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仁壽縣黑龍灘鎮前世今生——見聞實錄

由 仁壽羅海 發表于 運動2021-12-31
簡介​楊柳篇楊柳古稱仁壽縣順和鄉楊柳場、1951年為楊柳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5年置鎮、古有大梁子山龍巖摩崖造像之傳說

瞿姓怎麼粵語讀音

​楊柳篇

楊柳古稱仁壽縣順和鄉楊柳場、1951年為楊柳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5年置鎮、古有大梁子山龍巖摩崖造像之傳說。

由於明末清初戰亂不斷原蜀人基本十不存一、清朝初年湖廣填四川;有湖南和廣東人遷居此地、此時楊柳鋪周邊荒無人煙、四處殘垣斷壁,雜草叢生。​​​

來此地之民眾;用自己勤勞雙手生存下來,他們的故事,經過了幾百年一代一代的在人們口中流傳下來了;至今還有很多人會說小廣東話、這也是歷史的見證;據說他們剛來的時候有些房子都是好的,只是佈滿了蜘蛛網,還有些房屋有蚊帳但是一碰蚊帳就碎完了。

仁壽縣黑龍灘鎮前世今生——見聞實錄

注:我估計​人口減少與瘟疫和戰亂有關、清朝在四川剿滅張獻忠以後不久又有吳三桂的三藩之亂,所以當時四川人口銳減、康熙年間四川確實人不多了、所以才有湖廣填川。

比如以前的仁壽縣富加區、有五大會館江西館、廣東館、福建館、貴州館、吉安館、湖廣填川時仁壽是重點移民入駐地區,各遷出地來的人口多、形成同鄉抱團,才會有各會館。民間說富加區是:古傳廢州白塔寺、湖廣填川會館齊、川主廟於糖市街、五區樞紐總通衢。

仁壽縣黑龍灘鎮前世今生——見聞實錄

近代的楊柳據我所知是屬於清水區管轄、有過楊柳鄉楊柳鎮後來撤除。

光相篇

據清朝初年的書上記載此地為光相寺、當時有夏姓之人在此地開墾有田地。書中意思是就是說光相寺這地方、以前是方圓百里的比較出名的寺廟、在寺廟的附近有姓夏的人在光相詩附近有幾十畝田地。​​​

注:這個我以前也聽年紀大的人講過,這地方以前確實寺廟多、後來燒香拜佛的人多了他就慢慢形成了場鎮、也就是現在的光相場鎮。

仁壽縣黑龍灘鎮前世今生——見聞實錄

近代的光相是龍正區的一個鄉;他的名字叫龍正區光相鄉,後來劃到黑龍灘就撤掉了,現在分為光相社群、和光明村,以前的場鎮也是一直都存在的。

分水篇

分水古稱仁壽縣順和鄉分水鋪;在水淹沒之前有龍坡溝等地名、據以前老人村裡老人說、分水山上以前盛產紅薯、當時分水山上條件非常之好,就是產的紅薯又多又大、因為當年修建黑龍灘水庫我族在分水的家淹沒隨後陸續遷出。

仁壽縣黑龍灘鎮前世今生——見聞實錄

當時祖父是分水有名的木匠,父親也是從當年跟著祖父到遷至光相、還有一支族人據說是遷到了龍馬鎮、但是我只和他們下面的見過幾次面,很少有往來、最近十多年又常年在外,所以對他們不熟。

不過以前的書上說祖父生於順和鄉鳳溪村,但是我只知古時有順和鄉分水鋪、鳳溪村不可考了。

高店篇

1952年建高店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5年更名黑龍潭鎮、位於縣境西北部,距縣城僅12公里。

2005年將分水鄉、光相鄉、楊柳鎮、所屬的行政區域併入黑龍潭鎮,並將黑龍潭鎮更名為黑龍灘鎮、這就是黑龍灘鎮的由來。

仁壽縣黑龍灘鎮前世今生——見聞實錄

​​​​​​​2020年合村並社後的黑龍灘鎮:設立有4個村、石田村、​​​​​渡槽村、光明村、望峨村;設立有社群七個、​大井社群、光相社群、開元社群、白瞿社群、天橋社群、大壩社群、四海社群。

仁壽縣黑龍灘鎮前世今生——見聞實錄

​這基本上就是我瞭解的仁壽縣黑龍灘鎮的全部資訊了、當然這肯定是不全的,還有就是以前修黑龍水庫淹沒耕地15476畝,先後遷移4662戶、21345人、所以我所瞭解的只能作為參考了、畢竟黑龍灘鎮還是很大。

​​​注:以前的書都多用繁體書寫且順和鄉下面還分有甲、有一甲、二甲、三甲、四甲、五甲。

比如:

東北順和鄉分五甲:一甲龍居場大滑石文公庵興龍場松林灣

二甲:秦皇寺煎茶溪紅花場黃龍溪嘉禾莊藉田鋪

繁體只能看懂大概意思、還有些事情是回憶一些當地老年人說的話,在加上網上看到的一些資料整理的。

作者:仁壽羅海

推薦文章

  • 色澤金黃,鮮香味美的蝦仁炒飯,趕緊收藏了明早學做

    輔料都已準備就緒,接下來就是主角登場了——飯米粒,早餐食用的炒飯,一般選用的都是前一天晚上的剩飯,為了做出鮮香味美的炒飯,建議前一天晚上用電飯煲做飯,電飯煲做出來的米飯比地鍋飯更硬,水分分佈也更均勻合理,水分含量過多的剩飯,有可能會導致早餐...

  • 腹痛、嘔吐,久治不愈,當心是食管裂孔疝

    ③引起肺部感染者,引起食管瘢痕狹窄者:有反流性食管炎的滑動型裂孔疝,發展到潰瘍型食管炎、食管縮窄或出血,或由於反流引起肺部反覆感染,或因長期食管炎形成食管疤痕狹窄,產生吞嚥困難者,均應考慮手術治療...

  • 別再縱容“假洋牌”欺騙消費者了

    不僅是名創優品這麼幹,很多假洋牌都是此種營銷套路,就是利用消費者對洋品牌的盲目崇拜,將國產貨起個洋名字,偽造品牌起源、傳奇故事,諸如義大利、法國等家族百年傳承品牌,品質優良、設計獨特等,由商家獲得國內代理權,藉此忽悠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