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4人在黃河三角洲入海口,釣魚一天收穫520斤

由 大江有話好好說 發表于 運動2021-10-11
簡介同伴們聽大林說黃河水變清了,也仔細觀看水面,發現水流速度不如以前大了,水也確實變清了,一位經常到黃河邊釣魚的同伴說:這一點也不奇怪,今天是大潮,現在正是漲潮的高峰期,向下的河水被大潮託著,水流速度放緩,部分顆粒大的泥沙沉澱下來,所以就覺得水

出海口好釣魚嗎

唐·李白《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

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

黃河全長約5千4百公里,流域面積約75。2萬平方公里,在世界長河中有一席之地,是中國第二大河。

黃河中段流經黃土高原,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黃河是中華文明主要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每年黃河從中上游帶來十六億噸泥沙,其中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新的土地。

下游河道貫穿華北平原,河道總面積4240平方公里。由於上游帶來的大量泥沙淤積,河道逐年升高,河床高出背河地面3~5米,有的地段河床高出背河地面多達10米,成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懸河”。

4人在黃河三角洲入海口,釣魚一天收穫520斤

山東省利津縣以下是黃河的河口段。黃河入海口位於渤海灣與萊州灣之間,濱海區海洋動力較弱,潮差在1米左右,屬弱潮多沙、擺動頻繁的陸相河口。

黃河將大量泥沙輸送到河口地區,填海造陸,塑造了黃河三角洲,一座嶄新的石油城東營市矗立在濱海岸邊。

黃河入海口不斷淤積——延伸——擺動,下河道多次改道,1949年後曾經三次有計劃的人工改道,目前的黃河河道是1976年人工改道流經清水溝後逐步淤積形成的新河道。

黃河下游入海口河段正好橫穿東營市,勝利油田坐落在黃河兩岸,見證了東營市的快速崛起。

黃河入海口設立了國家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黃河最末段二十多公里在保護區範圍內,保護區內是嚴禁任何方式捕魚的。

大林與同

事喜歡

在靠近保護區外的黃河裡釣魚。黃河最佳出魚的季節有兩個時間段:

1、四、五月份是最佳釣魚期,六月到七月黃河小浪底衝沙,黃河水量增大,滾滾河水裹挾泥沙會減少魚的進食慾望。

2、十月、十一月,這個時間黃河裡的海魚要返回深海過冬,因此也相對好釣些。

“五一節”小長假之前,大林認真研究了潮汐變化,黃河入海口受潮汐影響非常大,每逢大潮期落潮的時候,海里的梭魚、鱸魚就逆流而上,尋找河水帶來的食物。在這個時候垂釣一般都有收穫。

4人在黃河三角洲入海口,釣魚一天收穫520斤

大林和同事約好去黃河邊趕五月三號的大潮。五十公里的路程,自己開車一個小時左右趕到。

黃河裡釣魚與平時在水庫、池塘釣魚大不相同,首先是釣具的不同,黃河裡水流、水深都隨著潮汐不停變化,必須使用海竿,綁有六個五號鉤子的串鉤和一個至少100克鉛墜的釣組,如果水流變大還需增加鉛墜的重量。

釣餌也不一樣,在黃河裡使用的釣餌是海蚯蚓,海蚯蚓個頭大,生命力頑強,掛在魚鉤上不易被水流沖掉,是海魚十分喜愛的食物。海蚯蚓在海邊淺灘上生長,當地有專門收購海蚯蚓的,說是要出口到韓國,韓國人用來做湯吃,想不到韓國人的口味這麼重。

當地漁具店也收購海蚯蚓,主要就是供去黃河、海邊垂釣的人使用,不講價,每斤40元,一般每人都是要一斤,然後把海蚯蚓放進裝有蛭石的盒子裡。

大林提前一天做好了釣魚前的準備工作,串鉤釣組和100克以上的鉛墜準備了十多套,作為掛底後的補充。

5月3日早上4。00,天還剛矇矇亮,大林一夥四人乘坐兩輛越野車,釣魚的用具幾乎裝滿了後備箱,到達自然保護區外圍的黃河邊用了一個多小時。

這是一個很少有人到達的位置,周圍是堤防工程,車輛可以直接開到河邊,停頓好車輛四個人分別找好自己的釣位,花費了二十多分鐘才組裝好自己的釣具。

每個人向黃河裡打出5根海杆,一眼望去齊刷刷二十根海竿還是比較壯觀的。

沒過多久就有兩根海竿有動靜,收上來兩條半斤不到的鱸魚,大夥一邊收杆換餌,一邊問大林漲潮的時間,大林說應該是早上6點左右吧,現在已經7點多了,已經開始漲潮了。

4人在黃河三角洲入海口,釣魚一天收穫520斤

整個上午就釣了兩條魚,大概十點多的時候,大林換好魚餌,坐在地上休息,突然發現黃河好像變得清了,害怕自己眼睛有問題,使勁揉揉再看,還是覺得河水不那麼渾濁了,連忙問周圍的同伴。

同伴們聽大林說黃河水變清了,也仔細觀看水面,發現水流速度不如以前大了,水也確實變清了,一位經常到黃河邊釣魚的同伴說:這一點也不奇怪,今天是大潮,現在正是漲潮的高峰期,向下的河水被大潮託著,水流速度放緩,部分顆粒大的泥沙沉澱下來,所以就覺得水變清了。

大林覺得同伴說的有點道理,感覺今天退潮時應該有收穫,就開始盤算落潮的時間,按照正常規律,下午3點是退潮的高峰期,這個時間點還沒有魚,今天就算白瞎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下午三點,大夥的魚竿接二連三開始出現動靜了,幾乎都是一斤到二斤左右的梭魚,一根竿子上的魚還沒有摘下來,另一根竿子又開始急速點頭了,不一會功夫二十隻魚竿全部上魚提上岸了。

大夥這時哪還顧得上打這麼多竿子啊,每人隻手持一根魚竿掛好海蚯蚓扔入水裡,一會功夫魚竿竿稍亂晃,提起來六個串鉤最少釣上三條梭魚,有的夥伴六個鉤子都掛滿了魚,大家手忙腳亂,摘下魚也不往魚護裡放了,隨手扔在岸上,抓緊時間去趕著釣這一波魚。

大林不停的起竿、摘魚、掛餌、投餌,累的有點煩躁了,乾脆也不裝新餌了,隨便把掛在鉤上的殘留海蚯蚓胡亂掛在鉤子上,還是不停的上魚,忙活了一個多小時,岸邊滿地都是魚,大夥都累了,好像河裡的魚群聽到了命令,突然不咬鉤了。

4人在黃河三角洲入海口,釣魚一天收穫520斤

大家面面相覷,知道這波魚群遊走了,大家坐在地上喘了口氣,休息過來後,把魚都撿入魚護,所有的魚護統統爆滿,四個人分四次抬著魚護裝上車的後備箱,把漁具收拾起來放進後排座位,大家上車往家趕路去了。

回到家正好下午六點,大夥分別找秤,四個人一天的戰果520斤魚,鯉魚、梭魚幾乎每條都在1斤到二斤左右。

隨著國家加大了環境保護的力度,淺海附近的魚類資源有所恢復,從這次收穫的幾百斤魚可以間接的驗證這一點。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