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魯西南方言雜談-牤牛

由 一兩茶葉 發表于 運動2021-10-23
簡介2021年5月拍攝如今,農業實行機械化了,牛耕田的時代即將過去,但牛在我國文化中是勤勞的象徵,需要我們將“牛”之“勤勞”寓意繼承發揚下去

牤怎麼讀音是什麼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在魯西南農村,收音機裡播放的長篇評書《楊家將》是很火的。一次半小時的評書,一般的人們都是放下手頭的活,聚集到收音機旁,認真聽。在評書中有一回是《巧擺牤牛陣》,大致說的是假死的楊六郎化妝成與其相貌相似的仁兄弟任炳,到北國販牛,困到瀛洲,韓昌兵臨城下,楊六郎擺出牤牛陣擊退遼兵。《巧擺犛牛陣》中的“牤牛(拼音

māng niú

)”,《漢語詞典》給出的解釋是“方言,公牛”的意思。它也是魯西南還有其他某些地區方言裡常講的詞語。

魯西南方言雜談-牤牛

2021年5月拍攝

魯西南黃牛體軀高大,結構勻稱,健壯威武,被毛從淺黃到棕紅,以黃色居多,鼻與面板均為肉紅色,部分有黑色斑點,多數牛具有“三粉”特徵,即眼圈、口輪、腹下為粉白色。牤牛的牛角多為“倒八字角”或“扁擔角”,牤牛頭短而寬,前軀發達,頸部短粗壯,肉垂明顯,肩峰高大,胸深而寬,四肢粗壯,為役肉兼用。

魯西南方言雜談-牤牛

2021年5月拍攝

《周禮。地官》記有“凡祭祀,供其享牛”;《三國志·魏書·武帝紀》首次提到曹操破袁紹之後“授土田,官給耕牛,置學師以教之。”,已用牛耕田;在宋朝私自宰殺牛是犯法的,《宋史》曾記載天長縣令包拯審判一盜割牛舌者又來告人傢俬宰耕牛的案例。長篇評書《岳飛傳》中救過岳飛一次命的抗金名臣、民族英雄李綱也寫過一首《病牛》詩——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魯西南方言雜談-牤牛

2021年5月拍攝

如今,農業實行機械化了,牛耕田的時代即將過去,但牛在我國文化中是勤勞的象徵,需要我們將“牛”之“勤勞”寓意繼承發揚下去。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