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運動

復興“繁體字”引熱議,教育部這樣迴應

由 貝巧思教育 發表于 運動2021-10-02
簡介【識讀】提案中只要求進行識讀,並沒有要求學生進行書寫,所以很多網友認為,學習繁體字會增加孩子的書寫負擔這一擔憂並不存在

興的繁體字怎麼寫

近日,教育部在官網上對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中提出的一則《關於在全國中小學進行繁體字識讀教育的提案》進行公開答覆,答覆的基本意思是學校教學使用規範簡化漢字,但支援青少年去認識繁體字,在書法教育中書寫繁體字,開展繁體字相關研究。

復興“繁體字”引熱議,教育部這樣迴應

在提案中,專家稱簡化漢字“因簡害義”有損漢字的藝術美和規律性,不利於文化傳承,希望教育部組織中小學進行繁體字識讀教育。

復興“繁體字”引熱議,教育部這樣迴應

教育部先是介紹了簡化漢字的由來,由繁趨簡是歷史趨勢並說明文字並不完全等同於文化,文字是記錄、傳遞文化資訊的工具,即便學習繁體字對於研究古典文獻中資訊也沒有很大的價值;同時在中國語言文字使用情況調查中,多數人基本能夠認讀繁體字。

總之,教育部的態度就是提倡簡化漢字,你有興趣學繁體字,我在精神上支援你。

復興“繁體字”引熱議,教育部這樣迴應

教育是社會高度關注的話題,當這則答覆出現時也引發諸多熱議。

人民日報在微部落格戶端展開了一項調查

#中小學有必要開展繁體字教學嗎?#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兩種態度的支援人數不相上下,在投票人數中,認為傳承文化應該學的有14萬人;認為沒必要,基本能看懂的有14。6萬人。

復興“繁體字”引熱議,教育部這樣迴應

網友們觀點也是兩級分化。

復興“繁體字”引熱議,教育部這樣迴應

復興“繁體字”引熱議,教育部這樣迴應

復興“繁體字”引熱議,教育部這樣迴應

我們先來解讀一下這則提案的標題,在提案中有幾個關注點需要我們注意。

【全國中小學】

學習繁體字是否一定要透過學校教育渠道?

文化傳承方式多,藉助學校教育學習繁體可能會引起混亂,所以不一定要採用專門的課本教學方式。像90後的一代,基本沒有學習過系統的繁體字識讀,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港臺電視劇繁體字幕;港澳臺歌曲的繁體字詞;閱讀書籍時,有的也會出現繁體字……即使沒有系統專業的學習,也不妨礙我們對繁體字的識讀。

復興“繁體字”引熱議,教育部這樣迴應

復興“繁體字”引熱議,教育部這樣迴應

復興“繁體字”引熱議,教育部這樣迴應

不一定要專門學習繁體字,可以透過其他方式進行,比如古籍出版、書法書畫、博物館,藉助其他介質,既學習了繁體字也對其他傳統文化進行了解,一舉兩得。

【識讀】

提案中只要求進行識讀,並沒有要求學生進行書寫,所以很多網友認為,學習繁體字會增加孩子的書寫負擔這一擔憂並不存在。

復興“繁體字”引熱議,教育部這樣迴應

學習繁體字並不是要求我們拋棄簡化字,重新復興繁體字,這一提案只是要求學生對繁體字這一書寫形式進行了解,能夠體會其中的含義。中小學生學習繁體字並不是要作為必修課程,繁體字涉及到諸多字形、字源等內容,系統學習會佔用很多時間,可能會增加孩子負擔,所以只簡單瞭解,寫簡識繁還是十分有必要。更為專業的學習還是要讓中文、漢語言相關專業的學生學習為佳。

到底要不要學習繁體字?

我的態度是一定要了解,有興趣選擇深入,沒興趣可以就隨意。

復興“繁體字”引熱議,教育部這樣迴應

繁體字是與簡化字相對的傳統文字,是小篆演變為隸書後產生的中文書寫體系。在中國歷史上,從上古到西漢,官方的規範字體與現代的繁體字字型有顯著差異,所以一個簡化漢字在各朝代的古書籍上對應的繁體字可能會有所不同。就像不斷出現的網路用語、流行用語,繁體字也是不斷的新陳代謝,所以學習繁體字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是在長期發展中,繁體字本身已成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值得我們去了解和傳承的。

復興“繁體字”引熱議,教育部這樣迴應

其次目前常規所指的繁體字,主要在中國港澳臺地區使用,簡體字足夠日常交流和更為長遠的學習使用。假如學生將來想要從事高科技行業,學習繁體字對於人生軌跡影響不大,面對外界紛繁複雜的知識,我們不能把每一個都學習到,所謂“術業有專攻”,不以強硬的態度的要求你必須懂得繁體字。我們會發現,學習書法的孩子在臨帖時會經常接觸到繁體字,所以喜歡書法和對於古典文化感興趣的孩子學繁體字很有必要。

推薦文章