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一位高中生的抗“抑”心路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運動2022-03-18
簡介而黃蕾博士作為一名精神科醫生和家庭心理治療師,也希望更多正在遭受抑鬱症這隻“黑狗”折磨的患者,能儘快到正規的機構接受藥物和或心理治療,早日康復,迴歸正常生活

抑組什麼詞?

原創 黃蕾

一位高中生的抗“抑”心路

高中生小喵在高一下學期臨近期末考試時來到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精神醫學科心理治療專病門診,被診斷為“抑鬱症”。暑假期間,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雙管齊下,小喵和父母堅持每週一次的家庭治療。在9月份開學時,她終於鼓起勇氣順利回到學校。返校後小喵堅持服藥,定期來醫院複診,雖然在面對學業壓力和人際關係問題時,小喵仍會有情緒波動,但在醫生和家人的支援下,順利完成了高二的學業。一年的抗“抑”歷程,讓小喵病情得到控制的同時,也在歷練中得到成長,她與父母的關係也更加和睦。小喵是一位非常有愛心的姑娘,願意把她的這段治療經過和抗“抑”心路歷程整理成文,分享給同病相憐的病友。而黃蕾博士作為一名精神科醫生和家庭心理治療師,也希望更多正在遭受抑鬱症這隻“黑狗”折磨的患者,能儘快到正規的機構接受藥物和/或心理治療,早日康復,迴歸正常生活。

一位高中生的抗“抑”心路

高質量的陪伴,源於真正的理解

一封來自小喵的信

小喵:

我,一隻高二狗,一個“致鬱系”少年。經歷了種種磨難,於2019年春天確診為重度抑鬱,於2020年夏季接近痊癒。

別人的16歲是花季,而我呢?因為“黑狗”,什麼青春飛揚,什麼情竇初開,統統“與我無關”。取而代之的是壓抑、無力,整個人又頹又喪,眼睛看到的只有灰色。更糟糕的是,我不再對任何事感興趣,我的神經變得非常敏感,但腦子異常遲鈍,我再也開心不起來了……

心事重重。這個詞用來形容我太恰當了。各種各樣的事情把我壓得喘不過氣來,身邊的小夥伴很熱心,他們總是跟我說“堅強一點,沒什麼大不了的”,“想想你的父母吧,他們要操心的東西更多呢”,“以後的路還很長,你不能在這裡停下腳步啊”。大家都很想幫我,大家給我講的道理我也都懂,可是,我就是邁不過這道坎。行吧,好意我領了,我去找心理老師聊聊吧。或許,我還有救?心理老師很忙很忙,她要照顧全校範圍內需要她幫助的小夥伴,我很可能約不到她。但是,強烈的傾訴欲和積極的求助使我獲得了每週一次的諮詢機會。我漸漸地開始期盼那每週僅半小時的諮詢,期盼開啟心扉,期盼被治癒,期盼自己得到理解,同時能夠幫助到他人……

在這期間,父母也從嚴厲苛刻的“虎爸虎媽”變成了寬容溫柔的“貓爸貓媽”。他們幫我到處找心理醫生,經過各方面比較以及學校老師推薦後,最終選擇了離學校較近的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精神醫學科的心理治療專病門診。

這個門診跟我印象中的醫院環境不一樣,每週二下午的病人都是經過預約前來就診,安靜而有序。我的精神科醫生兼心理治療師黃蕾博士,是一個非常溫柔、非常和藹可親的人。她認真地傾聽我和家長對疾病症狀的描述,詢問我的家庭情況和成長經歷,我在學校的生活學習情況和人際關係,並且十分認真地讀了我的日記。經過詳細的問診和心理測試後,我被確診為“重度抑鬱”。深思熟慮後,黃醫生建議我藥物治療加上家庭心理治療。我和家長都有些慌張焦慮,不敢面對這個事實。黃醫生看出我們的顧慮,對我的病情、治療方案和其他類似病人的治療效果,給予了耐心的解釋。我還記得她溫柔地拍拍我的肩膀,眼神裡透露著鼓勵與信任,彷彿在對我說 “你一定會好起來的!”。雖然在此之前我媽媽對藥物治療非常牴觸,認為藥物治療會產生極大的副作用,破壞健康。但那一刻,我和家人還是選擇了信任和嘗試。

從確診到治癒的過程一波三折十分艱難,但是爸爸媽媽選擇和我共同面對,監督我每天按時吃藥,並且開始試著考慮我的感受。我呢?藥物治療的效果非常棒,沒有什麼副作用,而且我並沒有對它產生依賴。家庭治療對我和家人的關係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老爸老媽因為我患病反而不再逃避問題,而是選擇齊心協力攻克困難,他們倆的關係也變得更融洽了。最重要的是,我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所在。因為我,家庭關係更加和睦了;因為我,身邊的人透過幫助我而覺得自己被人需要了;我也意識到被人需要是一種十分幸福的感覺,所以如果有必要,我可不能吝惜向他人求助啊~

黑狗說,和我一起,你會變得寢食難安,精疲力竭。

我說,把你趕走,耗時耗力,但十分值得。

現在的我,心中的陰霾逐漸消散,陽光和色彩逐漸回到了我的生活中。一個人,無論處於怎樣的地位,贏得怎樣的成就,多麼強大,都有可能患上抑鬱症,哪怕他擁有在我們眼中幸福生活的一切條件。而我想對和我同病相憐的小夥伴們說:“不幸患上抑鬱症不可怕,可怕的是旁人的無知與二次傷害。抑鬱症患者需要陪伴,而高質量的陪伴,源於真正的理解。抑鬱症並不可怕,也可以被戰勝。及時察覺,儘早就醫,就會慢慢控制住黑狗~

一位高中生的抗“抑”心路

疾病是可治療的,關係是可改變的

醫生的話

一位高中生的抗“抑”心路

黃蕾博士:

這是一位患者在規範化抗“抑”治療1年後的有感而發。透過醫患雙方的共同努力,患者和家庭成員的積極反思,我們驚喜地看到,患者的自殺觀念逐步消失,情緒逐漸平穩,學習動力和注意力慢慢恢復,家庭成員對抑鬱症的認識、溝而不通的親子關係、疏遠緊張的夫妻關係和互動模式在治療過程中“奇蹟”般的出現了良性改善。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心理治療專病門診開設一年多來,接待了很多診斷為“抑鬱症”的學生。我們發現,很多青少年患者和家屬由於對疾病的認識存在誤區和迴避,對心理治療效果心存懷疑,沒有遵照醫囑服藥和心理治療,造成病情波動甚至出現逃學、離家出走、厭世自殺等危機事件。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可能會經歷抑鬱情緒,但如果其嚴重程度已經影響到您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如果經過專科醫生確診為“抑鬱症”,就需要接受規範的治療。抑鬱症的病因是“生物-心理-社會”多因素作用的結果,中重度以上的抑鬱症建議到正規醫療機構接受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物理治療等綜合治療,輕度抑鬱則可以嘗試心理治療。但無論達到何種程度的抑鬱症,心理治療對幫助患者處理心理、人際、社會等負面因素的影響均有益處,而家庭治療對青少年抑鬱的治療則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們生命歷程中都有可能遭遇到心理疾病這條“黑狗”,它的出現可能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痛苦、挫敗、沮喪,但也是一個改變和成長契機。所以,請相信疾病是可治癒的,相信關係是可改善的,只要您有動力和毅力尋求幫助,總會有一天,你會目送“黑狗”離開。

(患者個人資訊經過處理,轉載信件的內容得到患者和家屬的同意)

一位高中生的抗“抑”心路

一位高中生的抗“抑”心路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精神醫學科

黃蕾

同濟大學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精神醫學科主治醫師,留美訪問學者,國家二級諮詢師,系統家庭治療師,註冊員工援助師。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心身健康研究分會委員;上海市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青年委員;上海市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青年委員;上海市醫學會醫學教育專科分會青年委員。接受中德高階家庭治療高階培訓、趙旭東“一年四季”家庭治療培訓、“同濟-弗萊堡”心身醫學與心理治療碩士班等長程心理治療專業訓練和心理治療督導。現為“中德心身醫學與心理治療連續培訓專案”導師組成員。從業9年,個體、伴侶、家庭諮詢經驗1000多小時。擅長兒童和青少年問題的家庭治療、留學生的跨文化適應、抑鬱焦慮等情緒困擾的心理和藥物聯合治療、親密關係和婚姻治療等。從事心身醫學和心理健康促進方面的研究,主持各類課題10餘項,發表論文50餘篇。

文 | 精神醫學科

編輯丨宣傳處

一位高中生的抗“抑”心路

同濟醫院於1900年由德國醫生埃裡希寶隆建立,上海市同濟醫院是普陀區唯一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年門急診量超過 200 萬人次。擁有上海市重中之重學科骨科、精神神經學科,上海市重點學科心血管內科,上海市重點專科脊柱外科、心身醫學科、消化內科,上海市中醫示範科;實現急診與危重症學科、老年醫學科、檢驗醫學科、臨床藥學科入選上海市級平臺學科建設計劃;院內形成以骨科牽頭的運動-神經-精神學科群,心內科牽頭的迴圈-呼吸-胸外學科群,消化內科牽頭的消化-普外-內分泌學科三個優勢學科群;以及由血液科牽頭的血液-腫瘤-影像-病理-檢驗學科群、婦產科牽頭的婦產-泌尿-腎臟-生殖學科兩個特色學科群。醫院整合學科優勢,成功打造三個國家級中心——高階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及創傷救治中心,成為滬西北地區的大型急診危重症與疑難雜症綜合診治中心。建有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美幹細胞聯合研究基地。擁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973首席科學家、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等為代表的高水平專家隊伍。承擔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973 計劃等國家級重大重點專案20 餘項。成果發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國際頂級權威學術期刊。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為標誌的高等級科研成果。

同濟醫院作為一所百年傳承的現代化醫院,執著於精湛的醫術,形成了具有同濟特色的溫馨“家”文化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健康傳播文化。並以濟人濟世之心傳醫者之道,在歷次重大搶險救災、國際援助、扶貧幫困中發揮了同濟人“同心同德同舟楫”的博大胸懷,將同濟天下的愛國情懷灑滿大地。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