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竹枝詞的來源是什麼,為什麼白居易、劉禹錫,一個個都痴迷

由 駭氏傳奇 發表于 運動2022-01-11
簡介第二種乃是文人吸收、理解了竹枝詞的詩歌精華之後,自己創作出來的,富有民歌特色的詩歌

竹組詞是什麼啊

說起竹枝詞,那可是由來已久了的,它是詩歌中的一種詩體,乃是由古代巴蜀間的民歌演變而來的,流傳在四川、湖南一帶。竹枝詞的歷史悠久,最初只是在民間傳唱,而使得它成為文人詩歌的一種,則是從劉禹錫開始的。竹枝詞從其來源來說,可以大致分成這麼三種,第一種乃是文人蒐集整理得來的地道的民間歌謠;第二種乃是文人吸收、理解了竹枝詞的詩歌精華之後,自己創作出來的,富有民歌特色的詩歌;而最後一種,則是假借竹枝詞的格調自行創作出來的,具有濃厚文人氣息的七言絕句,仍然冠以“竹枝詞”這樣的名字。

至於“竹枝詞”因何而得名,這恐怕已經很難講得清楚了,有的人認為,竹枝詞來自四川,而四川乃是熊貓的故鄉,竹子甚多,所以便有了竹枝詞這樣的一個名稱,這話聽起來倒是有幾分道理,不過,是否真的是竹枝詞得名的原因,還未嘗可知。白居易詩中嘗雲:“幽咽新蘆管,淒涼古竹枝”,由此可見,竹枝詞不僅已經從唐朝開始就已經有了,而且,就算是在唐朝,也已經屬於一種“古”調了。

竹枝詞的來源是什麼,為什麼白居易、劉禹錫,一個個都痴迷

圖片來源網路,不包含於原創部分,下同

除了白居易以外,還有很多詩人曾經提起過《竹枝》,比如張籍,就曾經在《送枝江劉明府》中提到過“向南漸漸雲山好,一路唯聞唱《竹枝》”;而顧況也曾經寫過一首詩歌,名字就叫做《竹枝曲》,其中有“巴人夜唱《竹枝》後,斷腸曉猿聲漸稀”之句,也提到了《竹枝》;李益的《送人南歸》中,也曾經提到“無奈孤舟夕,山歌聞《竹枝》”。這些詩句都明白無誤地證明了,《竹枝》的確是當時流傳的南方民歌,至少在唐朝的時候,就已經廣為流傳了。而《雲仙雜記》中又曾經提到:“張旭醉後唱《竹枝》,反覆必至九回乃止。”這張旭乃是盛唐時候之人,飲中八仙之一,由此可見,這《竹枝》民歌,或許早在盛唐的時候,早就已經流傳開來了。

竹枝詞源遠流長,可是,真正讓竹枝詞這種古老的曲調煥發新的光彩的,乃是劉禹錫。劉禹錫曾經在自己的《竹枝詞序》中說:“四方之歌,異音而同樂。歲正月,餘來建平,裡中兒聯歌《竹枝》,吹短笛擊鼓以赴節,歌者揚袂睢舞,以取多為賢。”

竹枝詞的來源是什麼,為什麼白居易、劉禹錫,一個個都痴迷

當時,他在長慶二年擔任夔州刺史的時候,曾經在這一年的春天來到了建平一帶,在當地看見了老百姓吹著短笛,敲打著鼓,唱《竹枝》,他們一邊唱一邊跳,載歌載舞,還頗有賽歌的意思,這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劉禹錫。於是,他便側耳傾聽,雖然詞句聽不明白,可是,那悠揚的曲調,卻深深吸引了他,他一下子就想起了當年的屈原,屈原所創作的《九歌》等楚辭,不也是從民間歌謠中汲取了營養的嗎,於是,他便開始仿造屈原作《九歌》的方式,嘗試著創作了九篇《竹枝》。“其音,中黃鐘之羽,其卒章激訐如‘吳聲’,雖傖佇不可分,而含思婉轉,有淇、濮之豔音。昔聞屈原居沅、湘間,其民迎神,辭多鄙陋,乃為作《九歌》,至於今,荊楚歌舞之。故餘亦有《竹枝》九篇,俾善歌者颺之。”

這是根據當地的民歌創作出來的新詞,既有著鮮明的民間歌謠風格,又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一下子就流傳了開來。他的《竹枝》清新活潑,引得當時的文人競相模仿,就這樣,竹枝詞便一下子從只在民間流傳,變成了雅俗共賞之物。

竹枝詞的來源是什麼,為什麼白居易、劉禹錫,一個個都痴迷

要說起劉禹錫的竹枝詞,就不能不讓人想起這首:“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天下間的竹枝詞有千千萬萬,可是,若是要在這其中找一首最具有代表性的詩歌的話,或許,還得說是這首詩,它可真是膾炙人口,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呢。

這是一首描寫愛情的詩歌,真是將一個陷入了愛河的女子的心理,淋漓盡致地刻畫了出來。她那位心愛的“郎”在江上或許是有心,或許是無意地歌唱著,牽動了少女的心思,撥動了她的心絃。或許,他們之間早就已經認識,可是卻彼此沒有說破,所以,那少女的心情,七上八下的,她懷著一絲羞怯,懷著幾分忐忑,思索著那男孩子究竟是不是也喜歡上了自己。這很容易讓人想到了這樣的一個畫面,一個豆蔻年華的少女,坐在河岸邊,聽著江上傳來的悠揚的歌聲,於是,她便有意無意地掐下了一朵花,一瓣瓣地剝著花瓣,嘴裡喃喃唸叨著,“他喜歡我?他不喜歡我?”嘴裡說著,臉上已經泛起了紅暈,羞怯地低下了頭。這是一個多麼動人的場景啊,那少女甜蜜而糾結的內心,躍然紙上。

竹枝詞的來源是什麼,為什麼白居易、劉禹錫,一個個都痴迷

劉禹錫是一個非常善於學習民歌,並積極從民間歌謠中汲取營養的詩人,或許,這首詩歌之所以如此膾炙人口,和它的口語化有著密切的關係。這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南朝樂府民歌。南朝樂府民歌之所以真誠感人,也是因為它吸收了很多俚俗歌謠中的用語和創作手法。比如“雙關”,這就是民歌中很常用的手法,樂府詩歌也大量使用了這種方法,如“始欲識郎時,兩心望如一。理絲入殘機,何悟不成匹”,這“絲”,和“思念”之“思”諧音,而最後的“匹”,不僅僅只是指織布成“匹”,也是指兩人“匹配”,成雙成對的意思。劉禹錫的這首《竹枝詞》中,也使用了這種手法,“東邊日出西邊雨”,這是夏天常見的現象,那麼這究竟是有晴還是無晴呢,這個“晴”字,諧音“情”字,這才是女孩子心中彷徨的原因呢。

竹枝詞的來源是什麼,為什麼白居易、劉禹錫,一個個都痴迷

劉禹錫的竹枝詞,是十分美妙的詩歌,它沒有晦澀難懂的詞句,也沒有艱深隱晦的典故,它所用的都是人們能夠聽得懂的詞句,甚至還常常在其中夾雜民間的俚語。這說來容易,可是,真正要創作一首好的竹枝詞,還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呢。正所謂“過猶不及”,如何把握好“文”與“俗”之間的界限,做到雅俗共賞,這可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呢。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