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這位詩人僅六首詩流傳,卻是最好的五絕、七絕、邊塞詩之一

由 長風文史 發表于 運動2022-05-02
簡介王之渙雖然在仕途不是很順利,官也不過縣令,詩也流傳不多,但這六首詩,卻是最好的五絕、七絕、送別詩、邊塞詩之一,這足以讓後人永遠懷念他了

眼神可以用什麼詞來形容

他是唐朝偉大的詩人之一,在那個詩歌繁榮的時代,走過了55年的風風雨雨,卻留下很少作品傳世,僅僅只有六首,但這六首詩作,卻足以讓他的名字家喻戶曉,傳唱至今。後人論資排輩把他一首五絕排名第一,一首七絕也有問鼎七絕第一的可能,憑藉兩首邊塞風格的詩,躋身於邊塞四大家之一。牌不多,卻都是王炸般的存在,他就是——王之渙。

這位詩人僅六首詩流傳,卻是最好的五絕、七絕、邊塞詩之一

武則天垂拱四年公元688年,王之渙出生于山西省絳縣,王家是世家望族,在那個門閥和科舉並存的年代,王之渙從小就接受了很好的家族薰陶,他在詩書史冊中慢慢長大,他聰穎好學,少年時豪俠義氣,放蕩不羈,不到二十歲便能精研文章,能文能武,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少年英俊。

學好文武藝,賣於帝王家,在他20多歲時,雄心大志的唐玄宗登上帝位,改年號開元年間,想開一國新氣象,就是這個時候的王之渙入仕,好的年紀碰上了好的時候,他也對前途一片看好。

王之渙初入仕途就是以門子調補冀州衡水主簿,也就掌管文書的小官,這個職位沒想到他一干就是十幾年。本以為是起點,沒想到對於他來說已經是終點了,好在王之渙性格豪放,只要有酒喝,有人玩,就不會太在意這種事。他這種性格,就非常受歡迎,所以也結交了很多朋友,他們經常一起喝酒,一起談文論道,酒到酣處還擊劍悲歌。

這位詩人僅六首詩流傳,卻是最好的五絕、七絕、邊塞詩之一

《宴詞》

長堤春水綠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聽聲聲催去棹,桃溪淺處不勝舟。

這首詩就是王之渙在一次宴席上給朋友踐行寫下的。長堤下春水碧於天匯入漳河,碧澄的河水悠悠流淌著,我們只管喝酒,莫去理睬那蘭舟催發,要問離愁別恨有多少,把它們一齊載到船上,船兒都會漸漸過重,載不動這滿船的離愁啊。連宋詞大家李清照的“又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都借鑑了他的這首詩。。

開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渙由於遭人誣陷誹謗,辭去官職,此後就去了京城。人生半在別離中,聚少離多,特別是在那個車馬慢的年代,離別總是讓人傷感。他在長安在送一位朋友離京時,寫下了一首詩。

這位詩人僅六首詩流傳,卻是最好的五絕、七絕、邊塞詩之一

《送別》

楊柳東門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友人向東行離開京城,他來到東門給友人折柳送行,表達依依不捨的留戀之情,這首詩如果從字面上來看的話,在大把送別詩中並不是很出彩,但仔細研讀就會發現這首詩的巧妙之處。描寫離別之苦,字字未提送別卻字字點題,本來是楊柳泛青的春天,柳枝應該茂盛,但在這裡卻很難折柳,不是柳枝難折,而是送別的人太多了。最後這一句,更緊扣主題,讓這首詩更具有感染力。

這位詩人僅六首詩流傳,卻是最好的五絕、七絕、邊塞詩之一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首詩有多麼牛,說獨步千古也不為過。王之渙在登高望遠中表現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從詩中來看反映了他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此詩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後兩句寫意,寫的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溶化得天衣無縫。這首詩是唐代五言詩的壓卷之作,王之渙因這首五言絕句而名垂千古,鸛雀樓也因此詩而名揚中華。

開元十五年(727年)至二十九年(741年),瀟灑的王之渙在上一任工作裸辭後並沒有馬上去找好下一個工作,而是回到了家的港灣,回家開啟居家辦公模式,這一待就是15年。在這個這期間,他遊青山,踏萬水,尋訪古蹟,飲酒作詩。他專心寫詩,詩名大振,並且和王昌齡等人相唱和。

這位詩人僅六首詩流傳,卻是最好的五絕、七絕、邊塞詩之一

《涼州詞》其一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涼州詞》其二

單于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有一天,王之渙與高適、王昌齡等好友相約到到旗亭飲酒,酒到酣處,眾人興致不減,便說到今日有好酒有好友,怎能可以沒有好曲,現如今你我詩文已天下流傳,就是最好的歌詞,不然我等邀梨園伶人唱曲宴樂,約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詩篇的情形定詩名高下,眾人大呼可以。結果伶人唱王昌齡的詩兩首,高適一首,可能王之渙不高產,王之渙卻一首都沒有。王之渙並不著急,輪到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演唱了,她所唱則為“黃河遠上白雲間”。王之渙甚為得意。這就是著名的“旗亭畫壁”故事。

這位詩人僅六首詩流傳,卻是最好的五絕、七絕、邊塞詩之一

《涼州詞》被後人譽為唐人七絕第一,足以說明這首詩的實力了,第一首詩寫得真是神思飛躍,氣象開闊。前兩句描繪了西北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展示了邊塞地區壯闊、荒涼的景色,悲壯蒼涼,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氣,後兩句寫邊塞的酷寒,承以戍守者處境的孤危,含蓄著無限的鄉思離情,但讀來卻不哀怨不消沉,而是壯烈廣闊,感情基調情悲而不失其壯,所以能成為“唐音”的典型代表。

其二首詩反映了唐王朝當時與北方胡人政權之間的關係,詩的前兩句單于來大唐求親,回想昔日曾經多次殺馬登臺祭祀興兵犯唐,頗有指點江山豪氣大發之感,欲揚先抑,後兩句寫出結果,漢人天子不肯與突厥和親,使者泱泱而回。讚頌了唐玄宗的文治武功,借突厥首領求和親的失望而回的故事來表達了唐王朝的強大,表達了民族自豪感。

這位詩人僅六首詩流傳,卻是最好的五絕、七絕、邊塞詩之一

《九日送別》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開元二十年(732年),王之渙流寓薊門,好友高適來訪,二人相約爬山,登高飲酒時的贈別所作。這首詩抓住時節特點,表現了離別的悽苦之情,在問語的強調、今明的對比、虛詞“且”“暫”“應”的呼應中,一波三折地推出離別之苦。

天寶元年(742年),王之渙補文安郡文安縣尉,不久後就在任上去世,這一年他五十五歲。

王之渙雖然在仕途不是很順利,官也不過縣令,詩也流傳不多,但這六首詩,卻是最好的五絕、七絕、送別詩、邊塞詩之一,這足以讓後人永遠懷念他了。

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通知即刪。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長風文史

11首杜牧經典絕句,意境優美,韻味雋永,不輸盛唐七絕

十首最經典七言絕句,首首名篇,你認為哪首能成唐詩壓卷之作

三十首口口相傳、爛熟於心的唐詩名作,都不是出自《唐詩三百首》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