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跟隨陳勝起兵的吳廣,最後卻死在自己人手中,陳勝是最大嫌隙人

由 歷史戰爭 發表于 運動2022-01-12
簡介與此同時,在滎陽這邊的吳廣也受到了牽連,當時滎陽有兩個將領,一個是吳廣,一個便是田臧,此二人意見有些不合,田臧也是個狠毒之人,居然假借陳勝的命令弄死了吳廣,直接一鼓作氣攻城,結果反倒大敗而退,全軍幾乎覆滅,起義軍傷亡慘重,最終退出歷史舞臺

聖名中嫌隙怎麼解釋

陳勝吳廣,這兩位雖不是帝王將相,但在我國也是家喻戶曉的人物,畢竟他們的事蹟被選編進了初中語文課本,成為了義務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當然,近些年人教版課本改革,由於課程的重複以及《陳涉世家》略為難懂,所以被移除出了語文課本,但他們的那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卻被無數人所銘記,也激勵著我們做一個積極向上,能夠回報社會的人。

跟隨陳勝起兵的吳廣,最後卻死在自己人手中,陳勝是最大嫌隙人

但吳廣在之後的命運語文課本上卻並沒有寫,他的下場其實十分的悽慘。

當時秦朝亂世,皇帝昏庸無道,陳勝吳廣在揭竿而起後,得到了許多農民的支援。在大澤鄉起義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陳勝吳廣的隊伍便再度壯大,擁有了幾萬步兵,數千騎兵,甚至還有上百輛戰車,儼然有一方諸侯的風範。

與此同時,起義軍還控制了河南以及安徽兩個中原地區的大部分領土,百姓依舊在響應,起義隊伍繼續在壯大。此時的陳勝吳廣並沒有故步自封,反而決定要繼續前行,率軍攻打戰略要地陳縣,此處在昔日曾是楚國的都城,可進可退。陳縣駐紮的兵馬倒是挺多,但郡守以及縣令卻是個軟骨子,聽說陳勝吳廣打過來了,連忙倉皇逃竄,離開了陳縣,這對於士氣的打擊可謂十分嚴重,再加上陳縣內也有不少支援起義軍的百姓,所以陳縣很輕鬆就被陳勝吳廣給打了下來。

跟隨陳勝起兵的吳廣,最後卻死在自己人手中,陳勝是最大嫌隙人

也正是在此地,陳勝自封為王,國號“張楚”,這一舉動使陳勝在秦朝眼中變得更為顯眼,但也讓他贏來了更多百姓的支援。

畢竟陳縣本來就是楚國故都,秦朝建國時間也短,這裡的百姓還一直懷念著楚國的好,陳勝吳廣又是假借項燕的名頭起義,百姓們自然會把陳勝吳廣當成自己人,幹起活來也就心甘情願了。

在稱王后,陳勝也沒有忘記昔日給予他巨大幫助的吳廣,便封了他為假王,不過這個封號聽起來還是挺彆扭的,假王,大概意思也許是陳勝才是真王,吳廣地位再大也只能當個假王。

稱王后,陳勝的野心愈加巨大,便派出了吳廣前去攻打滎陽,也就是現如今鄭州附近的一個縣城,這裡駐軍還是很多的。因此吳廣久攻不下,陳勝就有些惱火,但也沒有責怪吳廣,而是另派一員大將周文從西邊進軍,繞路攻進。

跟隨陳勝起兵的吳廣,最後卻死在自己人手中,陳勝是最大嫌隙人

周文直奔咸陽,沿途打了不少勝仗,等其到達函谷關的時候,已經有幾十萬大軍了,不過這個數字值得推敲,古人寫書有時候就是喜歡誇張。秦二世胡亥也有些慌張,便將修驪山墓的數十萬囚徒臨時組建成軍隊來抗擊周文。

按理說,一方是數十萬,還都是臨時組建的囚徒,一方是幾十萬,雖然也多是沒打過仗的農民,但冷兵器時代以多打少還是很佔有優勢的。可偏偏周文卻連打敗仗,最終自殺身亡,所以上書的幾十萬大軍真的很可能是吹出來的,在我看來應該最多十萬人。

在周文死後,陳勝更加急躁,並且當久了王,他的本性便如同洪秀全一樣開始暴露,開始變得虛偽,甚至大殺故人。與此同時,在滎陽這邊的吳廣也受到了牽連,當時滎陽有兩個將領,一個是吳廣,一個便是田臧,此二人意見有些不合,田臧也是個狠毒之人,居然假借陳勝的命令弄死了吳廣,直接一鼓作氣攻城,結果反倒大敗而退,全軍幾乎覆滅,起義軍傷亡慘重,最終退出歷史舞臺。

跟隨陳勝起兵的吳廣,最後卻死在自己人手中,陳勝是最大嫌隙人

關於吳廣的死,至今還有著許多疑點,學術界比較認可的說法是田臧根本就不是假借陳勝之命,而是的確得到了陳勝的命令,這才動手殺害吳廣。證據也很充足,因為陳勝接連收到打敗仗的訊息,吳廣也是久攻滎陽不下,心情自然不是太好。

而且在田臧殺死吳廣後,《史記》用了這樣一句話來描述:“獻首於陳王”。要知道,田臧跟吳廣雖然同為攻打滎陽的大將,但吳廣卻是首帥,田臧殺吳廣那可是謀反,還假借陳勝之命,那更是大罪,他怎麼還敢去獻首。

最離譜的便是陳勝關係跟吳廣看似融洽,在得知吳廣死後,陳勝非但沒有處罰田臧,反而“陳王使使賜田臧楚令尹印,使為上將”,意思就是說派使者封田臧為上將。如此看來,吳廣的真正死因便可以呼之欲出了。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