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清華博士後崔巍:不忘初心,在青島與時代同頻共振

由 第一風口 發表于 運動2022-03-02
簡介“博士學生”邀“院士導師”攜手創業現任青島瓷興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瓷興”)總經理的崔巍博士是清華大學的博士後,主要從事高效能矽基陶瓷粉體的製備及其產業化,曾參與863專案,發表過十餘篇SCI論文,申請十餘項發明專利

崔巍怎麼念

清華博士後崔巍:不忘初心,在青島與時代同頻共振

風口財經記者 劉丹陽

偉大的城市吸引有抱負的人。青島透過無數種微妙的方式,向人們透露這樣一條資訊:在這裡,你定能閃耀屬於自己的生命花火。

談及創立企業的契機,崔巍沉吟片刻,向記者娓娓道來:“我特別喜歡喬布斯在斯坦福演講時提到的一句話,‘connecting the dots’(將生命中的點滴連線起來),我想人生中的每一步,可能並不是提前設計好的,但當你把每一步串聯起來,你就會發現其中的意義和價值,而這個意義將促使你繼續走下去。”

在崔巍看來,創業不是“靈光乍現”,而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水到渠成”。在這條多點連線的創業之路上,中國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就是其中一個連線點,而它足夠璀璨閃耀,照亮了崔巍與其團隊接下來的漫漫征途。

“博士學生”邀“院士導師”攜手創業

現任青島瓷興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瓷興”)總經理的崔巍博士是清華大學的博士後,主要從事高效能矽基陶瓷粉體的製備及其產業化,曾參與863專案,發表過十餘篇SCI論文,申請十餘項發明專利。在走上創業這條道路前,他的身份還是北京化工大學在山東、浙江、安徽等五省的技術轉移中心負責人。

“歷史上,陶瓷和絲綢曾在我們古代的絲綢之路上寫下了最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進入近現代之後,中國的陶瓷新材料已經落後了,如今中國的陶瓷落後於日本和德國,且直到現在也沒能成長出一家能夠比肩京瓷的企業,也還有許多卡脖子的問題亟待解決。”落後的現狀讓崔巍感到十分痛心。

清華博士後崔巍:不忘初心,在青島與時代同頻共振

作為一名材料人,崔巍深感國家陶瓷新材料事業復興的重擔壓在自己這代人的肩上,一個念頭逐漸浮上心頭——實業報國,這最終成為了他創業的初心所在。

“換句話說,創立企業不是一個終極目標,而是一條路徑,一條能夠實現科研成果落地轉化的路徑。”崔巍說。

崔巍的這一想法也打動了他的博士後合作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成會明。成院士一直致力於低維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的研發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獲得發明專利百餘項,其中高效能低維碳/氮化物新材料產業化專案正取得突破性進展,亟待投產。師生二人一拍即合,決定攜手創業,將科研成果轉化落地。經過多次深入地溝通交流,他們最終決定將該專案的中試和產業化基地選在青島市即墨區。2018年1月,由中科院院士成會明擔任首席科學家,清華大學崔巍博士及其團隊共同經營的青島瓷興新材料有限公司落戶即墨區。

崔巍告訴記者,公司名為“瓷興”,取的正是“復興陶瓷”之意。在這個名字背後,其實飽含了他們對中國陶瓷新材料事業的殷切期望。“希望我們的企業能夠成為陶瓷新材料領域的世界領軍企業,實現我國陶瓷新材料的偉大復興。”

跨過科技成果轉化的“死亡谷”

人們常說,初心易得,始終難守。

科研人員從來都不缺乏創新的勇氣,但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無時無刻不面臨著“失敗”、“死亡”,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的過程,常常被人比喻為科技成果轉化的“死亡谷”,這一過程,崔巍和他的團隊深有體會。

2018年,崔巍帶領團隊開始著手進行量產研發和中試放大,出於對實驗室研究成果的自信,他們的這一步走得有些激進,一下將裝置放大了100倍,除錯時卻發現,在實驗室非常成熟的配方體系,放大後卻“連爐子都點不著”。原來,當裝置放大後,原本的配方體系、裝置、工藝會出現各種不適應,這意味著他們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攻克難關。

瓷興公司的這一步走得異常艱難,崔巍坦言:“過程非常痛苦,整整4個月的時間,我們沒幹別的,就是天天琢磨怎麼‘點爐子’,真是嚐遍了酸甜苦辣。”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團隊排除萬難,攻克了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實現了從實驗室到量產的“精彩一躍”。

也正是因為這一經歷,崔巍意識到,科研成果從實驗室到推向市場的過程遠比自己預想的艱難複雜。“當時我們跨越的還只是從技術到產品的技術‘死亡谷’,接下來等著我們的還有從產品到商品的市場新挑戰。考驗太多,我們需要補的課也太多太多了。”崔巍說。

清華博士後崔巍:不忘初心,在青島與時代同頻共振

創業路上遇到的種種全新挑戰,驅使著崔巍與其團隊不得不去關注和思考科研之外的“功課”,這種思考也最終讓崔巍決心參加2019年中國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並憑藉“高階矽基陶瓷粉體自主化製備與產業化”專案一舉問鼎企業組金獎。

“中國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的金獎絕對是我們獲得的分量最重的一個獎項,而它帶給我們的成長啟迪遠不止如此。”崔巍解釋道,過去他們被科研本身牽扯太多精力,不願抽出時間去參加比賽,但當真正進入到賽程中,才發現這個過程本身也是重新認知自身、提升自我的過程。

崔巍說,透過參加比賽,他們的整個創業團隊在比賽中互相磨合,得到了完善與提升,更重要的是,他們從中獲得了專業的投資機構指導和政府政策的支援,為他們提供了寶貴的“課外經驗”。

“青島的政策一點都不輸給深圳”

在滾滾而來的時代洪流中,只有讓個人的命運與國家、城市的命運實現同頻共振,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才的作用。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援,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而崔巍告訴記者,這些年來他有一個非常直觀的感受,那就是國家的科研資源正逐步從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向企業傾斜。作為一個初創期的中小企業,崔巍深刻地感受到山東省和青島市在政府政策方面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援。“各種創新要素與資源都在我們中小企業加速聚集,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機遇。”崔巍說。

談及青島緣何吸引自己,崔巍透露,此前自己在北京化工大學擔任技術轉移中心負責人時,曾先後考察過多地的相關政策和基礎配套設施,瞭解、比較了一圈之後,崔巍對全國各地的政策和營商環境已有了基本的認知。

“我覺得青島的許多政策一點都不輸給深圳。”談及青島的政策環境和營商環境,崔巍非常有信心。不可否認的是,如果能夠在深圳做到頭部企業,的確可以享受到“頂端優勢”,獲得很多的政策支援,但對於更多初創期的中小企業來說,深圳能夠給到的機遇十分有限,而來到山東,來到青島,他們卻獲得了超出期待的禮遇和重視。

不僅如此,作為一個陶瓷新材料企業,瓷興十分看重本地產業的匹配度和客戶資源。近年來,山東對新材料行業的發展支援力度很大,而瓷興的客戶又以德國、日本企業為主,在這方面青島是一個很好的落腳點。綜合考慮之後,青島成為了瓷興的“不二之選”。

如今,瓷興生產的高效能氮化矽粉體等陶瓷新材料被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汽車、電子導熱、光伏、醫用陶瓷、風力發電等多個領域,市場前景十分廣闊。經過短短几年的發展,目前,瓷興的年產能可達600噸,年產量360噸,瓷興高效能氮化矽粉體市場佔有率已達國內第一,國際前三,極大地推動了青島市新材料行業產業化和規模化的發展,助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把科技成果寫到了祖國大地上。

青島從未諱言自己借大賽引才留才的背後深意。作為一個正在創業中的城市,青島為“塔尖人才”搭建了一個激發創新潛能、釋放創業活力的絕佳平臺,也為青島培育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後備軍。如今的青島,正在張開懷抱,以“獨角獸”之城的姿態,博攬英才,邀請人才薈萃青春之島,共創未來!

清華博士後崔巍:不忘初心,在青島與時代同頻共振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