學裡的人才比作“禽”,早已有之,如“孔雀東南飛”。

大學裡能飛特別是想怎麼飛就怎麼飛、想飛哪就飛哪的“禽”,也就是選擇很多、自由度很大的“禽”,當算“良禽”。

“良禽”在什麼情況下最想飛?

一是“木”(大學)與“良禽”嚴重失配,包括道不同不相為謀、“木”已不能支撐“良禽”進一步發展、“良禽”深感已不受“木”的待見等等。

萬世師表孔子曾遇到過這類失配,他的態度是:“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

二是“良禽”想飛就像常人想旅遊——從自己活膩了的地方到別人活膩了的地方呆一呆。

嚮往新生活或換一種活法,是人之常情,但真正使人喜新厭舊的最大推力不是“新”有多麼好,而是“舊”有多糟糕。

使人有膩感的因素很多,最具殺傷力的是人際關係,正如一位大學校長所明察的,跳槽的教授基本上或多或少有人際關係問題(有如婚姻破裂大多因感情不和)。

“良禽”有不委屈自己或讓自己爽的本錢和牛氣,活膩了,就索性擇木而棲,就像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第二,待價而沽。

思辨:高校人才流動的正常3種模式,為什麼說成“挖人大戰”?

人才都有個共同點:希望得到重用或至少受到應有尊重。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才得到重用的最好體現是封官。如果官位有限或人才本身對當官興趣不大,那麼尊重人才的最實在方式無疑是給待遇,包括生活和工作待遇。

所以理論上大學老師都有與祖師爺孔子一樣的心思:待價而沽。

也就是說,只要有高校開出了某個人才的心理價位,而這個人才的現有單位又無法滿足這個價位,那麼這個人才十有八九會動念頭:“沽之哉!沽之哉!”

高校對這點心知肚明,招人的最大著力點都落在這點上。

看各高校的招聘廣告,用十分搶手的“院長”、“處長”等位子招人的,有之;用動輒年薪百萬或“有競爭力的薪酬”招人的,有之;沒官位也沒錢的,用所謂的發展機遇、幸福感等招人的,有之。

有些人才的心理價位很難摸得到,許多高校也有招數,那就是一切都可“面議”。

不管你是不同高校招聘廣告中框定的第幾層次人才,總有某個高校的某個價位滿足你、打動你。

這就全方位無死角撩起了所有高校所有人才的心思,也就是讓每個人才的心裡都癢癢的。

待價而沽的人才流動相當程度遵循市場規律,所以什麼感情留人、事業留人等不符合市場規律的留人把式遇上它時徹底失靈,高校唯一能做的是勒緊褲帶也要競相提高價碼。

有高人透露秘笈:人才跟商品一樣,在流通中增值。

觀現實,有多次把自己“賣一把”的人才,他們每“賣”一次,單單房貼就可能是如果不“賣”哪怕再工作多年也掙不回來的。

第三,三顧茅廬。

高校教師絕大多數重事業遠超過重生活,所以如果事業發展沒有受到無法克服的障礙,哪怕生活上的待遇相對於其他高校落差巨大,他們也往往無心挪動。

《西遊記》中的菩提祖師是極端典型,他始終守著那所位於西牛賀洲的偏僻破爛小學校,不管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多繁華、多迷人,他都無動於衷。

這樣的人才是否絕對無法撬動?

非也,高校教師畢竟不是神仙。撬動辦法就是像劉備請諸葛亮出山一樣:三顧茅廬。

當然,三顧茅廬只是一種態度,真正關鍵的是投其所好、攻其所重,即用事業、特別是人才心目中的“崇高事業”去攻他。

例如,有些高校用雄心勃勃的大平臺、大機構或大專案去請大牛加盟領銜。

如果這種大平臺、大機構或大專案還與國家重大需求或戰略緊密關聯(相當於劉備請諸葛亮時用的“平定天下”),事業就更顯崇高了,三顧茅廬的成功機率又加一碼。

有些高校見縱使十顧茅廬也難撬動想要的牛人,又發明了所謂的“柔性”引進策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也有成功的,甚至有最終“柔性”變“硬性”的。

從高校之間人才流動的三種形式看,對照“挖”的含義,第三種方式最接近“挖人”,但現實中這種方式的人才流動其實鳳毛麟角;第一和第二種方式是人才流動的主流,其中雖然可能夾雜點“挖”的成分,但顯而易見,這些成分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總體上,高校之間的人才流動是各種內部和外部因素作用下人才的自覺自願行為。

這是很好理解的,因為人才都是人中精英,有充分的主見和定力,不是容易被“挖”的。

所以,高校儘管都在不遺餘力地招人引人誘人,但很少不擇手段地“挖人”,也就是說,高校幾乎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挖人”現象。

有趣的是,不管有沒有“挖人”,大夥都熱衷於用“挖人”形容高校之間的一切人才流動。這其中有啥玄機?

粗略玩味,不難發現,“挖人”一說實在妙不可言,對相關各方都既有好處又免難堪。

對人才來說有面子——被“挖”比跳槽當然更顯價值和尊嚴。對被“挖”高校來說有交待——人才流失不是我的錯,實在是人家下手太狠。

對“挖人”高校來說有功勞——人才被認為是“挖”來的,反而既彰顯自己對人才的重視和求賢若渴,更凸顯自己在人才引進上的主動作為或大手筆。

明白了這點,再來回答高校有否“挖人”的問題,答案就該翻轉了:有!天天在挖!

至於高校怎麼“挖人”的問題,人才流動的三種形式仍然適用。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