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詩女王芳:我的詩就是將一地雞毛一根根撿起

由 錢江晚報 發表于 運動2022-04-04
簡介【地地道道的現代人是孤獨的,但我們還有詩】王芳的詩歌分享會上,有一個環節,請在場的讀者從書中選取一本書來朗讀,讀完了,說一說自己最直觀的感受,然後詩作者再來談談她的“初心”:她最早為什麼寫這首詩,她想表達什麼

暮嵐什麼意思是什麼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張瑾華 通訊員 鄭秋明

詩女王芳:我的詩就是將一地雞毛一根根撿起

7月21日,仲夏的一個傍晚,從西湖邊走進寶石山前弄,再爬上200多級臺階,人人拂著滿面的汗而來。

蟬聲鳴唱,應和著這夏日的煩悶或詩意。誰會有這樣的詩情,讓身心都洗個澡,再在這仲夏夜賞讀一部從春天出發,飛向四季的詩集,又是誰護送“我”到了春天?一片雪、一場雨、一朵花、一隻鳥,還是躍出山頭的第一縷霞光、夕陽下的那一湖暮嵐?

詩人王芳說,是我,是你,你是夏的燦爛、秋的靜美、冬的潔白,你是母親的淚光、父親的叮嚀、孩子的擁抱,還有旅途上的溫暖和閱讀中的歡愉。是的,一部叫《你護送我到春天》的詩集,讓這個寶石山上的夏夜,變得更加熾熱。

分享會上,詩人王芳說,我要寫的是愛的光亮,人生的覺醒,四時的感知,詩情的理性成熟。

王芳記錄下四季時序變化帶給她的每一個細微的感受和思考,“時序之感”正像是伴隨著她一路走來的時間的腳步。作為一位現代女子,在獨立面對繁複社會冷暖人生的過程中,她有著一顆執著于思索,不斷探尋事物本真和未來的靈魂。

她也探討現代社會女人與世界,個體與國家,個人與歷史等,她記錄下一個現代女性在當今社會的“現代之思”。

分享會的嘉賓,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黃健,也是王芳的大學老師,對愛徒的詩集,做了充分的讚許,稱王芳是大器晚成。黃健老師風趣地說,“我最早是從朋友圈發現王芳寫詩的,每篇我都點贊,寫得好的,我就點幾個贊。”

王芳,浙江工商大學的教師、學者,也是“九葉詩派”的研究者,在對詩人辛笛的研究過程中,自己也成了詩人。她的詩,不耽溺風花雪月,兒女情長,更多以女性的視角關注著社會,關注著人類,真實地記錄下一個看似渺小的現代女性在現代社會的“現代之思”。

心靜一靜,汗收了,清涼隨著詩意來了。晚上7點半,錢報讀書會開始,背景聲是《你護送我到春天》中的一首首詩的深情朗讀,朗讀者是一位在深圳的“金話筒獎”播音員,他做的朗讀節目“蘇語堂”,錄了很多首王芳的詩,其中有一首《嶺上夕陽》,是王芳獻給父親的詩——

每每夕陽西下

還沒落下嶺上的時候

姐姐們已經燃起了炊煙

我,站在家的道場上

開始眺望

“詩是什麼?就生活哪怕是一地雞毛也得一根根撿呀,生活要耐得住不美好才是王者,也要在尋常的日常生活中發現不尋常的美。”人到中年的職業女性,上有老下有小,經歷過生活種種磨礪的王芳,她對詩和生活的理解,讓在座的讀者強烈共鳴。

詩女王芳:我的詩就是將一地雞毛一根根撿起

詩女王芳:我的詩就是將一地雞毛一根根撿起

【人生四十痛失雙親,被震醒後開始寫詩】

“詩女”,是純真年代書吧朱錦繡老師對王芳的親切的稱呼,這個稱呼用在王芳身上,特別的貼切,而王芳自己謙稱自己是一名“詩作者”。

主業為大學老師的王芳,將這場盛夏的錢報讀書會變成了真正的分享和互動,一開場,就和場下的讀者交流開了——

王芳說,我自己取的名字叫《醒》,意思是花開的覺識。“大家想想看這個‘你’是誰?我想解釋一下,前言和《時序之感》最重要的是我在自序裡面寫到的,父母雙雙過世帶來的很大的震動,需要文字的抒發帶我走過這樣一個情感的過程。其三就是現代之思,父母過世之後沒有了庇佑,我怎麼獨立地存在?所以這個書名可以說有多重含義,可以說溫暖,可以說甦醒。這個我,就是代表小我,我也想說你讀了詩集,可以替換為你。”

她在現場說到自己為何寫詩:“我是被震醒的。如果不是在我人生四十歲的時候,母親父親相繼離世,我也許不會去開啟深藏內心的情感閘門,走上漫漫的心靈求索之路。現在想來,人們有時候幸福著卻處於睡眠狀態,並不自覺也不自知。就像我,父親母親的雙手呵護了我四十個春秋,我就理所當然天真地以為他們可以一直陪我到永遠。辛笛先生不是有詩云‘合掌惟有大千的讚歎’麼? 我以為那合起來的手掌正像我頭頂上的樹葉,那樹葉之上還有藍天呢。然而當樹上最後兩片葉子也相繼落盡,我才猛然驚醒,原來樹葉之上沒有天,那一刻,我的天空塌陷。”

從2010年9月至2013年12月的短短三年,王芳在江西九江生活的父母親雙雙離世,使她一下子由無憂無慮的幸福陷入了不知所措的情緒困頓之中,生命中這一層最親密的關係斷裂,讓她的世界頃刻間失衡,她說,“自己的一雙手伸向誰呢?卻不能確定,因為伸向誰或許都是一個錯誤,都沒有爸媽那麼值得信任,那麼安全和可靠。但是同時我不得不清醒:從此我要頂天立地,不能再無憂無慮了。”

在此後每個季節,無數個安靜的夜晚,她因思念雙親而傷心,她蒐羅曾經的記憶來溫暖自己,開始思考生死,她經歷並完成了一次從喪親之痛到情感出浴的艱難過程。同時也開始思考和重新確立與自己生命相聯的一切親情關係:母子、夫妻,姐妹等等,詩集中“生命之悟”便是我最為珍視的這段情感歷程的記錄。

一切源於斷裂的痛苦,一切又得感謝新的關係建立。2014年,一個偶爾的契機,她去英國訪學21天,出發時大家交流,問你能帶給大傢什麼?王芳說可以給大家讀詩,快結束的時候,團長說王芳你寫首詩吧,這就成為她寫詩的開始。她從曼徹斯特大學回來後,就開始寫詩了。

“從小我就常一個人在野地裡拾柴,撲蝴蝶,看螞蟻搬家,自然早已是我熟悉又遺忘了的朋友,如今在父母離世的日子裡茫然四顧,自然又回來成為我最知心的朋友了。在春天,在雨季,在夏日的午後,在秋風裡,在冬季,我記錄下時序變化帶給我每一個細微的感受和思考,而點滴的記錄又讓時間的腳步不會走得那麼悄無聲息。”

從自己開始寫詩的經歷,王芳真誠地對在座的讀者朋友們說,“我認為的詩並不在遠方,而就在我們身邊,我們人人都可以寫詩。你們看看我,我不是在寫了嗎?”

詩女王芳:我的詩就是將一地雞毛一根根撿起

嘉賓、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黃健。

詩女王芳:我的詩就是將一地雞毛一根根撿起

【地地道道的現代人是孤獨的,但我們還有詩】

王芳的詩歌分享會上,有一個環節,請在場的讀者從書中選取一本書來朗讀,讀完了,說一說自己最直觀的感受,然後詩作者再來談談她的“初心”:她最早為什麼寫這首詩,她想表達什麼。

這樣直率的交流,是作者與讀者的一種坦誠相見。在這樣坦誠的交流中,現代人之間,人與人的隔,慢慢地融化著,而一個個個體的孤獨,也慢慢地融化了。

也可能是因為天氣炎熱,剛出梅才幾天,在場的詩歌愛好者們,不約而同地選讀的王芳的詩,都是寫雨的,有“梨花帶雨紛飛下”,有初夏的雨,有江南梅雨季,有冬雨。雨,似乎又從不同的方向映照著現代人敏感的孤獨心情。

這也是這仲夏夜的詩集分享會上最動情的一幕。這樣交流的時候,作者的眼裡有淚,有些讀者的眼睛裡,也含著淚。不僅有些人生閱歷的女讀者是感性的,初出茅廬的90後男孩也是感性的。他們會想起自己的親友們,想起生活中的某個情緒震盪的時刻,脆弱與堅強,其實就在一瞬間切換著。

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黃健說,每個人嚴格意義上都是詩人。靜下心來,“我”是不是也可以寫一些詩?很多人很年輕時就開始寫詩,是高歌激情的青春放歌型。王芳是朋友圈寫詩的。詩和文學一樣,所有的文學都是對應每個人的心靈世界。

“教科書裡面說,文學反映了什麼?落在每個人個體生活世界時,你內在的東西就有可能被啟用,自然流露,成了詩,散文小說,文學就是我們自己。古詩要嚴格押韻的,文言文的表意系統高度集約的表達,非常優雅,但同時又限制了人的表達,白話文更精細精準自由地表達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世界。地地道道的現代人是孤獨的,內心的情感要表達,用文字表達時,或者就成了詩,成了文,每個人都可以。”黃健教授說。

黃健說,我們讀到王芳的詩給我們帶來的溫暖,詩是真實地表達她的內心的情感。每個人的內心非常博大而複雜的,宇宙有多大,心靈就有多大,無邊無際的廣袤世界裡面,你用自己的方式以詩歌的名義,文學的名義來表達,溫暖純真地表達對世界的認知和想象,對應我們讀者的內心世界,我們各取所需,這就成功了。

“王芳的詩歌更多偏向現代派,不像唐詩宋詞是和農耕文明的韻律合拍。今天的人,因為現代通訊工具的方便,交流更頻繁,但恰恰也更加感到孤獨,在一個類似詩提供的空間,寫詩的一大要義一大目的,就是疏解自己的孤獨,與人交流。”

黃健老師在現場分析的詩與現代人孤獨的關係,引起了在場很多讀者的共鳴。

“如果我是一個真正的詩人,我就會覺得我生命裡每一時刻都具有詩意,一切你的生活都可以入詩。”王芳引用博爾赫斯的話,來闡述她心目中,什麼是詩,什麼是詩意。

在活動最後,王芳朗讀了一首《讓累如秋葉之靜美》,獻給所有遭受著生活之累的中年人——

累了

感覺身體如一片秋葉

連挺立枝頭的力氣也沒有了

是該落下的時候了吧

躺在大地母親的懷裡

安靜地睡去不是很美嗎

然而秋風起了

掀起你

你便又準備啟程了嗎

聽我的

別相信風的蠱惑

你累了

就找一個地方落下

安靜地睡

讓累如秋葉之靜美

“我們每個現代人,都有點憂鬱,都有點孤獨,有一天,我找到了解脫憂鬱的辦法,去趟菜場吧!菜那麼新鮮,賣菜人維持他的生存,賣給你菜,過著平凡的生活,當你憂鬱就投入你的生活,你的生活不是隻有你自己,去趟菜場,把你的世界和生活連線起來。”王芳說。

杭城夏夜,蟲聲鳴唱,盈盈夏花與秋水間,是詩女從一地雞毛的生活中撿起的純真與美好。

詩女王芳:我的詩就是將一地雞毛一根根撿起

王芳(1969~ )女,江西九江人。畢業於浙江大學中文系,文學碩士。現為浙江工商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教師,教學之餘致力於中國現代文學上“九葉詩派”詩人詩歌及詩論的探討和研究。曾就袁可嘉詩論發表系列論文;從禪學意蘊、知識分子心理歷程等角度對辛笛詩歌進行了多方位闡釋,並與吳思敬先生合編《“看一支蘆葦”——辛笛詩歌研究文集》;2015年以來,相繼擔任“九葉詩韻”系列——唐祈詩歌配樂朗誦《失落的笛音》及杜運燮詩歌配樂朗誦《漂泊的朦朧》的詩選工作,並在《詩探索》等刊物上發表相關評析文章。此次出版的《你護送我到春天》系作者第一本詩集。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