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老鼠也是“浪漫”的動物,它們求偶的時候也會“一展歌喉”

由 宇宙小百科 發表于 運動2021-10-28
簡介美國馬薩諸塞大學的行為生態學家傑夫•波多聽過霍利爾提供的錄音後,發出這樣的感嘆:“我從沒想到這種歌聲能從老鼠口中唱出,它絕對可以稱為歌曲

女生口中的小白鼠是什麼意思

在動物王國,把唱歌作為一種求愛儀式是很常見的,鳥類、昆蟲和蛙類都喜歡用動聽的歌聲去吸引異性。但在哺乳動物中,這種求愛方式並不常見。此前科學家認為,除人類之外,哺乳動物中只有蝙蝠、鯨魚和海豚能用歌聲求愛。然而新的研究發現,雄性老鼠也不乏浪漫情懷,當面對心儀的物件時,它們也會一展歌喉,大唱充滿愛意的情歌。

老鼠也是“浪漫”的動物,它們求偶的時候也會“一展歌喉”

​這一發現,是繼發現老鼠會尖聲發笑後,齧齒類動物研究上的又一重大突破,它給會唱歌的哺乳動物名單增添了一名新成員。此項研究由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神經生物學家蒂莫西•霍利爾博士領導的科研小組完成,研究結果將推動科學家對哺乳動物大腦資訊處理和認知方式的認識。

雌鼠尿液令雄鼠歌興大發

研究小組是偶然發現雄性老鼠會唱情歌的。當時,他們正在研究雄鼠如何迴應雌鼠尿液中釋放出來的性資訊素。霍利爾將沾有雌鼠尿液的棉籤插入水中,其中包含有被稱為性資訊素的荷爾蒙氣味。雄鼠聞到後,立即用舌頭品嚐棉籤,大約過了30秒後,它開始發出超聲波。

老鼠也是“浪漫”的動物,它們求偶的時候也會“一展歌喉”

超聲波是一種頻率大於2萬赫茲的聲波,人的耳朵聽不到。為了能夠聆聽這些聲音,霍利爾與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計算機分析師郭中盛(音譯)一起編寫了一套計算機軟體。這套軟體不但可以記錄並分析雄性老鼠發出的超聲波,還可以將那些超聲波降低4個八度音階,這樣一來人耳就可以聽到這些聲音了。

老鼠也是“浪漫”的動物,它們求偶的時候也會“一展歌喉”

隨後,霍利爾和同事將雄鼠放置在有雌鼠尿液的環境中,誘使其發出超聲波並錄音。研究人員用計算機軟體對老鼠“情歌”進行技術處理之後,便聽到了吱吱的尖叫聲。這種聲音就像是鳥類的歡唱,一會兒節奏緊促,一會兒悄然無聲,平均每秒鐘大約有10個音節,旋律變化之複雜令人驚訝。

究竟什麼樣的聲音才能被稱作歌聲?人們對此說法不一,但是通常都承認歌聲必須具備兩點:一是應有某種程度的音節變化,二是應有一定的節奏,使聲音出現主調或主題,從而形成可以朗朗上口的旋律。美國馬薩諸塞大學的行為生態學家傑夫•波多聽過霍利爾提供的錄音後,發出這樣的感嘆:“我從沒想到這種歌聲能從老鼠口中唱出,它絕對可以稱為歌曲。真酷!”

說雄鼠的“超級鼠聲”酷似歌曲,絕非牽強附會。研究人員記錄了45只雄性老鼠的情歌,發現每隻雄鼠的音調都略有不同,表明雄鼠唱歌也有“個人風格”。雖然雄鼠吟唱情歌的技巧與鳥類相比大為遜色,對於主旋律的控制也沒有鳥類老練,但與昆蟲和青蛙相比還是略勝一籌。

霍利爾說:“也許是因為老鼠不像鳥類那樣堅持完美主義的緣故吧,它們更喜歡即興歌唱。鳥兒唱歌的技巧是學來的,小鳥從長輩那裡學習曲目,然後不停地練習,直至完美,而昆蟲則完全跟著感覺走,重複唱些簡單的歌。”那麼老鼠究竟是怎樣唱歌的?霍利爾認為,不同於鳥兒靠喉部組織共振歌唱,老鼠唱歌可能類似於“吹口哨”。

雄鼠以歌示強壯,雌鼠聞聲選夫君

老鼠也是“浪漫”的動物,它們求偶的時候也會“一展歌喉”

人們知道,大多數雄鳥在進入成熟期後,都會發出特定的鳴聲,宣揚它們的性成熟,向異性求愛。鳥類的歌聲是否好聽,與其健康狀況有關,雄鳥在求愛期間唱歌,是為了證明自己具有健康的基因,從而打動雌鳥的芳心。那麼,雌鼠的芳心是否會為雄鼠的歌聲所打動?

研究者認為,如果雄鼠唱歌是為了吸引雌性,那麼歌聲裡就應該包含著表現自己是“優質”配偶候選人的資訊。對此,研究者已經找到了一些證據來支援這一觀點。依據之一就是:要唱出這種“超級鼠聲”,雄鼠需要有足夠的能量才行。雄鼠越強壯,它的情歌或許就越好聽。至於母鼠是否會“以歌選夫”,透過歌聲來判斷雄鼠是否健康,尚待科學家進一步研究。

霍利爾希望研究老鼠的歌唱能力與遺傳基因的關係,因為到目前為止,只有老鼠和人的基因圖譜被科學家破譯。如果我們發現歌唱能力與遺傳有關,那麼就可以深入研究老鼠基因與音樂學習能力之間的關係。研究人員正將人類基因與老鼠基因進行對比,以期尋找與唱歌有關的基因。

我們知道,鳥類的歌唱能力是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種名叫斑馬雀的鳥,雄鳥以歌聲向雌鳥求愛,雌鳥卻從不發出求偶的歌聲。這顯然是由於雄鳥和雌鳥在遺傳上有所不同,因而腦的發育也不一樣之故。一種白冠麻雀,雛鳥在出生後的幾個月裡,總有機會聽到雄鳥的歌聲,到它長大後,它也會唱歌了。但開始時,它唱的音調不準,只能算是“亞歌”,要再練習一些時間才能算是正確的“正歌”了。

老鼠也是“浪漫”的動物,它們求偶的時候也會“一展歌喉”

研究者將新孵出的雛鳥養在完全隔聲的房間裡,分成3組:第一組聽不到成年雄鳥的歌聲;第二組能聽到成年雄鳥的歌,但在它們長到5個月開始唱“亞歌”時,毀傷它們的耳,使其變成聾鳥,結果,它們長大後只能發出震顫的音調,不能唱出正確的歌;第三組雛鳥同時能聽到本種(白冠麻雀)和另一種麻雀(家麻雀)的歌聲磁帶,但它們成年後只能唱本種雄鳥的歌,而不能唱異種雄鳥的歌。

老鼠也是“浪漫”的動物,它們求偶的時候也會“一展歌喉”

這些實驗說明,鳥類“唱歌”是有不同遺傳基礎的。實驗還說明,即使有了遺傳基礎,學習仍是十分必要的,白冠麻雀就是在遺傳基礎上,透過學習,才能唱出“亞歌”,再透過調整,才能把“亞歌”提高成“正歌”。霍利爾小組希望弄明白,老鼠是否和鳥類一樣從師長那裡學來歌曲?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