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曹操為什麼大獲全勝?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由 語文360 發表于 運動2021-12-07
簡介【作品鑑賞】《觀滄海》北征烏桓得勝回師途中,行軍到海邊,途經碣石山,登山觀海,抒發了作者一統大業的報復心理這首詩是曹操北征烏桓勝利班師,途中登臨碣石山時所作,詩人借大海的雄偉壯麗景象,表現了開闊的胸襟,抒發了統一中原建功立業的抱負

豐茂的近義詞是什麼詞

導讀:對於官渡之戰,我們最初是在《三國演義》中領略了真正的風采。可是小說和現實畢竟有一定的差距。在這場戰爭中曹操獲勝也並非是運氣好,還有其它我們不知道的原因。那麼,導致曹操袁紹70萬人攻擊有7萬守軍的官渡,力戰數月不克,由於許攸投敵,洩露軍事機密,最終烏巢被燒,導致軍隊的全面崩潰。在演義中感覺上許攸投降成了整個戰役的轉折點,整個故事裡面困擾曹操的確`問題糧草問題突然奇蹟般的解決了,河北戰場的格局就一下子被鐵定的,袁紹的70萬軍隊消失得無影無蹤,實在是讓我不解啊。

曹操為什麼大獲全勝?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拋開演義仔細分析一下,我卻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曹操在官渡之戰的戰略部署根本不是向小說裡那樣,小說裡有個巨大的漏洞,就是許攸對曹操說,他曾獻計,要袁紹出騎兵偷襲許昌,然後夾擊官渡曹操主力。曹操聽了感覺上還很佔同這一計策。我一直有個疑問曹操真的將主力部隊放到官渡了嗎?我翻閱了各種材料,得出了個結論,曹操根本沒有將主力部隊放到官渡。要是這是真的,我想那曹操就太了不起了,他不但騙過了袁紹,也騙過了羅貫中。

帶著疑問看問題,就出現的第一的疑問。那就是軍力問題。七萬對七十萬,這個數字我就覺得只是個區域性數字,在官渡的曹操守軍中有三支隊伍,第一支是曹仁軍團,第二支是李典軍團,還有張遼軍團。這正好符合了曹操的用兵習慣,將最有防守力的三支部隊全部擺在整個戰場的核心位置,拿現在的編制來講,曹操將兩個軍,一個整編師,放到這裡了。約兩個縱隊,這有點讓人想起遼瀋戰役的塔山阻擊戰,不應該是黑山阻擊戰,因為一個是阻擊,一個是拖延,而官渡阻擊戰應該是拖延。

按照番號來講,曹操應該有如下幾支部隊,首先是曹操親手締造的部隊最先有一萬餘人,在洛陽一戰後損失約有2000人,後來在山東收遍於禁,組建青州軍團,和擴充原先部隊,將其0分為三隻部隊,一支為夏侯敦統帥,一支由於禁統帥,一支由自己統帥。總兵力約一個軍3萬多人,後來進軍洛陽,收編李傕,郭汜,楊奉的部隊,加上長安部隊約五萬多人,一下子曹操就擴大了兩倍,這時候就有了曹仁,曹洪,夏侯淵,徐晃,樂進幾個軍團。

這時候曹操就可以號稱10萬,所以官渡之戰的資料是肯定有問題的。加上滅呂布,破袁術,擊劉備,收張繡,恐怕曹操的擁兵應該是45萬人。這個資料應該才是整個河北戰場曹操的總兵力,加上在河北戰役初期,關羽的取顏,文首級時,曹操肯定會又撈了兩個師的部隊。經過迅速改編投入戰場。

所以說官渡之戰只是個區域性戰爭而已。

第二個問題就是曹操火燒烏巢的軍隊是哪支,真的是從官渡出來的嗎?結果我想了想要是李典所部的話就肯定是從官渡出來的,可是我發現個問題,就是兩軍對持時,李典轉的了這個空子嗎?而且在李典正面就是張合,高覽軍團,這2位的謹慎性我就不多說了。可以說李典從官渡出來火燒烏巢可能性,可行性極小。

那麼那把火是誰去放的呢?答案是夏侯淵,曹操在官渡被監視是出不來的。有兩點可以說明,夏侯淵的部隊正好擺在曹軍的側翼,一直是監視淳于瓊軍團,防止淳于瓊偷襲許昌,二是,戰爭結束後夏侯淵的急速升官,就說明了夏侯淵在這場戰役裡面幹了什麼不得了的事情。因此我敢說肯定,偷襲烏巢的是夏侯淵,而不是曹操,更不是李典。

最後就是曹操在河北戰場的戰略問題。開始我提過,<三國演義>裡面將許攸投降說成了整個戰役的轉折點。我其實絕的這有些不合邏輯,可能羅貫中寫這裡時正好讀了<史記>裡周亞夫燒燬吳王糧草那段吧,加以修飾,將好好的一個官渡之戰抄襲成了個七國之亂的翻版。

這是為什麼呢?有一句話說得好,性格決定人生,細節決定成敗。一點不假,曹植這個人有不少文人身上的浪漫主義情懷,不拘小節,我行我素。無論是從他的工作團隊來看,還是從他的性格與政治頭腦來講,與其大哥曹丕相比,那都是小巫見大巫了。咱先看看曹植的團隊,包括他老師“恃才放曠”的楊修在內的丁儀等人,那簡直就是一個“編輯部的故事”。這些人什麼詩詞歌賦了,文章謎語了,答疑解惑了,無一不通。可就有一樣兒,政治靈敏度差,說得直白一點就是政治智商低。要想在政界混,如果這個“點”低了,它還真的不行。再說了,就丁儀還擅長些政論吧,他又是那個曹丕的眼中釘,時刻都想除掉他。誰叫他是文學派曹植的親信呢。

從此看出,什麼樣的師傅帶什麼樣的徒弟。曹植不僅缺乏政治頭腦,而且還多了些楊修身上的張揚,以及文人墨客的狂放,這在政場中對他的前途是極其不利的。尤其是他不會看“風向”。一次,他居然駕著馬車在皇帝的御道上賓士。這在圈內外的人看來是很扎眼的啊,僅吐沫星子就能把他淹死。很容易會給大家留下一個很不好的印象——這小子真是無法無天,竟然不把上司放在眼裡,這不是凌駕於領導之上嗎?曹操本就生性多疑,雖然曹植是他的兒子,但這種招搖,這種對權欲的挑戰,會讓他很不舒服,甚至是大怒。儘管曹植是無心的,還是會激起千層浪的。所以,曹操來了個殺雞嚇猴的招數,先重罰了曹植,而後,就立刻讓曹植的司機和車輛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從他眼前永遠地消失了。

曹植聰明,但缺乏的是政治智慧,按說從這次事件中能看出一些端倪,也能嗅出濃烈的政治血腥味。他就該吸取教訓,收斂一點兒,低調一點兒。可我行我素的性格使然,好了傷疤哪管疼啊,愛咋地咋地。有人該說了,也許曹植根本就不想當那個接班人。錯了。他對前途也有過美好的憧憬,一心想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但他政治意識差,簡言之,他不適合做一個管理者,因為他連自己和自己的家屬都管不好,哪裡還談得上管理一個國家了。上次的事還沒消停多久,這不,曹植的老婆上古代人“立子以長”的傳統觀念,又使曹植減分不少。因此,透過綜合評估,曹操還是沒有選擇曹植做自己的接班人,這或許也是他的英明所在,是曹植的政治悲哀吧。

名人介紹

曹操為什麼大獲全勝?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

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曹操為什麼大獲全勝?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觀滄海》原文翻譯及賞析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為什麼大獲全勝?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那蒼茫的海。海水多麼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樹木和百草叢生,十分繁茂,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湧著巨大的海浪。

太陽和月亮的執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我很高興,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

註釋

1。臨:登上,有遊覽的意思。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徵烏桓得勝回師時經過此地。

3。滄:通蒼,青綠色。4。海:渤海。5。何:多麼。6。澹澹(dàn dàn):水波搖動的樣子。

7。竦峙(sǒng zhì):聳立。竦 ,通聳,高。8。叢生:指草木聚集在一處生長。豐茂:指茂盛,茂密。

9。蕭瑟:樹木被秋風吹的聲音。10。洪波:洶湧澎湃的波浪。11。日月:太陽和月亮。

12。若:如同。好像是。13。星漢:銀河,天河。14。幸:慶幸。15。甚:極點。

16。至:非常。17。詠志:即表達心志。18。幸甚至哉:真是慶幸。

19。詠:歌吟。20。志:理想。21。歌以詠志:以歌表達心志或理想。

曹操為什麼大獲全勝?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作品鑑賞】

《觀滄海》北征烏桓得勝回師途中,行軍到海邊,途經碣石山,登山觀海,抒發了作者一統大業的報復心理

這首詩是曹操北征烏桓勝利班師,途中登臨碣石山時所作,詩人借大海的雄偉壯麗景象,表現了開闊的胸襟,抒發了統一中原建功立業的抱負。曹操這首《步出夏門行·觀滄海》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海洋的形象,單純而又飽滿,豐富而不瑣細,好像一幅粗線條的炭筆畫一樣。尤其可貴的是,這首詩不僅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時也賦予它以性格。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現了大海,也表現了詩人自己。

詩人不滿足於對海洋做形似的摹擬,而是透過形象,力求表現海洋那種孕大含深、動盪不安的性格。海,本來是沒有生命的,然而在詩人筆下卻具有了性格。這樣才更真實、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此詩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步出夏門行·觀滄海》的高潮放在詩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卻很含蓄。

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結合、寓情於景。因為它含蓄,所以更有啟發性,更能激發我們的想像,更耐人尋味。過去人們稱讚曹操的詩深沉飽滿、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從這裡可以得到印證。全詩的基調為蒼涼慷慨的,這也是建安風骨的代表作。《步出夏門行》,又名《隴西行》,屬漢樂府中《相如歌·瑟調曲》。

夏門原是洛陽北面西頭的城門,漢代稱夏門,魏晉稱大夏門。古辭僅存市朝人易,千歲墓平二句(見《文選》李善注)。《樂府詩集》另錄古辭邪徑過空廬一篇寫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書 · 樂志》歸入《大麴》,題作《碣石步出夏門行》。從詩的內容看,與題意了無關係,可見,只是借古題寫時事罷了。詩開頭有豔辭(序曲),下分《觀滄海》、《冬十月》、《土不同》、 《龜雖壽》四解(章)。當作於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北征烏桓得勝回師途中。

曹操為什麼大獲全勝?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觀滄海》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畫了高山大海的壯闊,更表達了詩人以景託志,胸懷天下的進取精神

從詩的體裁看,這是一首古體詩;從表達方式看,這是一首四言寫景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兩句話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觀字起到統領全篇的作用,體現了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的特點。前四行詩句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與水何澹澹寫的是動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與山島竦峙寫的是靜景。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這是樂府詩《步出夏門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輪廓。在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這兩句寫出了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前二句具體寫竦峙的山島: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詩意盎然之感。後二句則是對水何澹澹一句的進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湧起伏。

作者面對蕭瑟秋風,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壯志胸懷。雖是秋天的典型環境,卻無半點蕭瑟淒涼的悲秋意緒。作者面對蕭瑟秋風,極寫大海的遼闊壯美:在秋風蕭瑟中,大海洶湧澎湃,浩淼接天;山島高聳挺拔,草木繁茂,沒有絲毫凋衰感傷的情調。這種新的境界,新的格調,正反映了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運用作者的想象,寫出了作者曹操的壯志情懷。前面的描寫,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凸顯在讀者面前;在豐富的聯想中表現出作者博大的胸懷、開闊的胸襟、宏大的抱負。

暗含一種要像大海容納萬物一樣把天下納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這是合樂時的套語,與詩的內容無關,也指出這是樂府唱過的。《步出夏門行·觀滄海》一詩全篇寫景,其中並無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詞,但是誦讀全詩,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託的詩人的情懷。透過詩人對波濤洶湧、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動描繪,使我們彷彿看到了曹操奮發進取,立志統一國家的偉大抱負和壯闊胸襟,觸控到了作為一個詩人、政治家、軍事家的曹操,在一種典型環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動。全詩語言質樸,想象豐富,氣勢磅礴,蒼涼悲壯。

【名家點評】

唐朝史學家吳兢《樂府古題要解》:東臨碣石,見滄海之廣,日月出入其中。 張玉榖《古詩賞析》:此志在容納,而以海自比也。清代詩人沈德潛:曹操詩歌時露霸氣,指的就是《步出夏門行·觀滄海》這類作品。霸氣當然是譏評,但如果將霸氣理解為統一中國的雄心,那麼,這種藝術鑑賞的眼光還是可取的。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