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走太平”:傳承上千年的民俗奇觀 寄託了人們的美好祝福

由 安徽網 發表于 運動2022-01-07
簡介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2 月20 日是農曆正月十六,全椒縣傳統民俗活動“走太平”拉開帷幕,數十萬市民同走太平橋,祈求風調雨順,平安幸福

太平這個詞語好嗎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2 月20 日是農曆正月十六,全椒縣傳統民俗活動“走太平”拉開帷幕,數十萬市民同走太平橋,祈求風調雨順,平安幸福。從清晨到深夜,人流如潮、摩肩接踵場面蔚為壯觀。2 月13 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官網公佈,因民俗活動“走太平”產生的影響力,全椒縣再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我省僅7地獲此稱號,滁州唯一。

“走太平”:傳承上千年的民俗奇觀 寄託了人們的美好祝福

正月十六晚上,參加“走太平”的市民仍絡繹不絕。

“走太平”:傳承上千年的民俗奇觀 寄託了人們的美好祝福

早年的太平橋。資料圖片

“走太平”的歷史傳奇

“民俗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每一次演變都展現當地百姓對美好生活的願景。”從事文化宣傳工作多年的全椒縣政協文史委主任、民俗專家陸鋒說。

全椒走太平始於東漢。陸鋒說,全椒“走太平”經過不斷演變,傳承至今,主要與東漢全椒縣長劉平、隋朝大將賀若弼、元末幫助全椒化險為夷的都御史陳瑛三個歷史人物有關。

全椒縣正月十六走太平傳承千年不絕,民間傳說東漢初年,彭城人劉平出任全椒縣長時恰逢年荒,劉平將朝廷撥的建城款拿出來救濟災民,將原可建四十里的大縣城縮小為僅四里的小縣城——就是把“城包街”變成了“街包城”,縣城反而被市肆所包圍,成了古代建城的奇怪現象。劉平因此獲罪罷官,被押解京城。

全椒百姓得此訊息後,為感念其恩德傾城相送至城東小橋,此日恰為正月十六,百姓皆焚香燃竹,祈求祝願,聲傾九天。也許是因為全椒百姓的祈福,劉平被押到京城後,得到大臣鍾離意的幫助,不僅免於治罪,還榮任侍中、宗正之職,位列九卿,名垂青史。以後每逢此日,全椒百姓自發來此橋上燒香燃竹,漸漸衍化為一大民俗“走太平”,此橋也被命名為“太平橋”。走太平是為了紀念清官劉平,有清風化雨的意蘊。

“走太平”民俗演變的中、後期,是為了紀念隋朝大將軍賀若弼和元末幫助全椒化險為夷的都御史陳瑛,有護國安邦、造福於民、扶危濟難的鄉親鄉誼的含義。

大概是全椒此風俗融合了其獨特的文化內涵,結合吉祥祈福的心理暗示,從而得以流傳不衰,使得全椒“走太平”,成為楚地走太平民俗的“活化石”,也成為中華民俗史上的奇觀。

每年正月十六,全椒縣以及周邊百餘里民眾拖家帶口,來到該縣城東門外的太平橋上走一趟,放煙花、燒香燭,摩肩接踵,人山人海。

越建越美的“太平橋”

數十萬人同走一座橋,是“走太平”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太平橋從何而來?經歷了怎樣的演變呢?

太平橋位於全椒縣城東門外一里多,舊時是滁州至廬州(今合肥)古驛道的必經之橋,也是全椒著名古橋之一,滁全公路修建的時候,出入城必經此橋。

《全椒縣誌》記載,“太平橋位於縣城東門外裡許,相傳隋大將軍賀若弼造櫓於此,故名賀魯橋,明朝時改名太平橋”。《全椒交通志》記載,民國二十年(1931 年前後)太平橋曾一度失修,後拱橋倒塌,1955 年修繕為石臺木面橋,1966 年修換為單孔石拱橋全長5 米,高2米,寬4米。

隨著走太平的人數不斷增多,原來的小橋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1992 年9月全椒縣重建太平橋,1994 年2 月竣工。重建的太平橋為傳統風格、現代結構的鋼索斜拉人行橋,橋長90 米,寬3。56 米,橋體的兩端各建一座高聳的橋亭,琉璃筒瓦,飛簷翹角,太平橋橋頭河堤各建一座八角涼亭,供遊人小憩。

隨著“走太平”影響力不斷擴大,“走太平”的人數逐年成倍增長。2010 年,“走太平”的人數已達到30 萬人次,斜拉橋也無法滿足需求,而且太平橋橋面太窄,不堪重負。

2010 年10 月,太平橋拆除再建工程開工,再建的太平橋是三跨連續梁的廊橋,橋樑跨徑為101 米,橋面寬16 米;橋面用花崗岩石板鋪面,橋墩是拱門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橋頭建有四角重簷亭4 座,寓意一年四季;一邊長亭有二十四根立柱,寓意二十四節氣;廊亭上方鑲嵌著“江淮背腹”“吳楚衝衢”,寓意全椒縣獨特的地理位置且屬交通要道;中跨的橋面兩側建有避雨遮陽的仿古長廊。再建的太平橋具有濃厚的傳統建築風格和文化特色。

太平橋兩端襄河大堤蜿蜒數公里,樹木花草爭奇鬥豔成了天然的公園。清晨人們踏著晨露鍛鍊,晚上人們披著月光散步,一年四季,朝夕遊人不絕。重建的太平橋既有古典意韻,又充滿著現代氣息,成為全椒縣一大人文景觀。

“三橋兩街”蘊意厚重

作為全椒縣獨有的傳統民俗,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傳承時間最長的健身走活動之一,“走太平”究竟怎麼走?有什麼意義?今年正月十六上午,記者抱著好奇的心理跟隨數萬民眾從全椒縣政府出發,浩浩蕩蕩的人群從積玉橋進入袁家灣老街,過洪欄橋,走到太平大街,全程約5里路,最後到達太平橋。

據陸鋒介紹,隨著“正月十六走太平”民俗的發展,已演變成穿三橋、過兩街的習俗,即三橋兩街。

從諧音上看,人們取積玉橋的“玉”字,其與“遇”諧音,取紅欄橋的“欄”字,欄與“難”諧音,取太平橋的“平”字,三字連讀為“遇難平”,意為一年中所遇任何難事都能平安過關。取袁家灣老街一個“袁”字,袁與“圓”諧音,取太平大街一個“平”字,意為“團圓”“平安”。善良虔誠的全椒人就是懷揣一顆赤誠的心盼望在一年中全家人團團圓圓、平平安安、萬事順順當當。

這條傳統線路經過三座橋,一橋更比一橋高,寓意著步步高昇,心平氣和;整個行程中,人的生理機能調序有度,也是非常適宜的健身走路線。

據悉,“正月十六走太平”作為全椒縣獨特的民俗,已廣為人知。近年來,全椒走太平的規模之大、範圍之廣、人數之眾在全國首屈一指,周邊省市皆有人專程到全椒走太平、祈大運,每年都有國外友人結隊前來。2019 年參與活動的民眾已達60 萬人次,得到了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關注。

“正月十六走太平”被譽為中華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已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正在申報國家級“非遺”。今年2 月13 日,全椒縣也因“走太平”再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

“走太平”祈求平安幸福

今年正月十六,記者在現場看到,無數民眾攜家帶口從四面八方紛紛趕來“走太平”,有的抱著年幼的娃娃,有年邁的老人坐著輪椅,祈求平安,場面人山人海,甚為壯觀。

全椒縣縣誌中記載“正月十六日,傾城士女出遊於東門太平橋,取祓除不祥之意,不知何昉。諺謂之‘走太平’,是日謂之‘太平日’。遊人不遠數十里而至者,爆竹及鼓吹聲至夜分不絕。”

當日,走太平的人群被震天的鑼鼓吸引過來,只見數十人的腰鼓隊走來,瞬時即被人群圍得水洩不通,瀟灑舞步,氣勢恢宏,獨具魅力引得陣陣喝彩。

58 歲的謝紹玲是這支腰鼓隊的成員之一,她加入全椒縣老科協的腰鼓隊快20 年了,當天早上七點左右就在全椒縣政府集合,為“走太平”演出做準備。謝紹玲已經連續十年為“走太平”助陣,她說:“舞起來就感覺自己還十分年輕,‘走太平’的民眾越多我越開心,腰鼓打得越有勁兒。”

記者瞭解到,多年來,全椒縣一直致力於豐富民俗活動內容,每年正月十六都開展花燈串燒、遊街、踩街等民俗表演,被譽為“安徽第一龍”的二郎口鎮長龍由40 多位農民表演,巨龍騰雲駕霧,高空盤柱,氣宇軒昂。

“每年我都會來‘走太平’,這是傳統,不來就像年沒過完。”年過八旬的老人楊繼勝坐著輪椅“走太平”,和家人一起祈福平安。楊繼勝告訴記者,以前太平橋很小,幾分鐘就可以走完,現在不一樣了,橋變長了,祈福的人也多了,但是大家的願望還是祈求平安、幸福,“明年只要我的身體允許,還會繼續來‘走太平’。”

黃元明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項磊 葉素健/文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