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清朝軍隊中的“兵”和“勇”,有何差別?一字之差,地位卻大不同

由 風調科技 發表于 運動2022-02-24
簡介而穿“勇”字軍服的清軍地位則差的多,相當於臨時工,比如遇到戰事時八旗兵和綠營軍兵力不足,皇帝就會臨時招募,他們就是 “勇”字

在部隊22年算什麼兵

清朝軍隊中的“兵”和“勇”,有何差別?一字之差,地位卻大不同

相信大家在看清朝題材的電視劇時,都會看到清軍穿的軍服的後背上有“兵”和“勇”兩個字。大家可別小看這兩個字,一字之差含義卻相差十萬八千里。說這兩者區別之前,小編先給大家普及下清軍入關後的軍隊組成。眾所周知,每當提到清軍入關後的軍隊,人們很容易想到八旗軍和綠營軍。

詳細來說八旗軍主要是滿兵,他們以旗為號,分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旗。八旗軍早期的戰鬥力很強,從努爾哈赤一統女真各部並且征服朝鮮、蒙古,直到最終一統天下的過程中,可以說兵鋒所指所向披靡。然而隨著清朝入關之後,八旗軍就開始了衰敗,最終成了一支糜爛之師。

清朝軍隊中的“兵”和“勇”,有何差別?一字之差,地位卻大不同

而綠營軍則是清朝入關後統一全國過程中,逐漸將收編的明軍及其它漢兵,參照之前明軍舊制,以營為基本單位進行組建,並且以綠旗為標誌。雖然兩者都是清朝國家武裝,但是兩者的功能完全不同。八旗兵大部分衛戌京師,為國家精銳部隊,掌管京師安全。皇帝是滿族,自然要把自己的滿族兵放在最靠近自己的地方;綠營兵則遍佈全國各地,數量要比八旗兵多幾倍乃至幾十倍,“凡天下要害地方,皆設官兵鎮戍”。

清朝軍隊中的“兵”和“勇”,有何差別?一字之差,地位卻大不同

不僅如此,綠營兵制建立後,經過數次改良,到康熙帝時已相當嚴密,統兵將領已無法擁兵自重。綠營的將官由兵部直接管理,將官不能直接統兵,只到戰時臨時撥給部隊,而統兵之將多由文官擔任,文臣不知兵,以文制武。

迴歸正題,通俗來說穿“兵”字軍服是清朝國家的常備武裝力量,包括上面介紹的八旗軍和綠營軍;而穿“勇”字軍服的清軍地位則差的多,相當於臨時工,比如遇到戰事時八旗兵和綠營軍兵力不足,皇帝就會臨時招募,他們就是 “勇”字。

清朝軍隊中的“兵”和“勇”,有何差別?一字之差,地位卻大不同

但是凡事也有例外,當清朝末年“兵”字兵和“勇”字的兩者的地位又發生了微妙的轉變。咸豐在位時,恰逢太平天國運動興起,而八旗和綠營糜爛沒了戰鬥力,清政府急令各省官紳興辦團練助剿。就在這時,湖南團練大臣曾國藩,模仿明朝名將戚繼光編練戚家軍之制,募團丁為官勇,編成湘軍。

清朝軍隊中的“兵”和“勇”,有何差別?一字之差,地位卻大不同

“勇營之制,營官由統領挑選,哨弁由營官挑選,什長由哨弁挑選,勇丁由什長挑選。而且是以口糧雖出自公款,而勇丁感營官挑選之恩,皆若受其私惠,平日既有恩誼相孚,臨陣自能患難相顧。”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穿“勇”軍服的清軍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