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雲南鎮雄方言中的“神到”的神屬於古漢語發音,應為承受的承

由 若愚趣談 發表于 運動2022-01-08
簡介今天我們所說的這個承受的承,在鎮雄方言中被讀作神,就是保留了古漢語的發音

神的讀音叫什麼

在雲南鎮雄方言中,有一個詞叫“神到(倒)”,這個詞一般都是在重力下壓時,有人告誡受壓的人要頂住、承受住。比如,兩個打工仔搬運水泥,其中一個把水泥往另一個的肩上放,就會說“神到哈!兩袋神得住不?”有時候,用一個支架支撐重物,同樣也會說,不知道這個架子神不神得住?意思是說,不知道這個架子能不能承受得了這些重物。

雲南鎮雄方言中的“神到”的神屬於古漢語發音,應為承受的承

實際上,這個神到的神,其實是承受的承。那為什麼承受的承在鎮雄方言中要讀做神音呢?這就要牽扯到古漢語了。一般認為,西南官話的基礎是江淮官話和湖廣官話,鎮雄作為明清內地移民目的地。明代洪武年間,大量明軍就地屯墾戍邊留居鎮雄,這些明軍戰士大多來自中原或江淮地區,清代又有大量移民來自湖廣,因此,漢語方言主要以江淮官話和湖廣官話為基礎,然後又與四川方言結合,形成了獨特的西南官話鎮雄小片。

雲南鎮雄方言中的“神到”的神屬於古漢語發音,應為承受的承

一般來認為,形成官話方言的時間應該在元明時期,這一時期因蒙古人入主中原,中原地區的語言逐漸向白話發展,到明代成就了中原官話和江淮官話,而江淮官話又影響到湖廣和西南。由於官話形成於元明,元代以前的宋朝並無官話,因此,宋代中原語音應該是以《唐韻》為標準發音,之後,宋代又重修了廣韻,《宋本廣韻》便是宋代中原語音的證據。

從《宋本廣韻》中的反切來看,宋代中原語言發音多為古漢語發音,與今天普通話有很大差別。但在明代形成的官話中既保留了部分廣韻中的古漢語發音,也有現代漢語的發音。因此,在來自中原官話和江淮官話的西南官話中,部分字詞同樣保留了古漢語的成分。今天我們所說的這個承受的承,在鎮雄方言中被讀作神,就是保留了古漢語的發音。

雲南鎮雄方言中的“神到”的神屬於古漢語發音,應為承受的承

何以見得呢?口說無憑,《廣韻》為證。在宋本廣韻中,這個承受的承字讀音為“署陵切”,意思是取署的聲母加陵的韻母,拼出來的讀音為承的讀音。而陵在古漢語中的讀音為leng,因此,取署的聲母加陵的韻母,承在廣韻中發音就是sheng。由於西南官話前後鼻音不分,這個承就被讀作shen。於是,承受住,就被叫做了“神到”,實際上是“承到”,西南官話中的到的字義為著,跟到就是跟著,等到就是等著。所以,承到就是承著,被讀作神到,意思為承受住。

以上是我對鎮雄方言中“神到”這個詞的理解,不過是一家之言,如果有不同意見,請留言討論,把你的見解分享給大家。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