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殷商之源 文化沙龍|《古宋七子》23莊惠的君子之交

由 澎湃線上 發表于 運動2021-11-11
簡介正是莊惠的爭辯,使惠施的十大命題在《莊子·天下》篇得以儲存,而且篇中還記載了惠施與桓團、公孫龍等人辯論的基本觀點

管鮑故里是什麼意思

殷商之源 文化沙龍|《古宋七子》23莊惠的君子之交

編者按

殷商之源 文化沙龍|《古宋七子》23莊惠的君子之交

莊子故里

莊子在晚年的時候竟有30多年不願開口講話。如果說人之漸老,其言也寡,那是常識。可莊子約在50歲的時候,便不想開口講話了。而且他不開口講話是因為一個人,他叫惠施。對此,《說苑·說叢》記載:“惠子卒而莊深瞑不言,見世莫可與語也。”

惠施為何許人也,竟讓一代文哲大師莊子如此待他?惠施也是一代大師,人稱“惠子”,是“百家爭鳴”時期名家學派的創始人和代表人物,宋國(今商丘)人,與莊子是同鄉。他生於約公元前370年,卒於公元前318年,在世52年。而莊子生於約公元前369年,卒於公元前286年,在世83年。兩人生年在同一時期,在莊子約51歲時,惠施去世。

莊子為什麼會在惠施去世後“深瞑不言”呢?莊子自有其理:“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莊子·徐無鬼》)意思是說,自從惠施死後,我就沒有可辯論的對手了,我也就沒有什麼話可以說了。莊子與惠施,有人以其都是宋國人稱其為鄉友,有人以其年齡相仿又都注重學術稱之為學友,還有以其經常爭辯而稱為辯友。莊子則認為惠施是自己學術上的同道,棋逢對手,惺惺相惜,是一生中惟一的契友。後人因以“惠子知我”喻朋友相知之深。

莊子在哪“深瞑不言”?宋小蒙城

殷商之源 文化沙龍|《古宋七子》23莊惠的君子之交

莊子故居遺址

如果說起千古傳誦的好友典範,大多很快會想起俞伯牙和鍾子期(高山流水),管仲和鮑叔牙(管鮑之交),還有廉頗和藺相如(負荊請罪)。而莊子和惠施的“君子之交”亦是典範,僅憑惠施去世後莊子為懷念他30多年不大願開口說話這一點,足見其友情之真摯。

莊子與惠施,一位是道家的一代宗師,一位是名家的大腕人物;一位窮得叮噹響,一位是貴為相國;一位視名利如敝屣,一位卻汲汲於富貴;一位喜歡深居簡出,一位則不甘寂寞。兩人的出身、個性與學術觀念如此的不同,卻偏偏結交成了朋友。惠施在魏惠王手下做事的時候,與張儀不合,鬱郁不得志之下回到了家鄉宋國,遇到老鄉莊周。兩人彼此投緣,遂成好友。莊子很推重惠施的學識和能力,誇他學富五車。惠施很喜歡與莊子辯論,相談甚歡。

惠施去世,莊子為失去這樣一位摯友而悲痛欲絕,於是閉門不出,不觀左右事,不講前後語,而“深瞑不言”。莊子是居住在哪裡深切地悼念惠施不說話呢?宋國小蒙城的漆園中。此時莊子當正擔任宋國漆園吏,居住在小蒙城內。對此,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汳水又東徑蒙縣故城北,俗謂之小蒙城也。《西征記》:城在汳水南十五六里,即莊周之本邑也,為蒙之漆園吏,郭景純所謂漆園有傲吏者也。悼惠施之沒,杜門於此邑矣。”

惠施去世,莊子親自送葬,並對著惠子的墓,向隨行的人曾講一個意味深長的故事。莊子說:楚國有人在鼻尖上塗抹上蠅翅般薄的石灰,讓一匠石把石灰削掉。只見匠石揮動斧子向鼻尖削去,剎那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那人鼻尖上的石灰被削得一乾二淨“而鼻不傷”,被削的那人鎮定自如“立不失容”。宋元王聽說此事後,想讓這位匠石也來表演一下。匠石說:“我雖說能做這件事,但我的對手早已死了!”莊子所言告訴人們:自從惠施去世,他再也找不到配合默契的對手和相與辯論的知音了。因此無人“可與語也”,自己也只能“深瞑不言”。

莊惠友誼根基是啥?辯友相惜

殷商之源 文化沙龍|《古宋七子》23莊惠的君子之交

莊子故居遺址

莊子和惠施各方面相差甚巨,卻成為契友。他們友誼的基礎是什麼呢?說來奇怪,那就是辯論。他們都好辯論,辯才犀利無比;他們亦很博學,對於探討知識有濃厚的熱誠,惠施喜歡倚在樹底下高談闊論,疲倦的時候,就據琴而臥(倚樹而吟,據槁梧而暝),這種態度莊子是看不慣的,但他也常被惠施拉去梧桐樹下談談學問(惠子之據梧也),或往田野上散步。一個歷史上最有名的辯論,便是在他們散步時引起的,那就是《莊子·秋水》中記載的“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濠梁之辯。兩人辯論淋漓盡致,而又難分伯仲。

莊子與惠施倆人可謂一見面就辯,追根求源,各抒己見。除了相遊濠梁認識方法上的爭論,《莊子》中還記載了他們辯論大瓠的有用還是無用(《逍遙遊》),爭執人生的無情還是有情(《德充符》),探討孔子的思想變化(《寓言》)以及當時各家學術(《徐無鬼》)等問題。莊子喜歡舉例子、講故事,重感性和情感;惠施則擅長抓住邏輯的漏洞,重邏輯性和理性。正是莊惠的爭辯,使惠施的十大命題在《莊子·天下》篇得以儲存,而且篇中還記載了惠施與桓團、公孫龍等人辯論的基本觀點。正是莊惠的爭辯,莊子磨礪了自己的思想,建構其學說體系,有認為《齊物論》就是針對惠施“一大紙駁訴之詞”,《逍遙遊》中鴳雀就是比喻惠施的,莊子的內七篇“就是專為惠施而作,無可懷疑”,等等。

世間萬物,物物相依。儘管莊子認為惠施的觀點“其於物也何庸”,但對他作為自己對手的辯才還是非常認可的。兩人的友誼可以說不是來源於思想的共鳴、人格的砥礪,而是一種棋逢對手的快慰,這種快慰可以激發生命的潛能。人生若是沒有鍾子期、俞伯牙那樣情投意合的知音,倘有如莊子與惠施這樣惺惺相惜的辯友,亦足矣。

莊惠相交趣事有啥?鼓盆而歌

莊子和惠施一生交往,有很多趣事。其中,《莊子》中載有“惠子相梁”的故事。惠施在魏國做國相,莊子從宋國去看望他。有人告訴惠施說:“莊子到魏國來,是想取代你做國相。”於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國都搜捕幾天幾夜。但莊子見到惠施後,表明自己視相位如腐鼠,故惠施解除了顧慮,友愛如初。莊子以“鵷鶵”作寓譏諷惠施醉心於功名富貴。

惠施曾見莊子“鼓盆而歌”。莊子的妻子病死後,惠施前往弔唁,只見莊子正盤腿坐地,敲著盆子唱歌。惠施感到不近人情,責問道:“你的妻子為你生兒育女持家,現在年老身死,你不哭也就罷了,還鼓盆而歌,不也太過分了嗎?”莊子說:“你這話可不對。當她剛死的時候,我何嘗沒有感觸,可是仔細一想,她當初本沒有生命;不僅沒有生命,而且沒有形體;不但沒有形體,並且沒有氣息。在恍惚有無之間,才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現在又變化到死,這就像春夏秋冬四季的執行一樣,全是順著自然變化的道理。現在她已安寢於天地的巨室,而我卻嗚嗚地去哭她。思前想後,我才發現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自然大化之道。如此想來,也就不感悲傷了。”這一典故也是莊子與惠施在人“有情與無情”的辯論中所引事例。

此外,還有莊子垂釣於孟諸澤,惠施煊赫回宋國,莊子將魚拋回水裡的故事,以及莊惠辯論所引用的宋國人制作藥膏的故事等等。然而,惠施畢竟先莊子而去,早已安靜地躺在墓石之下無國相之位之憂,亦再無是非對錯之辯。莊子註定要一個人去逍遙遊,在喧囂的世界裡忍受著寂寥,只有與天地精神相往來。

殷商之源 文化沙龍|《古宋七子》23莊惠的君子之交

作者簡介

馬學慶,河南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寧陵縣商務局局長,寧陵縣史志辦主任,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員、中國范仲淹研究會理事、鄭州大學穆青研究中心研究員、河南省范仲淹研究會理事兼副秘書長、商丘市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商丘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秘書長、商丘市散文學會副會長、商丘市優秀中青年科技專家。其專著有《范仲淹與商丘》《古宋七子》《尋蹤梁園》《大明名賢呂坤》《寧陵通史》《厚重寧陵》《古葛探源》《己吾考略》《老堅決》等

殷商之源 文化沙龍|《古宋七子》23莊惠的君子之交

總策劃:劉少傑

統籌:江濤

原標題:《殷商之源 文化沙龍|《古宋七子》23莊惠的君子之交》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