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媒體刊文:繁體字教育不應是“規定動作”可以是“自選動作”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運動2022-03-27
簡介小學生在書寫漢字(來源:新華社)近年來,關於中小學教育,有不少建議,諸如書法、非遺、繁體字進校園、進教材、進課程,而增加這些教學內容,就必然面臨之前的教育法律法規與中小學課程教學的要求是否一致,以及增加這些內容是否會增加學生的負擔等問題,只

媒字繁體多少畫

據多家媒體報道:今年全國政協會議上,有全國政協委員提交《關於在全國中小學進行繁體字識讀教育的提案》,提案建議“適時逐步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繁體字識讀教育,在中小學加開繁體字古文經典閱讀課程,在學校書法教學中使用繁體字”。

日前教育部在官網就此提案公開答覆。教育部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明確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以普通話和規範漢字為基本的教育教學用語用字。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此,學校教學應依法使用規範漢字,但在中小學經典閱讀和書法教育中,會涉及繁體字教育有關內容。

是不是要推進一項教育,就要納入中小學教學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若這樣的話,納入中小學課程體系的教育內容只會越來越多,增加學生負擔不說,還會影響中小學本來的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

在中小學生中進行繁體字識讀教育,也是同樣的道理。在筆者看來,其實沒有必要對中小學生進行統一的繁體字識讀教育,有興趣的學生可以選修相關選修課、拓展課,或者參加社團活動,學習繁體字。

媒體刊文:繁體字教育不應是“規定動作”可以是“自選動作”

小學生在書寫漢字(來源:新華社)

近年來,關於中小學教育,有不少建議,諸如書法、非遺、繁體字進校園、進教材、進課程,而增加這些教學內容,就必然面臨之前的教育法律法規與中小學課程教學的要求是否一致,以及增加這些內容是否會增加學生的負擔等問題,只做“加法”不做“減法”的建議,會讓學生所學的課程內容不斷膨脹。

當前,中小學教育迫切需要解決的是應試化教學傾向,這種傾向導致一些中小學連國家規定的課程都沒有開齊開足,如美術、音樂、體育、勞動等。在這種情況下,要求中小學對學生進行繁體字識讀教育,具體到操作層面,如果不把繁體字識讀納入考試,則少有學校會引起重視;如果納入考試,就會出現應試教學傾向,增加學生負擔不說,還會出現師資配備問題。所以,教育部的回覆是符合法規要求,也是從當前學校辦學實際出發的。

繁體字識讀教育,不適合成為中小學的“規定動作”,但卻可以是中小學的選修課、拓展課、社團活動內容。學校可推出相應的拓展課、選修課,讓有興趣的學生自主選擇。這其實和傳承方言是一樣的道理,如果要開有關方言的必修課,這與推廣普通話的教學要求不一致,而且,如果不納入考試,課程也得不到學生重視。而開設選修課、拓展課,讓有興趣的學生自主選擇,既豐富了學生的課程選擇,也讓這些教學活動,發揮了促進學生興趣的作用,甚至可以影響學生今後的專業選擇。

其實主要的問題還是在於,有的學校過於重視核心科目教學,不願開設選修課,甚至有的非中高考核心科目的必修課教學也被擠佔。這也是建議把某一教學內容納入必修課,納入考試的原因。但是,這不是發展學生素質,培養學生興趣的思路。發展和培養學生興趣,讓學校重視選修課、拓展課、學生課餘活動(第二課堂),需要改革教育評價體系,同時落實和擴大學校自主權。這樣,學校辦學會形成自身的辦學特色,給學生提供更多可選的教育內容,而學生的知識面也會得以拓寬。

紅星新聞簽約作者 熊丙奇

原標題:《繁體字識讀教育,不應是“規定動作”可以是“自選動作”》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